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5月12日电 (记者 马海燕)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12日在北京发布《2015中国电影艺术报告》。报告认为,“草根逆袭”网生代电影正成为中国电影的显著特征。
报告所称的“网生代”是对当前电影创作和生产现象的观察而产生的概念。新一代电影观众大多是从小生活在互联网环境下的14岁到24岁的年轻人。伴随互联网长大的年轻人成为电影的主力受众,使中国电影越来越鲜明地体现出“互联网”气质。
报告认为,如果仅从票房看,过去一年可以说是具备互联网气质的“软电影”大行其道的一年。宏大题材、尖锐主题,甚至硬派动作类型似乎都被边缘化了。喜剧、轻喜剧、浪漫故事相比大导演、大制作得到了更多观众认可。《心花路放》、《分手大师》、《后会无期》、《匆匆那年》、《小时代3:刺金时代》、《老男孩之猛龙过江》等电影,虽然为中低成本制作,主创人员也比较年轻,但都创造了数亿票房,甚至超过不少分账发行的好莱坞大片。
报告认为,“网生代”流行、软电影当道、大制作普遍遭遇票房“滑铁卢”的现实,反映了当下中国电影文化浓厚的“草根化”倾向。这一方面是因为互联网的普及很大程度上给予更多普通人表达文化权力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因为电影市场近几年向中小城市普及,使得更多非大城市观众有了更大的市场决定权。
然而,“草根逆袭”网生代电影,其叙事的碎片化、台词的网络化、场景的戏谑性、审美的简陋性等,也引发了人们对这些电影伦理虚无主义、美学粗鄙化倾向的质疑。
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会长、报告编撰者之一尹鸿表示,不论是老一代导演所遭遇的口碑窘境,还是中青年导演在“软电影”上或成功或偏差的探索,都与当下整个电影行业所处的互联网语境息息相关。随着大数据、粉丝、社交化等因素对电影的影响越来越深入,电影如何在满足大众文化消费需求的同时,防止过度迎合带来的娱乐无度、伦理无度的偏向,使电影坚守基本的文化底线,正成为对电影发展的新考验。(完)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尴尬了谁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