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超静音”:忽悠人来糊弄钱——中新网

2016-09-29 16:29:20 来源:济宁新闻网

空调等家电噪音的问题由来已久,有关部门也出台过相关规定对其进行规范和治理,但一直得不到很好的解决。最近竟然有商家拿价格作为空调噪音的挡箭牌。

“这空调噪音实在太大了,您给退了吧!”

“嫌吵,您买个贵的呀!一分钱一分货,您花一千多买的空调跟三千多买的肯定不能比!”

这是上周末记者在苏宁电器商城听到一名顾客跟商家发生的争执。

在该家用电器商城,记者发现一些空调品牌在样机机身显眼处标明产品具有“超静音”功能,还有一些实验室里测试所得的噪音值印在促销宣传单上广为散发:比如某空调标准最低噪音达23分贝,某挂机空调噪音最低为24分贝等等;另据报道,号称最低为22分贝的格兰仕“光波美梦宝”空调还在2008年申请了吉尼斯最低噪音空调纪录……

那么,多花钱真的能买到低噪音空调吗?为此,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业内专家指出,由于室内外环境存在巨大差异,实验室中测试的静音数值和实际使用中的数值不可能一样,商家利用空调静音作为提高价格的噱头误导消费者,且有变相涨价的嫌疑。

静音成为提高价格噱头

记者发现,标示“超静音”概念的空调比普通空调价格贵出至少300元。如某款1p品牌空调标示最低噪音达23分贝,其售价为2999元,而同匹数、同能效等级的相同品牌空调价格为2699元;还有一款空调标注最低达22分贝,其售价3690元,而同匹数的该品牌普通空调仅售2999元。

“实验室测出的噪音值跟实际使用当中的噪音肯定是有差距的,但是市场上销售的空调肯定符合国家标准。”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国务院发展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家电课题组专家陆刃波对本报记者表示。陆刃波说,国家标准一般在50到60分贝之间,根据目前阶段国内空调厂家的成熟技术,一般都会达到这个标准。但在实际使用当中如果要达到20到30分贝,是很难做到的,因为室外环境相对实验室内是极其恶劣和不稳定的,风吹日晒雨淋等等情况都会影响空调噪音值。而厂家将实验室内测出的数值标示在机身上,以此来显示其技术的强大,并且印在宣传单上以达到促销的目的,其实并无实际意义,而且会忽悠消费者。

“何谓超静音空调,国家并没有出台明确数值予以界定。”陆刃波说,原材料价格高企,空调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了很大的挤压,通过概念炒作来提高产品的价格就成为厂家一种屡试不爽的方法。

目前,市面上的空调都是笼统称噪音可达到多少分贝。这种做法容易出现各种漏洞,一些厂家将在实验室里才能达到的分贝数,作为室内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分贝数推荐给消费者,这种信息的严重不对称,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制冷学科部教授李红旗则认为,“仅房间的本底噪音都不止22分贝”。李红旗指出,在实际使用中的空调噪音,肯定要比超静音模式测出的数值大。这是因为空调是个半成品,空调安装、居住环境等多方面因素都会影响到空调的噪音值。目前厂家推出的空调超静音数值,是在实验室中设置超静音模式下测试到的指标,没有实用价值,即在实际使用中不可能用到该模式。

空调,想说爱你不容易

本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许多居民对空调噪音已经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在天通苑小区租房居住的李小倩有一肚子怨气:“房东家的空调是七八年前安装的,整整一个夏天,真是饱受其苦,因为一开空调那噪音就让人受不了,就像是有火车经过。可不开吧又热得让人睡不好。”

正在坐月子的赵女士抱怨说,自己还在月子里,不敢出门,只得开窗通风,可邻居家的空调吵得自己和孩子都休息不好,又不得不关上,都快憋死了。“邻居家也不知道从哪整个古董空调,只要它一启动,那声音老响了,就是关着窗户也扛不住。”辽宁抚顺的网友“浑河鲤鱼”在贴吧上说:“大半夜就像有架直升机在你头上盘旋一样,昨天晚上实在是受不了了,就在厅里对付了一宿。”

部分家电噪音仍超标

据了解,目前家电噪音所依据的标准是2005年8月实施的《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噪声限值》强制标准。按照该标准规定,按制冷功率大小,空调噪声限值在40分贝至68分贝。洗衣机的洗涤噪声最高限值为62分贝、脱水噪声限值为72分贝;容积在250升以下的冰箱,噪声限值为45分贝至47分贝;250升以上的限值为48分贝至55分贝。微波炉限值为68分贝。此外,标准要求冰箱、空调、洗衣机、微波炉、抽油烟机和电风扇六大类家电产品的铭牌或使用说明书上必须标注噪声值,否则不得上市销售。

然而按照2008年10月实施的我国《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我国最新的住宅区噪音标准规定白天和夜间的噪音分贝值分别不得高于40和30分贝。据测定,由电视机、收录机所产生的噪音一般可达60至80分贝,洗衣机为42至70分贝,电冰箱为34至50分贝,多数家电产品的噪声参数都超过了国家标准。

12下一页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尴尬了谁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