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崖纵队完成“不可能的任务”(图)——中新网

2016-10-18 16:11:00 来源:济宁新闻网

自1927年9月23日椰子寨战斗一役起,直至1950年5月1日海南解放,琼崖人民革命武装这一面红旗,持续飘扬23年之久,其间种种传奇,充满了不可思议———

1928年底,王文明在红军面临生死决择时,选择率队伍上母瑞山创建革命根据地,革命火种得以保存;

1932年8月,冯白驹率特委、琼苏政府机关和红军第二次上母瑞山避险,在极度困难情况下撑过8个多月的“原始人生活”,最后的25人成功突围,琼崖革命又迎来了生机;

1932年至1937年,1941年6月至1946年9月,琼崖党组织先后两次十年与党中央中断联系,在得不到党中央直接的指挥调度下,琼崖党组织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驾驶着琼崖革命这艘航船稳步向光明彼岸行进……

强敌环伺、孤岛作战、四面环海、远离中央、外援困难、武器落后……

有无数理由可以为这段传奇的中断作解释,但自1927年9月23日椰子寨战斗一役起,直至1950年5月1日海南解放,琼崖人民革命武装这一面红旗,持续飘扬23年之久,其间种种传奇,充满了不可思议。

1984年5月,《琼崖纵队史》付梓,已经85岁高龄的聂荣臻元帅欣然为该书题词:“孤岛奋战 艰苦卓绝 二十三年 红旗不倒”。

今年12月,由汤姆·克鲁斯主演的美国谍战大片《Mission:Impossible 4》即将全球上映。在中国,这一系列影片被翻译为《碟中谍》,而还有另外一些影迷,喜欢原汁原味的译法———《不可能的任务》。

琼崖革命的这一段传奇,又何尝不是“不可能的任务”?

若干历史的关节点,支撑了这段传奇的诞生。

王文明力主母瑞山避险

省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邢诒孔研究员认为,1928年底,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王文明选择率队伍上母瑞山创建革命根据地,是保存火种的重要关节点。

此前,1927年底到1928年初,琼崖工农革命军在东路与驻琼国民党军和反动民团的较量中,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一时间,从乐会的阳江至崖县、三亚一带包括乐会、万宁、陵水、崖县4县的红色区域基本连成一片,以乐四区为中心的琼崖革命根据地基本形成,琼崖掀起了第一次土地革命高潮。此时的工农革命军已发展到1400多人,赤卫队亦不断扩充。1928年2月,琼崖工农革命军改称琼崖工农红军。

眼见红军日益壮大,国民党当局寝食难安。1928年3月,国民党第十一军第十师师长蔡廷锴率部来琼进行“围剿”,敌强我弱,激战多次,红军严重受挫、损失惨重,特委机关所在地———乐四区革命根据地也难以支撑。1928年年底,时任中共琼崖特委书记黄学增执行广东省委指示,将特委机关迁往海口。而王文明率红军130多人及其他工作人员共600余人,向山高林密、适合游击的母瑞山转移,创建母瑞山革命根据地。

半年多后,在海口的特委机关两次遭严重破坏,主要负责人几乎悉数牺牲,而母瑞山革命火种得以保存,其后在母瑞山召开的“内洞山会议”,重新确定了琼崖革命的领导核心和革命航向。所以说,王文明力主母瑞山避险,是一次十分关键的正确选择。

冯白驹母瑞山突围

冯白驹率特委、琼苏政府机关和红军第二次上母瑞山避险,在极度困难情况下撑过8个多月的“原始人生活”,最后的25人成功突围,堪称传奇中的传奇。

琼崖革命经历短暂低潮后,迅速利用蔡廷锴部北撤以及敌人内讧等有利因素,特委领导及红军逐步走下母瑞山,向周边市县扩展。开展土地革命、成立琼崖工农红军独立师、扩编女子军特务连……琼崖革命的烈火,再一次熊熊燃烧。

1932年7月,广东军阀陈济棠为扑灭琼崖革命烈火,派其警卫旅长陈汉光率包括空军第二中队在内的装备精良的3000多正规军赴琼,对琼崖革命根据地和红军进行第二次“围剿”。飞机、迫击炮、机枪……红军多次组织阻击,无奈敌强我弱,战斗全面失利。1932年8月初,特委机关、琼崖苏维埃政府、红军师部等再次向母瑞山转移。

8月7日,马鞍岭阻击战失利;8月8日,母瑞山根据地中心区域被敌占领;8月11日,文魁岭战斗失利;8月15日东安一役,红军主力几乎拼光。敌人分片搜山,形势万分危急。

在几乎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冯白驹主持召开特委紧急会议,决定特委、琼苏政府、红军警卫连留在山上与敌周旋,师部及红一连由师长王文宇、政委冯国卿率领,向乐会、万宁根据地转移,分散敌人注意力。

当年10月,冯国卿在突围中战死,王文宇率部撤至乐万根据地,与红三团会合;当年年底,陈汉光再次组织对乐万根据地轮番进攻,红军伤亡惨重;1933年1月2日,王文宇受伤被擒,当年7月英勇就义。

琼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陈锦爱认为,王文宇、冯国卿的率部突围,为迷惑敌人、为母瑞山上的同志赢得时间并最终实现突围,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其忠勇可嘉。

至此,除母瑞山上冯白驹等率领的100多人,以及分散在各地的少数红军指战员和部分党政干部外,独立师解体,各级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遭受严重破坏,琼崖党组织和省委、党中央都中断了联系,这是琼崖革命火苗最为暗弱、琼崖革命武装岌岌可危的时刻。

在长达8个多月的时间里,冯白驹等几乎没吃过一顿饱饭,许多时候只能找野菜、拾野果充饥,饱受风雨冻饿之苦,至1933年4月最后一次突围前,只剩下25人。

“有高校邀请我去搞讲座,说到母瑞山的艰苦岁月,我总是对大学生们说,别说8个月了,你们现在谁能卷着铺盖,到母瑞山去生活一个星期?”邢诒孔对记者说,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冯白驹等革命先驱那8个多月的“原始人”一般的生活是怎么挺过来的,确实是难以想象。

1933年4月,成功突围的冯白驹等人,终于和琼山、文昌地区县委和机关干部会合,琼崖革命又迎来了生机。

云龙改编确保“独立”地位

从1932年8月至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前,琼崖党组织和党中央中断联系达5年之久。

而琼崖革命武装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颇为艰难的过程。邢诒孔告诉记者,直到1937年5月,全琼红军游击队人数只有60人,还有“在业红军”约200人。这些“在业红军”不脱离生产,平时接受秘密的政治军事训练,必要时参加红军游击队的行动。

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抗战全面爆发,“枪口一致对外”、“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口号响彻全国,国共两党开始谈判。一开始,国民党方就想借机吞掉红军,或者将红军“溶化”。当年10月,琼崖国民党政府竟然逮捕冯白驹及夫人曾惠予,但冯白驹坚持立场、不为所动。当年年底,国民党当局被迫释放冯白驹。

在冯白驹出狱后国共重启的谈判中,双方谈判的焦点,始终围绕“独立”进行。国民党当局代表提出将琼崖红军编为国民党一五二师陈章属下的一个特务营,直接受其领导;而冯白驹始终坚持我党我军必须独立自主的原则,要求将红军改编为琼崖抗日自卫的部队,改编后政治上组织上独立自主。

1938年下半年,日军侵琼意图已十分明显。迫于压力以及各界呼吁,国民党当局接受了我党提出的独立自主的原则,国共双方谈判于10月22日达成协议,琼崖红军正式改为“广东民众抗日自卫团第十四区独立队”,冯白驹任独立队队长。“云龙改编”,是琼崖革命武装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其由衰转盛的重要关节点。

“说实话,当时谈国共合作,我方的力量还是非常有限的,总共才300多人枪。正是因为‘独立’,我党我军有了独立防区,可以独立开辟敌后游击区、根据地,独立在战争中发展队伍,才有了抗日战争中我党革命武装的空前发展。”邢诒孔说。

据统计,至1945年抗战胜利,已扩编更名的琼崖抗日独立纵队拥有5个支队7700多人,县、区抗日民主政府基干队2000多人,还有反攻预备队9000多人。

这支队伍,为我党革命武装对抗挑起内战的国民党反动派,并最终协助渡海大军赢得解放海南的伟大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白沙起义:为开辟五指山根据地铺平道路

几乎从革命一开始,琼崖早期党组织就已经意识到,在琼崖这块汉族、黎族、苗族杂居的地方,不争取广大少数民族同胞投身革命,难以取得琼崖革命的全面胜利。 (下转B3版)(上接B2版)

正因为如此,早在1927年年底,琼崖党组织就进行了团结少数民族人民共同战斗、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尝试,并建立了琼崖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陵水县苏维埃政府。

1940年11月7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在给琼崖特委电报中明确提出:“认真在三十余万黎民中进行艰苦联络工作,尊重他们的民族风俗习惯,使他们信任我们,不仅使他们不为敌利用,而且要使他们与我们一起抗战。必须认识他们所在地五指山脉一带山地,将是我们长期抗战的最后的可靠根据地,其他沿海地方都有敌盘踞的可能,只有有了黎民山地作为我们的巩固后方,我们才能坚持长期抗战。”

邢诒孔认为,在“白沙起义”之前,客观来说,和琼岛其他地区开展的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相比,今琼中、白沙、五指山等地,我党的影响仍十分有限,群众基础也比较薄弱。况且,抗战期间,国民党当局军政人员退守五指山区,为了抗日统一战线大局,我党革命武装也不会贸然选择进入这些区域,与国民党军争夺地盘。而正是“白沙起义”,为后来我党深入五指山腹地创建革命根据地提供了可能,也创造了条件。

1943年8月,在王国兴等带领下,饱受压迫、奴役的黎族、苗族人民揭竿而起,以弓箭、钩刀、粉枪为武器,痛击国民党当局军政人员。据统计,从8月12日至26日,半个月时间里,参加起义的黎族、苗族同胞达2万多人次,共打死打伤国民党军政人员300多人,缴获机枪1挺、步枪90余支及一批弹药物资。国民党军政机关和部队,几乎全部被赶出白沙县境。

尽管在敌人的疯狂反扑下,白沙起义受挫,但王国兴等黎族首领,经商议后作出决定:寻找共产党帮助。1943年年底,历经种种磨难,王国兴派出的人员,终于在儋县、临高交界处找到党组织。后来,毛泽东曾对王国兴领导的白沙起义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中国少数民族自发起义,主动寻找共产党,消灭国民党,建立革命根据地,只有王国兴一人”。

1944年,冯白驹命令第四支队挺进白沙县阜龙地区,帮助王国兴等建立起抗日民主政府。1947年1月,冯白驹率特委和琼纵领导机关进入白沙县红毛峒,领导根据地的创建工作。4月,五指山脉周围地区全变成解放区,五指山中心根据地初步建成。

在邢诒孔看来,没有“白沙起义”,创建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的时间可能还会延后;而如果没有五指山革命根据地这个稳固的后方根据地,琼崖纵队就很难获得稳固的发展和壮大。

……

关于琼崖革命武装23年红旗不倒,传奇实在太多:

1941年6月至1946年9月,继1932年至1937年后,琼崖党组织再次与党中央中断联系,两次十年缺乏党中央指挥调度,琼崖党组织在以冯白驹为班长的一班人带领下,没有出现大的决策方针失误,琼崖革命这艘航船稳步向光明彼岸行进。

1946年2月14日,国民党46军集中5个团兵力,分4路向白沙解放区发起进攻,此前,冯白驹敏锐感觉到国民党可能采取行动,提前布置了大撤离,让敌人扑了个空。

1946年,在“北撤”、“南撤”问题上,冯白驹等紧密联系琼崖革命实际,甚至不惜违背广东省委意愿,做出了坚守琼崖、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选择。

1949年夏,在发动“三大攻势”后,琼崖区党委根据败逃琼崖国民党军越来越多、装备精良、海空优势明显的新形势,果断下令琼崖纵队停止夏季攻势,各部由大规模集中出击转为在各个地区的分散斗争,避免了与强敌正面硬碰的无谓牺牲。

一部琼崖纵队史,既渗透着无数琼崖革命先驱的血泪和汗水,也折射出无数革命先驱的远见和智慧,更饱含着无数人民群众对这支队伍的支持与帮助。也正因如此,这支党领导下的英雄部队,成就了23年红旗不倒的不朽传奇,最终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

12下一页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尴尬了谁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