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行车回归城市尚需创造条件

2016-10-29 04:25:18 来源:济宁新闻网

社论

近日的两条新闻都与自行车有关。

10月27日,摩拜单车在广州海珠湿地公园举行发布会,正式宣布广州成为上海、北京之后摩拜正式运营的第三个城市。发布会上,广州市海珠区和摩拜单车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表示将共同以最大程度地缓解交通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为目标,建立合法、长期、紧密、务实的政企合作关系。

而此前一天,《广州市非机动车和摩托车管理规定》在广州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57次会议上迎来了第二次审议,二审稿规定,“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以及允许上道路行驶区域内的人力三轮车未停放在非机动车停放点,影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且驾驶人不在现场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会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对现场予以清理”。

那么问题来了,按照这一规定,是否意味着网约单车在非停放区可以被收走?随后更有市民报料,其在途经天河区天河路体育中心周边时,发现身穿制服的人员正在将路边一排网约单车搬上小货车。

尽管摩拜单车随即发布回应称,系街道工作人员将单车挪移至允许停放之处,但相信在爱骑单车的市民那里,在自行车是否真正受到城市待见的问题上,仍然难免一些疑虑。

细审相关规定,其实并不是一个新的条款,网约单车也好,其他公共自行车也罢,随处乱停势必影响交通,当然应该停放在指定停放的地方。诚如广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委一位副主任所说,即使没有这个规定,按照法理,有关部门本来也可以对自行车乱停放进行处理。所以,如果仅仅依据这个意思并不新鲜的条款,即得出广州这个城市拒绝自行车的结论,显然有失偏颇。

广州不但不拒绝自行车,而且从近年来的一些官方动作看,自行车正在成为广州的“新宠”。2015年12月,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门通过了自行车提升推广方案,计划在年内新增3万辆自行车及配套的服务网点,市人大也同意拨付1.2亿新增资金扩大自行车项目。无独有偶,近年另外一些特大城市也在呼唤一度几乎消失的自行车,如最近上海在《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中提出,要提高非机动车通行网络的连续性,完善安全通达的骑行网络和舒适便捷的步行活动区域,建设更多的自动车与公共交通的换乘体系。

在治堵和绿色出行的交通战略下,假若一个城市准备从效率的绝对优先转到更加注重生态价值,让自行车回归城市无疑是正确的抉择。然而可能是因为生疏太久,即便城市对自行车做出了拥抱的姿态,但对中国的绝大多数城市而言,仍然有一个无法跨越的磨合期。

从这个角度审视,当很多网约单车因为停放不当而被清理的时候,也许不妨追索一些问题:自行车的指定停车地点是否太少?毕竟自行车停放点数量的多少是使用自行车是否便捷的重要因素;因为长期习惯于忽视非机动车的路权,今后的城市规划和道路设计是否需要适当调整?

让自行车回归城市,在做出欢迎姿态之后,重要的是创造其回归的条件。

济宁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