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故事峄山脚下的“中国合伙人”(组图)

2016-06-02 08:09:46 来源:济宁新闻网

观赏果园

济宁新闻网讯(通讯员 相程龙)2013年2月1日,民谚“三九四九冰上走”,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一个叫时长青的30岁青年,在峄山脚下沈庄村东头的山地上来回踱步,思忖着刚包下的300亩土地到底该如何经营。“心中的压力已经到了极限,当时将自己大学毕业近10年通过卖小家电、手机赚的100万元全部拿出来包了这片地种植油桃、葡萄,身家性命都赌上了”回想起当时创业的场景,这个年轻人至今心有余悸。 

坚定入伙,比赢利更重要的是一起赢人生

“当时选择在峄山包地种林果,主要是考虑到它的名气。我家在南方,听家里老人讲峄山脚下百年果树环山连片,上山村、下山村的鸭梨,沈庄的山楂、枣,留驾庄的葡萄在还未成熟时我们老家的水果贩子就沿京杭运河乘船而来等候采购”说起选择的理由,这个年轻人一脸坚定。但是命运总爱开玩笑,在包地的第一年就遇到了恶劣气象灾害,年初的极寒低温导致种下的油桃基本死亡。祸不单行,随后的一场冰雹又毁了大部分葡萄,整个果园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生死考验。这时陈景丽、郝德科在了解情况后毅然向时长青伸出援手,三人共同投资经营这个果园。回想起加入的理由,他(她)们说“我们是本地人,从小就在这片土地种下了梦想,再加上看到了时长青不服输的韧劲,我们决定加入,不在乎赢利,我们要一起赢人生”。

甜杏

春种秋收,成功是一场真诚与坚持的厮守

一年过后,三人已是亲人般的好朋友,时长青常年住在田地,陈景丽、郝德科每天早上6点,准时开车从城里的家往承包地赶,一直忙到晚上7、8点,才又开车赶回家。“那时峄山旅游路还没通车,104国道堵得厉害,每天花在路上的时间就要两个小时。”郝德科说。

整地、下种、除草、施肥、浇地、剪枝等,他(她)们整天和十多名雇工呆在田间,历尽了种种磨难。“最恐怖的是半夜有人偷东西。”陈景丽心有余悸地说。后来养了狼狗,这才感到安全。“苦尽甘来”,他(她)们种植的中油16号桃,夏黑、阳光玫瑰葡萄,丰源红杏尝起来带着花香,口感清爽,甜而不腻,并且在出售时仔细挑选,淘汰不好的,将最好的奉献给客户,所以产品刚一推出市场就供不应求。他(她)们由此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甜杏

帮扶贫困,用真情架起致富桥托起致富梦

在包地过程中,峄山镇党委政府给予了大量的帮助。2015年初开始,从中央到地方都吹响了精准扶贫的号角。峄山镇党委政府找到他(她)们,希望为全镇精准扶贫工作出一份力。 

为此,他(她)们决心进一步扩大经营,吸纳更多贫困劳动力就业。于2015年初设计了农家乐项目,规划了种植、采摘、养殖和餐饮娱乐项目;创新营销方式,采用交一万元免费吃3年水果,五年后退换本金的创意营销;开拓儿童项目,卖给儿童树苗,由他们自己种植,并且在树苗旁安装电子监控,儿童可以在家里查看自己种植果树的生长情况。通过扩大经营,他(她)们已经累计吸纳50多名村民就业其中近半数为贫困户,每年支付工资10多万元。

“如果皱纹终将刻在额头,那就别让皱纹刻在心里”。他(她)们的创业经历告诉我们,梦想永远都在希望的田野上,只有心怀感恩、砥砺前行才能赢得成功。

济宁本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