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
《广东省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近日发布,方案提出,2017年全省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达到65%以上,合理有序的就医格局基本形成。
所谓分级诊疗,就是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逐步实现从全科到专业化的医疗过程,其内涵包括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
听起来似乎有点云山雾罩,观察一个现象就明白了。生活中人们常常看到,大医院里挤满了跨省跨区域前来求诊的患者,已经人满为患,而包括县乡医院和社区诊所在内的基层医疗机构却往往门可罗雀。其实对挤破了头涌到大医院的患者来说,并非所有人的病情在基层诊疗就无法获得解决。设想一下,如果是“小病在基层、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这样的就医格局,那么将形成事实上的多赢:医疗资源得以优化,不同医疗机构里的医生各司其职从而大幅提升工作效率,而患者也不必东奔西跑还所费不赀了。
分级诊疗的好处就摆在那里,国家卫计委的一位官员表示,“分级诊疗成功之日,就是医改成功之时”,由此可见推行分级诊疗在医改中的分量。
自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建立社区医生和居民契约服务关系”以来,各地纷纷推出分级诊疗的试点。而作为改革前沿的广东,这次拿出一个详细的实施方案,充分显示经过前期一些工作的铺垫,分级诊疗已经具备了加速推行的条件。
“2017年全省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达到65%以上”,从实施方案中提出的两个指标可以看出,未来推行分级诊疗的重点在基层医疗机构。实际上这也符合人们对分级诊疗的一贯认识:基层不强,则分级诊疗断难推行。
一言以蔽之,为了建立层级优化、职责明晰、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医疗服务体系,运用一些杠杆手段无疑是必要的,比如医保政策的倾斜将使人们更愿意到基层医疗机构接受诊疗,或者采取实施方案中提出的“三级医院逐步减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普通门诊”、“逐步降低大型医院门诊比例,鼓励大型医院逐步取消门诊”等举措逐渐分流患者,但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能否适应患者需求,能否得到公众信任,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就“强基层”这一点而言,努力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财政投入、改善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条件和设施,这当然是政府需要考虑的事项。但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在于,与资金的投入、硬件的改善相比,人力资源的丰富对提高服务质量尤为重要。
如何尽快提高基层医疗队伍的专业水平?一方面,就地培训未免缓不济急,另一方面,就全国而论,中国的医疗人力资源足够丰富。这两点决定,只要医生可以自由流动,让基层医疗机构能够接纳优秀人力资源,则患者不到大城市大医院,也一样可以接受优质的医疗服务。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健全分级诊疗体系推进医师多点执业”,可谓切中要害,业内人士谈论分级诊疗的时候必然提及医师多点执业,原因也正在于此。
在推进医师多点执业方面,广东此前规定符合条件的医生报备后便可到其他医院行医,此举一直备受舆论赞扬。这次的实施方案又提出,广东将推动专家、名医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诊疗服务或到基层开办医生工作室。显而易见,这些措施都将提升医生的流动性,对从业者有益,也有利于全面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准,从而惠及公众。值得注意的是,推进医师多点执业要避免如媒体所说的“叫好不叫座”,让医生进一步减少顾虑,可能还需要更多的政策引导。
济宁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