大运河畔的“歌者”:《竹竿巷》作者范金泉

2016-05-08 09:59:13 来源:济宁新闻网

写《竹竿巷》是为了将逝去的岁月留住。因为,只有逝去的岁月才是真实的岁月近日,济宁作家范金泉先生的新书《竹竿巷》问世。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范金泉先生说,长篇小说《竹竿巷》的创作历经十年之久,一座老城,一条小巷,几多变迁,几多沧桑,书中记录了古运河畔的家国故事、悲欢离合,发生在书中人物身上的故事,也唤醒了我们对老济宁的那份深深记忆。

用文字还原繁华古城,唤醒记忆

21日上午,记者来到范金泉先生的家中。范先生的家里陈设简单,布置温馨,在客厅茶几的一角,放着几本两三公分厚的墨绿色书籍。客厅房顶的灯光刚好射在最上面那本书上,有这么一行字显得很是明亮:往事像大理石一样确凿,使竹竿巷涂上一层黑褐色的忧伤。但我相信,竹竿巷数个家族命运的抗争,将在苦难中获得新生。

在济宁,人人都知道竹竿巷,它曾是一条名噪一时的巷子。元代,由于当时运河就在竹竿巷旁边流过,所以商业极其繁荣,一度成为济宁的象征。因竹竿巷巷道两旁多为两层楼阁式的铺面建筑,古朴雅致,小巧玲珑,其前店后坊的建制,既有江南水乡灵巧清秀的风格又有北方稳固厚重的感觉,因而又被人们誉为江北小苏州。可惜的是,自20世纪50年代起,伴随着社会变革与城市建设重心转移,竹竿巷的店铺多被合并、迁移、停业或者改为街道小工厂,店面房大多改为民宅,至1992年被全部拆除改建。范金泉说,几百年的历史,只可惜繁华千古已是旧梦,如今再看竹竿巷,昔日的风光早已消失殆尽。

在竹竿巷附近居住已有十年,范金泉每天坚持步行穿梭于这条古巷,因为在他的心里一直住着这么一群人,他们依大运河而生,因大运河而活,在大运河畔的这条古巷里承载着他们真实却又遥远的故事。范金泉说,如今的竹竿巷经过历史的洗礼,它已不单是一个地方、一条小巷,它就像一颗文化的种子,在走进它的人心里生根发芽。昔日的竹竿巷已不复存在,但文学的竹竿巷将永远流淌。范金泉一直相信,这座大运河畔的千年古城,用文字可以将繁华记录,用文学可以将记忆唤醒。

大运河的灵气孕育歌者,口口相传

瑞士学者索绪尔曾说过: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常会在它的语言中有所反映,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构成民族的也正是语言。范金泉的小说《竹竿巷》有一个亮点,那就是语言的运用。中文系毕业的范金泉对于小说语言的运用有着几近苛刻的要求,但写作中,为了更能突出济宁本土文化,小说中方言俚语也是无处不在。因为范金泉认为,一个写小说的人得训练自己的语感,一个地方作家应该对地域性的独特语感和韵味的刻意追索。因此,他所创作的《竹竿巷》,通过小说人物间的对话,大多能体现出浓郁的济宁文化特色。

范金泉自1987年开始文学创作,这些年陆续出版了多篇中短篇小说集,曾在全国多家文学期刊上发表。历经十年之久的《竹竿巷》是他的第一篇长篇小说。当记者问及,出于何种情怀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聚焦于竹竿巷时,范金泉回答:发生在竹竿巷的故事好像就停在那里,而他不是撰写者,只是一个记录者。交错的时空中,他有幸与书中的人物相识,用笔将那些承载着运河文化的生命记录下来。

《竹竿巷》 这部小说中大量还原了老济宁的古建筑,比如铁塔寺、老洋桥、东大寺、西大寺等,这些逐渐在现实生活中褪去色彩的古建筑,在小说中依然繁华。在创作《竹竿巷》的过程中,范金泉因工作需要借调至史志办工作,这些年在史志办的工作经历为他的写作打下了厚重的基础。而对于济宁这座古城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范金泉说,在读《竹竿巷》时它能将读者带到曾经繁华的济宁古城,那些热闹的场景像是正在诉说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眷顾。

一个城市中有了水就有了灵气,而大运河的灵气必然会孕育出属于它的歌者。范金泉说,小说《竹竿巷》,就像是一首古老的歌谣,随着运河的流淌,它被自然而然地哼唱出来,并在你我之间口口相传。这种文化上的传承,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成为古老大运河的歌者。

作者简介:范金泉,作家、教师。原名范清海,1967年10月生,汉族,曾用笔名老清。山东金乡人,祖籍泗水圣水峪,范仲淹第46代孙。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曾就读于曲阜师范学校、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齐鲁师范学院中文系、山东省作家协会第七届高研班。1987年开始文学创作,出版长篇小说《竹竿巷》、中短篇小说集《老渔洼》、《再射天狼》等,在全国省级以上纯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散文70多篇100余万字。

济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