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鱼台县闵子骞第78代传人闵维君:成立宗亲会后 闵家村还有大目标

2016-10-12 04:16:39 来源:济宁新闻网

每逢重大节日,村里人和周边的闵氏后裔一同来这里祭拜先祖,邻里之间和睦了、婆媳关系改善了,这就是闵子思想的伟大之处。最近几年,我一直想把全球闵氏宗亲会成立起来,让更多的闵氏后裔找到自己的根,传承好先祖的精神,也让更多人了解闵子骞。4月21日下午,站在鱼台县张黄镇大闵村闵子祠前,闵子骞的78代传人闵维君向记者谈起自己未来几年的规划。

一所祠堂,一盏明灯起名字必须按辈分来,要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还有一句话我记不清怎么讲了,大体意思是后人们要好好读书,如果求不得功名,就要老老实实地回家种田。闵维君说,祖先闵子骞的家训大多都是口耳相传。闵维君的父亲闵德运读过私塾、上过洋学堂,至今闵维君兄弟们的站坐姿和许多生活小细节都能透出严格的家教。在祖父、父亲的家训影响下,闵维君的三个子女都很有出息,希望接他过去享福,可闵维君不愿意离开大闵村、不愿意离开闵子祠,他希望趁行动方便的时候能实现成立全球闵氏宗亲会这一愿望。

2012年5月,翻修后的闵子祠全面完工,这座始建于明朝嘉靖三年的古老建筑再次发挥了它的作用。当天,闵氏后裔衣冠整洁、神情肃穆,他们知道要来很多外人,自己作为圣贤后裔都做不好,这不是给老祖宗抹黑吗?闵子祠并不大,由一间大殿和两个配殿组成,可在村里人和周边的闵氏后裔看来,这个祠堂就是一盏灯,一盏照亮内心的明灯。

六成村民上了善行义举四德榜采访过程中,记者跟闵维君开玩笑,说他是鱼台的衍圣公(闵子后裔世袭翰林五经博士),闵维君指着祠堂里的一处石碑说:这是康熙当年赐给我们闵家四千多亩地时留下的碑文,过去我们家也算是比较富裕的家庭。祠堂修好了以后,许多外地游客前来闵子祠参观,62岁的闵维君就成了闵子祠的义务宣读员,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讲解芦衣顺母、五里三贤等孝贤故事。

2010年,闵维君和一些闵氏后裔成立了闵子宗亲会,联络闵子后裔,不定期开展各类孝贤文化主题活动和寻根寻源活动。辐射的区域仅限鱼台和周边县市,人数已经达到1万余人。不久前,他们还重新修缮了家谱,闵氏宗亲有不少散播在海外,闵姓在日本就属于贵族姓。现在看来,把所有闵氏后裔聚集起来难度不小,但好在我们能坚持做这件事。闵维君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知道闵子,并受到闵子思想的影响。

德侔日月照千秋,孝冠古今垂万世。跨出闵子祠大殿就是孝贤广场,大闵村的村民每天都会在这里看戏、跳舞、思慕祖先的孝贤风范。2013年,村里开始建设善行义举四德榜,每年评选好媳妇、好婆婆和孝老爱亲模范等,大家有了标杆,在家里孝敬老人、在外面做文明村民,60%的村民都上了善行义举四德榜,大闵村的名声更响了。

孝哉,闵子骞闵子(公元前536年至公元前487年),名闵损,字子骞,系孔子早期弟子,儒家学派的重要成员之一。德行卓著,与颜回并称为孔门科之一、十二哲之首、七十二贤中的佼佼者。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孝敬、诚实、中正、宽恕等美德,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发展史奠定了思想基础。

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子骞少时为后母虐待,冬天,后母以芦花衣损,以棉絮已所生二子。子骞寒冷不禁,父不知情,反斥之为惰,笞之,见衣绽处芦花飞出,复查后母之子皆厚絮,愧忿之极,欲出后母。子骞跪求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其父这才饶恕了后妻。此后,继母对待子骞如同己子,全家和睦。后人把这一故事称为单衣顺亲和鞭打芦花。有诗赞曰: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车前留母在,四子免风霜。

闵损跪父留继母之事传遍了鲁国,孔子闻听赞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意思是闵子骞真孝顺啊!人们不会怀疑他父母兄弟的话。宗族称其孝,乡党称其悌,闵损的孝行已被世人所公认。

济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