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
专利药、进口药价格昂贵是导致百姓“看病贵”的原因之一。2015年,国家卫计委等多部委启动针对专利药、进口药的价格谈判制度,通过以量换价的方式,降低药品价格。近日谈判有了新的进展,国家卫生计生委20日公布首批国家药品价格谈判结果,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替诺福韦酯和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埃克替尼、吉非替尼3种药品降价幅度分别达到67%、54%、55%。
对于中国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而言,这是一个期盼已久的好消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很多乙肝患者都为选择何种药物而困惑。目前国内已上市的,用于治疗乙型肝炎的核苷(酸)类药物有5种,分别是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前3种是二线药物,均存在低效、高耐药的特点;后2种是一线药物,普遍具有高效、低耐药的特点。在欧洲、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核苷(酸)类药物初治患者中,高效、低耐药核苷(酸)类药物的使用比例达到80%~90%,而在我国,81%的患者仍用低效、高耐药核苷(酸)类药物初始治疗。
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药物未在国内上市,二是药物价格普遍高昂。
近年来,治疗乙肝的国外药品先后在国内上市,过去托人从国外买药的现象因此得以缓解。但是,很多乙肝患者如今却面临买不起药的问题。数据显示,在我国9300万名乙肝病毒携带者中,约有2800万人需要治疗,其中700万人需要优先治疗。而实际上,仅有100万-350万名患者得到了治疗;在未接受抗乙肝药物治疗的患者中,76.8%是由于经济压力。
治疗乙肝需要面临沉重的经济负担。贫困的家庭吃不起药,而如果经济条件稍好,选择二线药物,一方面,收获的治疗效果可能相对有限,另一方面,效果与治疗成本可能不成正比。去年年初,世卫组织发布了对于中国乙肝负担的相关研究报告。其中显示,如果本该接受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未能接受一线药物治疗,其未来5年、10年及15年后,因疾病进展导致的直接医疗费用将分别达到约7.2万元、14.7万元及22.7万元。而如果患者及时接受治疗,上述费用将降至约5万元、10.5万元及16万元。
对于乙肝患者而言,不仅要及时治疗,而且要选择最合适的药物治疗,这既有利于患者康复,从更长的时间周期看,也可降低治疗成本。一线药物对于乙肝治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今需要解决药品贵这一难题。
一线药物价格高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类药物由于进口自国外企业,只有政策层面做出干预,价格才可能降低;另外,目前乙肝一线药物还未纳入基本药物及国家医保目录,流通环节也提升了药品价格。对于前一个因素,近年来有关部门通过价格谈判来降低药物价格,此次包括替诺福韦酯等一线药物价格之所以大幅降低,主要即得益于谈判的推动。对于后一个因素,接下来还有比较大的政策空间,近年来,不少人大代表建议将一线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卫计委此前也对此有过积极回应,人大代表建议的初衷显而易见,即要通过国家政策减轻乙肝患者的经济负担。
正如业内人士所言,通过谈判来降低一线药物价格,这只是第一步,对于数量庞大的乙肝患者群体而言,接下来医保这类公共政策如何衔接,将决定能否进一步享受政策实惠。民间对乙肝一线药物相关政策调整的呼声一直很高,以往的政策尝试中,无论是地方将乙肝一线药物纳入省级基本药物目录,还是通过谈判降低进口药物价,都是采取政府主导的模式,毫无疑问,接下来的政策拓展仍然要寄希望于政府部门发力。
济宁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