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亮点、聊看法、出主意、亮高招 媒体大咖谈济宁首善之区建设

2016-11-24 03:19:21 来源:济宁新闻网

新华社山东分社副社长 丁锡国

传播孔子文化名片,树立济宁形象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济宁后,新华社调动多种报道资源、运用各种报道手段,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探索新经验,进行了比较充分的报道。据粗略统计,近三年时间,新华社播发的涉及济宁相关内容的报道有500条左右,其中有文字报道,也有图片和视频报道;有内部报道,也有公开报道;有面向国内的报道,也有面向海外受众的外文报道。“习近平总书记济宁讲话发表后,新华社先后就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问题组织过三次专题调研,其中‘乡村儒学’调研和‘国学热’调研主要对象就是济宁。”据丁锡国介绍,近年来,新华社突出展示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最新成果,及时报道济宁组织的各类节庆活动及在济宁举办的各类会议、论坛等,对济宁及各市县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实践也进行了充分报道。其中,有关家风建设、曲阜建设“和为贵”调解室、济宁建设政德教育基地等报道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孔子是中国对外宣传的最亮名片,有关孔子家乡的报道一直是新华社对外报道的重点。除了传统报道线路外,今年以来,新华社在海外社交媒体开辟了新的宣传渠道。比如,在新华社官方账号上开设“孔子”报道专题,以图文视频方式对外报道以“孔子”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辟海外用户了解中国的一个独特视界。自今年9月28日孔子诞辰日专题开设以来,播发了包括丙申年祭孔大典、外国人背诵《论语》、孔府满汉全席、黄金周“三孔”旅游、孔府档案在内的稿件20多条,阅读量超过150万人次,互动量超4万人次。其中,《祭孔大典——解读儒家文化礼仪》通过脸谱手机端直播,向海外受众直观展示秋季祭孔大典,在线回答海外网友有关儒家文化问题,浏览量近40万人次。

丁锡国表示,济宁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今后,新华社将投入更多力量关注济宁,讲好发生在这片古老大地上的鲜活故事,更好地树立济宁形象、山东形象、中国形象。

人民日报社山东分社采编室主任 刘成友

创新和转化传统文化的传播路径

据刘成友讲,近几年在曲阜,祭孔发生了变化。老百姓参与的多了,每年孔子文化节后,还有个百姓儒学节,百姓都去祭拜,村里也设了百姓儒学讲堂,很多有文化的人去给百姓讲优秀传统文化、儒家文化,这是一件有历史开创意义的大好事。在儒学课堂上,来自当地的学校教师、专家学者和国学爱好者们以通俗易懂的方法向村民讲授儒学经典。讲座内容围绕传统文化中“仁者爱人”、“远亲不如近邻”、“亲望亲好,邻望邻好”的传统理念,倡导健康向上的村风民风。

自1986年以来,曲阜都会祭祀先师,普通百姓对这一神圣祭典却知之甚少。2014年,曲阜市决定在全市举行百姓朝圣祭孔活动,提供机会、让曲阜普通百姓零距离参与祭孔活动,身临其境感受孔子思想的熏陶,找到孔子故里人的归属感,增强传承儒家文化的历史责任感。

刘成友表示,乡村是中华文化的根脉,传统儒家文化根植于民间,几千年来已经深度融入到了中华民族每一代人的血液里,既培育练就了民族心理与民族性格。在中国乡村,以传统儒家制度的规范,积淀成民风民俗代际传承。乡村儒学的推广,成为济宁市打造道德建设模范区、文明和谐示范区、儒家文化传承区的重要举措。“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还需在普及和传播上做文章,在官方传播上增强开放度,学术传播上克服小众化、推进大众化。比如曲阜市鲁城街道周公庙社区‘乐和家园’倡导的耕、读、居、养、礼、乐‘六艺’就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创新和转化,这样的创新和创意多了,传统文化的弘扬才更有活力。”刘成友说。

大众报业集团编委、总编室主任 李海燕

首善之区建设,济宁抓住了关键要素

作为济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首善之区的持续关注者和宣传者,李海燕认为,济宁首善之区建设有这三大特点——时代性、群众性、创新性。“文化如果只存于书本上,只能称为死教条,所谓文化,一定是植根民众,蔚然成风,成风化人,才可称其为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更是如此。”据李海燕讲,“善行义举榜”、“好人之星”、“书香家庭评选”等活动,都成功地吸引了群众参与,由此使其获得了强大生命力。这种力量来自他对广大百姓的生活和心灵的影响,使首善之区,道德高地建设有了坚实基础。

此外,济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开展干部政德教育基地建设,设立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和孟子研究院,中央党校、浦东干部学院,国家行政学院均安排学员来进行政德教育培训,干部政德教育初步构建起课堂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礼乐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培训体系。在李海燕看来,这是个极具时代价值和创新精神的举措。“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做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济宁紧扣这一要求,推出了一系列具有首创精神的思路和举措,效果显著。这种创新性既体现在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工作中,也体现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喜闻乐见积极参与的群众性活动中,更体现在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推进社会发展中。”李海燕说。

山东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副主任 范维坚

济宁走出了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路子

“济宁作为文化资源大市,作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的地方,历来都是山东广播电视台比较关心关注的重点,是宣传报道的重点,特别是在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更是策划选题的重中之重。”范维坚在发言中说,在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济宁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新路子,形成了独具济宁特色特点的“济宁经验”、“济宁模式”、“济宁样板”,为全省乃至全国学习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重要借鉴和参考。

济宁市委联合省委高校工委、省广播电视台举办的山东省大学生论语大会,吸引了全省近百所高校参加,受到省内百万高校学子的热捧,节目收视率居高不下,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围绕打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首善之区,济宁探索实施了优秀传统文化“六进普及”、儒学研究传播、道德提升、文化惠民、文明创建、遗产保护、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等七大工程,并取得明显成效。同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大力推进“四德工程”建设,激发了崇德向善的正能量;策划组织开展的首届国际中学生儒学辩论大会、山东省大学生论语大会、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月等特色主题实践活动,深受群众喜爱。

范维坚说,今后山东广播电视台将组织更强力的宣传报道队伍,深入挖掘济宁特色亮点做法,力争推出更多反映济宁特色亮点的经验,把“济宁经验”、“济宁模式”、“济宁样本”推向全省乃至全国。

光明日报社山东记者站站长 赵秋丽

首善之区,让济宁散发传统文化的馨香

在赵秋丽看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的是中国人的品性与风格。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特征明显。正确的与错误的、先进的与落后的、主流的与边缘的思想观念相互交织,意识形态领域的噪音、杂音不断,种种不良的文化倾向,尤其是商业文化、网络文化中的失范现象,成了我们崇“德”扬“善”,必须克服的障碍。

以齐鲁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的是真善美,主张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渗透着崇文尚礼、忠厚仁义、中庸和谐的理念,我们必须对传统文化怀敬畏之心,致力于打造首善之区,让全市每个人都成为崇“德”向“善”的主体。

“当下正处于前所未有的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新时代,特别是互联网、数字化的出现,改变了现实、社会和生活。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时尚文化与经典文化,有碰撞,也有融合,如何处理大有学问。触屏时代的网上浏览,轻而易举的知识获取,令不少人惊喜不已。漂浮焦躁情绪,随之而来。网上资料,拼成论文,攫取学历,化为财富。沉下心来,凝神静思,读经典,做学问的人少了。甚至,当我们习惯于敲打键盘时,就连传承了几千年、中华文化最典型的符号——中国文字,都变得陌生了,疏远了。”赵秋丽说,济宁市作为儒家文化发源地,提出建设“首善之区”,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好坚守,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济宁市组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和“诵中华经典、学道德模范、做有德之人”等一系列活动,都是对传承传统文化的绝佳途径。

“天人合一”、“仁者爱人”、“道始于情”,是儒家学说的基本出发点,由爱亲人、讲孝道,放大到爱天下百姓,建立仁爱和美社会。这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珍贵的当代价值,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对世界、对人类的巨大贡献。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 刘明洋

探索“济宁模式”,走“文化善治”之路

三年来,济宁市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走出了一条以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文化善治”之路。以文施治,按照“崇德、明礼、守信、乐和”的“文治”路径,使治理场域实现个体、行业、区域、社会全覆盖,推动治理从局部走向全局济宁市的“文化善治”,是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的“返本开新”。

在走向善治的道路上,优秀的传统文化,特别是作为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家文化,是济宁最好的资源、最大的优势。正是基于对文化特别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充分自信,济宁市做出了在传统文化的创新转化中创新社会治理的选择,走上了“文化善治”的探索道路。

此外,济宁市的“文化善治”体现了对文化价值和文治规律的全面认识和深入挖掘。“济宁市‘文化善治’的三年实践,覆盖城市、乡村、行业、企业以及家庭、个体等场域,融汇了德治、法治和自治等方式,实现了崇德、明礼、立信、乐和的多维治理效果优化和公共利益最大化,显现了文化治理的独特优势,其经验做法具有多方面的启迪。”刘明洋表示,“文化善治”是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效路径。

今后,济宁应着力推进大面积解决社会治理能力短板问题的探索,解决资源整合、机制建设、人才建设等深层次的问题,探索出更有普遍价值、更具时代风神的社会治理体系和架构,熔铸出文化善治“济宁模式”。“文化善治”是可持续发展的治理模式,需要本着“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原则,不断推向纵深。历史和现实的经验表明,一个社会成功的改革与转型,需要创造性地运用原有的社会文化资源。原有的文化资源的扬弃与转换,不仅能够保持历史传统的延续性,同时能够有效地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为中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提供资源支持。

济宁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