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鱼下架 听“风”未必就是“雨”

2016-11-27 03:25:08 来源:济宁新闻网

程赤兵 时评作者

继前天回应超市活鱼下架“水体污染传言不可信”后,昨天市食药监局再次表态称,本市近两年抽检水产品2600余件,总体合格率95.94%。水产品监督抽检属于食药监局日常工作,不存在保密或泄密问题。国家食药监总局将于本月和下月在北京等12个大中城市开展经营环节重点水产品专项检查,以了解市场销售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状况。

根据本市食药监局发布的信息,现在看来,水污染、专项检查,都不可能是超市活鱼下架的原因。传言不是真相,既然不是真相,那么本身就有逻辑破绽可寻。这个时候,消费者千万不能听风就是雨,同样可以利用自己的逻辑分析能力,对传言加以甄别。

例如水污染说,一开始就站不住脚。如果一个城市出现严重的水污染状况,那么爆发点肯定不是超市的活鱼,因为只有一小部分水是用来养鱼的,大部分的水都要提供给城市居民生活、饮用。人们每天见到自来水管道的水,如果有颜色、味道的异常,肯定不会掖着藏着。那么,又何必从超市活鱼下架,来判断是否存在水污染呢?

逃避专项检查说,实际上也颇有漏洞。首先,专项检查不仅针对超市,同样也针对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和餐馆。如果经营者心虚,为什么只在超市出现下架的情况?难道超市的活鱼有着更为独特的“供货渠道”?此外,据媒体报道,超市活鱼下架的现象,自5月份就开始了。5月就开始对11月的检查进行规避,显然也是不合逻辑的。

那么,市场在售水产品有没有问题呢?当然是有,且监管部门并没有对此含糊其辞,例如本月初,市食药监局就在官网上发布抽查结果,表示有超市鱼类检查不合格。在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都极度重视食品安全的现今,既然存在抽查、专项检查,那么完全没有必要帮着鱼背锅。

无论是国家食药监局还是北京市的食药监局都表态,目前即将进行的专项检查,主要是针对近年来出现问题比较多的大菱鲆(多宝鱼)、乌鳢(黑鱼)、鳜鱼与明虾。这实际上对消费者也是一种提醒,购买、消费这四种水产品时要多加留意,尽量谨慎。而这些产品,在超市的活鱼中只是一小部分,冰鲜区则依旧有销售。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活鱼下架,并非为了躲避检查。

有意思的是,有关活鱼的传言,不是今天才有。今年夏天,就出现过“活鱼出现问题,127个鱼塘遭到污染,68人感染SB250病毒”并且要求人们“不要吃草鱼、酸菜鱼、水煮鱼”的谣言。这个谣言也曾在朋友圈被大量转发,其实细心一点,看一看病毒的名称,就可以判定这是一条充满恶意的假信息。

这也给人们提了醒。如果以后再遇到令人“震惊”、感觉到自身有危险的信息,一定要先定下神来,仔细分析其合理性,看看有没有纰漏,再联系下自己掌握的资讯以及政府的官方说法,做出最终的判断。

至于为什么许多超市的活鱼下架?这还需要进一步调查。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个别顾客在活鱼宰杀后又不打算购买,将鱼放弃在别的柜台上,导致活鱼经营出现损失,让许多超市都拒绝为顾客宰杀收拾活鱼。这又令更多的顾客不在超市买鱼,转向农贸市场。恶性循环之下,超市经营活鱼的成本增高、销量下降,也可能是商户放弃活鱼经营的原因。

当然,除了大家自己的冷静分析以外,辟谣的最终途径,还是政府部门及时公开权威的说法,让人们放下心来。这也要求管理部门平时多关注舆情,出现问题能迅速反应,并且不姑息真正有问题的商家,获取人们更多的信任。

济宁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