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新华社刊文称,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和浙江卫视的《爸爸回来了》等节目将不再制作播出。这也再次使得舆论的关注点聚焦于限娃令。
今年2月中旬,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通知》,要求严格控制未成年人参与真人秀节目,不得借真人秀节目炒作包装明星子女,也不得在娱乐访谈、娱乐报道等节目中宣传炒作明星子女,防止包装造星、一夜成名。
顶着这份被称为史上最严限娃令的通知,明星亲子真人秀的经,真的不再好念了。
焦点
童真不该被综艺节目消费
自从2013年《爸爸去哪儿》第一季播出后,星二代似乎在一夜之间成为真人秀节目的宠儿。但在小小年纪带来成名的快感的背后,也带来了成长的烦恼。
在专栏作家鸽子医生看来,大量亲子真人秀的共性是,让孩子在家长的带领下、节目组的策划下、导演的指挥下出演,孩子是节目的卖点,也是观众的看点,但童真不该被消费。
文化评论人张新表示,在收视率的指挥棒下,这类真人秀已经在无形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侵犯儿童隐私,为了博话题而炒作、制造儿童间的冲突,将儿童行为进行成人化的解读,缺乏对儿童认知的正确引导等。
在《爸爸去哪儿》中,有一集是爸爸让孩子护蛋的情景假设,大人们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要假装一不小心把这些鸡蛋打碎了,然后看孩子们的反应。鸽子医生直言:这些最后都在荧屏上呈现,爸爸以谎言和极端的形象来考验孩子们的承受力和感情,其实非常不利于孩子的心理成长。
孩子们的过度曝光也让不少明星父母感到后悔。田亮曾透露,女儿田雨橙在参加了《爸爸去哪儿》后,相较于在课堂学习,更喜欢外出参加活动、商演,这引发了妈妈叶一茜的不满。田亮目前已经禁止女儿参加一切真人秀活动。
在业内人士看来,从长远来看,真人秀节目限娃令会对综艺节目起到积极的引导及匡扶作用,也为尚未成年的孩子撑起了一把保护伞。
影响
产业链或遭数十亿元损失
资本的虚火一旦烧起来之后,停都停不下来。一位资深制作人这样评价这几年明星亲子真人秀的火爆。
《爸爸去哪儿》第一季的冠名费是2800万元,第二季独家冠名费达到3.12亿元,超第一季10倍以上,第二季总招商破13亿元,第三季总招商破15亿元,还未上档的第4季目前的招商总额也达到了15亿元。《爸爸回来了》的商业价值也同样飙升,第一季冠名费3000万元,第二季涨到了1.38亿元。
一位分析人士指出,按照广电总局的规定,星二代上节目被严格控制,若节目调整为普通家庭孩子,且还不能进入黄金档甚至次黄金档播出,那节目本身的可看性和市场价值将大打折扣,光是这两档节目的广告、版权、衍生品等线上线下全产业链,就可能遭受数十亿元的损失。
对已经签下高达15亿元招商总额的《爸爸去哪儿4》来说,如何给广告主一个交代,成为摆在眼前最急迫的问题。湖南卫视一位内部人士表示:我们正在积极调整节目形态,最后一定会有一个比较妥当的解决方案。
星二代萌娃们的走红,让他们的出场费水涨船高。知名博主长春国贸曾在微博中透露,从《爸爸去哪儿》走红的林志颖儿子Kimi的商演价格曾达到每天15万元,而李湘的女儿王诗龄大约是每天10万元。一位明星经纪人预计,随着限娃令进一步落实,星二代虚高的出场费很快会回落。
应对
调整节目 转战网络平台
星二代霸屏时代或许真的终结。此前,《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等节目都宣称在积极调整改版中,加入素人元素,以适应限娃令要求,并向广电总局争取播出机会和时段。而也有节目转战网络平台,比如明星育儿观察类真人秀《妈妈是超人》,播出平台就由湖南卫视改为芒果TV。
广电总局新闻宣传司司长高长力表示,下发《通知》的目的,并不是想简单地让节目停播,而是希望研发出更有价值和意义的节目,其实这份《通知》已经下发两个多月,就是给大家一个缓冲期。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周勇直言,在执行上设定一个缓冲期比较合理,尤其是对于已制作或正在播出的节目而言,不以新法追溯既往,既减少电视台的损失,也维护了主管部门的权威。
在文化评论人韩浩月看来,限娃令的最大功用是,给打算跟风制作的机构提个醒:此类节目已饱和,且处于快速衰退期,不要再盲目跟进复制了。而不少业内人士的一个共识是,《通知》下发两个月后,该类节目盲目跟风的势头已经得到遏制。有业内人士分析预测,国内亲子类节目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向欧美的《超级保姆》等学习,用教育心理方面的专家代替大牌明星和星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