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曹丽 冯超)据济宁广播电视台《社区面对面》报道,去年3月份,济宁市法制办开始了对泗水县中册镇中陈村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市法制办成立了以刘鹏为第一书记,乔军为成员的驻村工作组,第一时间进驻中陈村。一年多来,驻村工作组俯下身、扎下根,办实事,用真情、用行动,赢得了老百姓的口碑。
陈承元是泗水县中册镇中陈村的老支书。当了30多年的村干部,老人一直盼着中陈村的老少爷们能尽管富起来。然而,中陈村地处丘陵地带,集体经济匮乏,村里的发展一直非常缓慢。
2015年3月,济宁市法制办派刘鹏和乔军两位机关干部,进驻中陈村,开展了为期2年的驻村帮扶。
一进村,工作组迅速开始挨家挨户调查走访、商议座谈,逐渐摸清中陈村的脉搏。“大家都提出来,那个水库多年了捞不着浇地”,老支书陈承元介绍说,“村西侧1958年开建的蓄水池,年久失修,已经变成了垃圾场,可村里没有集体收入,拿不出钱来清淤翻修。”
整修翻建水塘,成为工作组驻村后首当其冲的工作。村里没有资金,市法制办多方协调了50万资金,用于塘坝清淤整修。
“多方面的协商和筹措资金,还协调了市县水利部门、规划设计部门,对村西坑塘重新规划和治理”,市法制办驻村第一书记刘鹏告诉记者,去年6月份开始对坑塘进行了清淤和防渗处理。
资金到位了,大型挖掘设备也开进来了,工作组又遇到了一个新的难题。扩建坑塘,要砍伐坑塘周围的树木。杨树已经栽了七八年,这个时候砍掉,既不能成材,也不能卖钱。
如果没有赔偿,老百姓会同意吗?就在工作组为难的时候,村文书陈承文带来一个好消息。“村民主动就把树伐了,也没有讲这条件、讲那条件的,直接就连树伐了,主动伐完了。?”
一夜之间,问题迎刃而解。6月底,塘坝清淤工程在村民们的期盼中,开工了。“有年纪的80多的,搬着马扎子坐在水库边上,一直看着施工”,陈承文说,村民就是想亲眼看着老旧的池塘一天天变水库。
经过33天的紧张施工,曾经的垃圾坑终于变成了蓄水能力达13万立方的小型水库,
水库修建好了,村西100多亩土地的灌溉问题解决了。村民们高兴,第一书记刘鹏也非常开心。
“清淤之后,我们又通过水利部门向国家水利部申报了小二型水库”,刘鹏显然考虑地更为长远,“(如果)水库批下来之后,以后的维护和清淤、加固、除险、治理,就有国家的资金来支持。从长远来讲,对老百姓是一个利好。”
?今年年初,为了解决中陈村村南200亩土地的灌溉难题,市法制办再次协调市慈善总会联系济宁九巨龙集团,打造了一口大型农用灌溉井。目前,这眼直径达5米的深水井也已投入使用。耕地浇水,彻底不再是困扰中陈村的难题。
村民的后顾之忧解决了,民生改善工程被提上日程。驻村工作组抓住“春季造林”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有利时机,协调10万资金,购买了垂柳、白杨、樱花等多种苗木,种植在村里主要街道和水库四周;又把村中道路铺设了路沿石,垒砌了花池,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有困难,想在百姓前头;要发展,走在百姓前头。市法制办驻村工作组以百姓需求为出发点,办成了一件件群众想办而办不了的实事、好事。
“现在走在街头,大伙儿竞相打招呼,有啥心里话,都愿意找我们啦啦,把我们真正当成了村里人、自家人”,说起村里的变化,刘鹏这位第一书记一脸得自豪。
济宁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