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2014年以来已分六批取消319项职业资格的基础上,再取消临时导游、餐厅服务员、保洁员等114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至此,国务院部门设置的职业资格已取消70%以上。
简政放权、取消不利于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的职业资格证许可,是近年来国务院重点推进的事项。如今,这项工作终于接近大功告成。清理和取消这些职业资格证可谓不易,这背后既涉及到错综复杂的部门利益,也涉及大量依附其上的衍生产业的利益。取消一项职业资格,等于相关部门的权力之手被切断,更意味既得利益者自此无法从中获利。
有些事情回头看,才惊觉何其荒谬。第七批取消的职业资格许可认定事项目录尚未公布,不过从临时导游、餐厅服务员、保洁员等名目,也可感受一番。试想,连餐厅服务员、保洁员这种技术含量很低的职业,都设立职业许可认定,还有什么职业不需经由行政部门“把关”的?前六批已被取消的职业资格许可认定事项中,与此类似的还有木材搬运工、割草机操作工、轮胎翻修工、插花员……这些名目繁多的职业资格许可,见证了过去行政权力的泛滥与任性。
这些五花八门的许可认定,真的起到提高职业水平的作用吗?至少在相当部分领域,其效果微乎其微,实如形同虚设。有的许可证交点钱就可以办理,还有的只需背背提纲和答案就能过关,这种许可证的含金量可想而知。关键是,一些职业许可的积极作用几乎没有,负面作用却是现实存在的。这是否抬高行业准入门槛且不说,却造成了不同行业之间人才流动的强大障碍。要从一个职业转入另一个职业,令人头疼的就是考取相关许可证。这对社会人员的就业和创业,无疑是极为不利的。
取消这些职业资格许可,当然花费不少力气,但要破除这背后的行政审批思维,恐怕更为艰难。牢抓在手不放的权力思维与部门利益,是制造这一审批“奇观”的根源。如果不能加快转换理念,破除管制思维,以公共服务为本位与出发点,就难以从根本上杜绝不当的行政审批与许可。换言之,哪怕今天取消了这项职业资格许可,明天还可能冒出新的许可事项。国务院取消的这七批职业资格许可与认定,每项都可以对应主管的行政部门,这些部门是否勇于向自己“开刀”,割断权力与利益的“脐带”,也是问题的一大关键。
所以,在取消这些职业资格许可的同时,对剩余的确实需要设立的职业资格许可与认定,有必要建立目录清单并公布,这样公众的心里才有数,相关部门也才不敢随意增设新的许可与认定事项。实际上,大部分应当设立职业门槛的事项,也可交给市场,通过发展第三方评价机构,确立合乎行业规范与社会需要的人才评价机制。
济宁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