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折射先贤仲子美德善行

2016-08-11 07:21:16 来源:济宁新闻网

仲子像

泗水县,是先贤仲子的故里。仲子,名由,字子路,又字季路,是圣门高足,位列十哲。他一生追随孔子,以政事见称,是实践孔子德治仁政思想的典范。与仲子有关的33条成语,可以折射出仲子性格直爽、忠孝双全、为人勇武、信守承诺和忠于职守等美德善行。1.安老怀少

意为对老年人事之以关爱,以使其安逸;对青年人施之以恩惠,以使其归附,引申为使人民生活安定,意同尊老爱幼。《论语公冶长》载: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子路将其作为立身处世的一大志向,担任卫国蒲邑宰期间与民同甘共苦,兴修水利,以利农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蒲邑被誉为恭敬、忠信、明察三善之地,孔子三次夸奖善哉由也。2.暴虎冯河3.临事而惧

暴虎冯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蛮干;临事而惧,指遇事持谨慎戒惧怕的态度。《论语述而》载: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子路谨记孔子教诲,儒服委质,接受礼义教化,遇事慎重考量,周全谋虑,但是伉直好勇之气终其一生。4.不得其死

指得不到好死,不得善终,也表示对恶人的诅咒。《论语先进》载:闵子侍侧,誾誾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闵子骞侍立孔子身旁,一派和颜悦色的样子;子路是一副刚强的样子,冉有、子贡则是温和快乐的样子。孔子欢喜。像仲由这样,只怕会不得善终啊!知徒莫如师,孔子非常了解子路为人忠勇正义、刚直不阿和疾恶如仇,不会明哲保身,命运令人担忧。所谓峣峣者易折,他一再告诫子路,不幸一语成谶,子路也因此名垂青史。5.不敢问津

指对高贵的、深奥的事情不敢探求途径或尝试,也用作自谦之词。《论语微子》载: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桀溺两个隐士一起耕田,孔子让子路去打听渡口。两人对孔子忙忙碌碌、奔波不定和游说列国的做法嗤之以鼻。道家消极避世不可取,儒家积极入世是正道,子路正是在追求自我实现、完善自我价值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6.啜菽饮水7.菽水承欢

啜菽饮水,多用于奉养双亲或廉俭自举,也指安贫乐道的生活;菽水承欢,指贫寒子弟竭尽奉养之道。《礼记檀弓下》载:子路曰: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也!孔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菽,豆类的总称;菽水,豆和水,指最平凡的食品,形容饮食粗劣,生活清苦。子路百里负米是古二十四孝之一,他因贫穷对父母生前没能好好供养,死后不能体面安葬而伤感。孔子安慰他,父母活着的时候,尽管是吃稀粥、喝白水,让父母有好心情,这就是尽孝了。古人云贫士养亲,菽水承欢,陆游《湖堤暮归》曰俗孝家家供菽水,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不在于美味佳肴,而是衣食供奉和精神赡养并举,让父母开心、安心、放心和顺心,有道是寸草春晖千古意,菽水承欢儿女情,子路无疑是奉养的典范。8.发愤忘食9.乐以忘忧10.不知老之将至

发愤忘食,形容人有追求,而勤奋不懈;乐以忘忧,多用来指因眼前的快乐、心情开朗而忘记忧愁;不知老之将至,指人沉浸于忘我的勤奋之中,心境豁达欢快,不以垂暮之年为意。《论语述而》载: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此时已是六十三岁老人了,虽饱经风雨坎坷,屡受挫折,但没有消极悲观,仍然积极有为,苦中作乐,以坚忍不拔的精神坚守着理想追求。有其师必有其徒,子路忠实地践行着孔子思想,乐观、理性地对待人生追求的过程与结果,在付出、努力、奋斗和拼搏的积极作为中感悟人生、享受快乐,直至生命最后一息。11.分崩离析12.既来之则安之13.季氏之忧,不在颛臾14.祸起萧墙

分崩离析,形容国家、集团等分裂离散,不能保持统一和团结;既来之则安之,指已把远方的人招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定居;季氏之忧、不在颛臾,指忧患不在外部而在内部;祸起萧墙,萧墙是国君宫门前的照壁,表示内部发生的危难、祸患。《论语季氏》载: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春秋时期的鲁国,季孙一度把持朝政,凌驾于鲁君之上。季孙唯恐鲁国附庸颛臾会协助鲁君收回主权,准备讨伐颛臾。孔子从仁政观点出发,批评了作为季氏家臣的冉有、子路的失职、暖昧和短视行为,表现了孔子反对兼并、贪欲,主张平均、和睦和安定的治国方略,以道德力量感化附属小国,反对武力征讨的对外政策。这件事对子路从政影响深远,蒲邑三善是最好的诠释。15.见利思义16.见危授命17.久要不忘

见利思义,见到有利可图的事就想到道义上该得不该得,指人廉洁自守,不苟得;见危授命,指遇到国家有危难,不惜付出生命;久要不忘,表示顾念友情,信守盟约。《论语宪问》载: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子路问怎样才算是完人。孔子说:像臧武仲那样有智慧,孟公绰那样不贪心,卞庄子那样勇敢,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也可以称作完人了。又说:如今的完人何必一定这样!见到利益能够想想是否合乎道义,遇到危难愿意献出生命,长时间处于困顿之境而不忘平生所立的誓言,也可称作完人了。子路正是深受孔子教诲,才有了在卫国殉难的壮举。18.苛政猛于虎

指封建统治者的暴政比吃人的老虎还要凶恶暴虐,形容繁琐苛刻的政令赋税徭役,让百姓苦不堪言。《礼记檀弓下》 载: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夫子曰:何为不去也? 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这位身世凄惨的女子为了躲避苛刻的暴政,宁愿与亲人住在虎患严重的泰山,以至于后来竟有多人被老虎咬死,只剩下她对着坟墓哭泣。这不能不引起子路的反思,毕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鲁季氏费宰、卫蒲邑宰期间勤于政事,以至名列四科。19.理屈词穷

指理由摆不出来,辩驳的话也没有了。《论语先进》 载: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朱熹《集注》载: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子路反对死读书、读死书,重视在实践中学习,强调实践能力。孔子坚持学而优则仕的从政理念,认为子路举荐未出师的小青年子羔担任邑宰,是误人子弟。由于每个人的知识结构、工作经历和生活阅历不同,对同一问题可能有不同看法,有道是横看成山侧成岭。子路没有戴着老于世故的面具,丝毫不隐瞒观点,是其为人正直、言行一致的真实写照,实在难能可贵。20.名正言顺21.无所措手足

名正言顺,指名分正或名义正当、话说来畅通、道理站得住,泛指做事的理由充分、理直气壮;无所措手足,比喻困惑,怎么做也做不好,不知如何是好,也用作手足无措。《论语子路》载: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子路尊师而不盲从,以独特的眼光看问题,有独立的观点。他认为孔子以正名为治国理政的首要任务是迂,也就是曲折、绕远,惹得孔子大发雷霆,口不择言怒骂:粗鄙了,仲由。22.难能可贵

指事情很不容易做到,因而非常珍贵。北宋苏轼《荀卿论》载:子路之勇,子贡之辩,冉有之智,此三子者,皆天下之所谓难能而可贵者也。意为,子路的勇猛,子贡的言辞,冉有的理政,都是天下很不容易做到的事,居然能做到,非常了不起。23.涅而不缁

比喻处在污浊或邪恶的环境中而不受影响,仍能保持高尚、纯洁的品质。意同出淤泥而不染。《论语阳货》载: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其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孔子有积极入世的情怀,渴望明君赏识,可是事与愿违,满腹经纶却英雄无用武之地,学富五车却报国无门情无所托,于是在内心深处就有了施展才华的期许和道德理性的冲突。晋国中牟宰佛肸召唤,他打算前往。子路有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情怀,是一个光明磊落、伉直坦率的君子,又是一个忠诚勇敢的直谏者,即使是身处困境,也能耐得住寂寞,不务虚名。他利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式,责问孔子:从前我听先生说过:亲自做坏事的人那里,君子是不去的。现在佛肸据中牟反叛,你却要去,如何解释呢?孔子说:是的,我有过这样的话。不是说坚硬的东西磨也磨不坏吗?不是说洁白的东西染也染不黑吗?我难道是个苦味的葫芦吗?怎么能只挂在那里而不让人吃呢?孔子连声洗刷和辩白,最终未能成行。24.片言折狱

指用精炼而准确的语言断定双方争论的是非。《论语颜渊》载: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为人诚实,坦率公正,答应办到的事一定立即就办,决不拖延,处理政务果断干练。断狱必须两造俱至,但子路的话笃实无欺,听子路一面之辞便可断狱,孔子的评价体现了对子路的高度信任。25.切切偲偲

形容互相切磋勉励,互相督促批评,多用于朋友之间在品德、学识方面共同提高。《论语子路》载: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子路性格直率,待人接物常从本意出发,不太考虑对象、时机、场合和可能产生的后果,孔子的回答饱含寄托和期望。子路不负师望,谦虚好学,直言劝谏,提携同门,终成孔门十哲之一。26.升堂入室

指在学问或技能方面有高深的造诣。《论语先进》载: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子路为人刚勇,一天在孔子家里弹瑟,旋律充满战斗的激情。孔子不喜欢。弟子们就在背后纷纷议论。孔子知道后,说:子路弹瑟的声调已经不错了,只是技巧不够精深罢了。孔子谈论的只是弹瑟技巧问题,不涉及子路的思想和学识的深浅。《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 云:以上夫子弟子七十二人,皆升堂入室者。可见,升堂入室是褒义词。27.闻过则喜指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孟子公孙丑上》 载: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称赞子路有闻过则喜的态度,并把他与禹、舜相提并论。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闻过即改,善莫大焉。有了错误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敢于面对,要有改正错误的决心和勇气。28.在陈之厄29.君子固穷30.与人为善

在陈之厄,指饥贫等困境,亦省作在陈;君子固穷,君子要安贫乐道,守志不渝,不失节操;与人为善,指以善意态度对待他人,为人着想,乐于助人。《论语卫灵公》:(孔子)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退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孔子一行在陈国断粮,弟子们饿得两眼发昏,躺在地上爬不起来,但在老师面前不敢讲怪话。唯独子路发起了牢骚,喜怒哀乐全形于色,直率的性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在人生道路上遭遇挫折,事业坎坷,生活窘迫,都可以理解为穷的范围。孔子教育子路,不如意之时应当安于贫困,坚守其道,志不可夺,穷则独善其身,更要积极考虑如何战胜逆境,走出困境,达则兼济天下,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与人为善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准则,子路做出了表率。古人云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在非原则的问题上,或在应得利益上,如果以宽容之心对待他人之过,就能得到化干戈为玉帛的喜悦,就会让精神世界更加精彩。31.修己安人

指加强自身修养,使人民安乐。意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论语宪问》载: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孔子教诲子路: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尧舜还怕难于做到呢?修己是起点,是君子立身处世和管理政事的关键所在,修养自己的高尚情操是一种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和自我提升的过程;安人是终点,使周围的人都得到安乐。32.知其不可而为之

指明知事情不能办,却硬着头皮去干。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论语宪问》载: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连看门人都认为孔子恢复周礼是不可能的事情,可见孔子的主张在当时不被认同。子路为了实现人生理想与自我价值,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气概,坚定信念,辛苦追求,热情奋斗,被尊为圣门之哲圣道干城。33.止暴禁非

指平息凶暴残忍的行为,禁止不合理的事情。《庄子盗跖》载:子以甘辞说子路而使从之。使子路去其危冠,解其长剑,而受教于子。天下皆曰:孔丘能止暴禁非。孔子劝说盗跖接受招安,盗跖讥讽说:你用一套甜言蜜语说服子路,让他脱掉他勇者的高冠,解除他尚武的佩剑,而变成你的随从。天下都说:孔丘能够制止暴力,禁除不良行为。子路早年负强恃勇,冠雄鸡佩,凌暴孔子,但师从孔子之后,虚心求教,忠心耿耿,勤学多问。在卫国内乱中结缨赴难,重义轻利,好勇尚义的品格升华到极点。

济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