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为何热衷“聚餐社交”

2016-05-10 10:15:59 来源:济宁新闻网

刘志权 时评作者

根据中国高校传媒联盟最近的一项小范围调查,“聚餐社交”正风行大学校园。请客吃饭、应酬拼酒已成部分大学生的一项重要开销,尤其是学生社团,有人甚至一个月要跑20多个“局”。

笔者也在高校任教,初闻有点吃惊。问诸身边的学生,却验证了上述调查结论。一部分学生痛陈所受饭局之苦;而另一部分,则对学生社团的类似做派颇多吐槽。

这似是意料之外,细想却是情理之中。钱理群关于北大培养的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批评振聋发聩,语犹在耳。前些年,复旦大学登山协会的“黄山事件”连带所谓的“危机公关”,也让我们领教了大学生的功利与心机。可见,调查揭示的大学社团热衷“聚餐社交”,并不是孤立事件,而是其来有自。

我们总说大学是“象牙塔”,但实情并非如此“浪漫”。放眼历史,鲁迅在《藤野先生》中,就抨击了到处可见的头发油光可鉴、终日无所事事的清朝留学生;现代大学固然培养了很多优秀人才,但同时也不乏如老舍小说《赵子曰》中所描写的,爱慕虚荣、不务正业的赵子曰之类。究其实,大学生来自社会,不能不接受社会风气的塑造。他们的普遍状况,更像“显微镜”,具体而微地映射出时代的整体风尚。

大学生社团“聚餐社交”的风行,不难看出理想主义与功利主义的此消彼长,这与宏观社会风气正遥相呼应。但是,大学生毕竟经过了重重考试的遴选,代表了社会的佼佼者;而大学的传统优势,是毕竟拥有按理说代表了社会良知的专家学者,他们本是青年的守护者或带路人。因而大学生的“沦陷”,其实也折射出大学教育本身的问题。

首先是大学教育目的的过于功利和务实,未将人格的塑造、真理的追求放在首位;其次是教授群体人格感召力的削弱。“中国无大师”已成世纪之问,而当大学里的专家教授们只是关注着自身的科研,甚至是跑“部”“钱”进时,他们无法带给学生正面的示范效应。而一直被诟病的大学行政化,又进一步削弱了教授学者的影响力,因为大学生所直接接触的,不再是学术的滋养。大学社团对搞交际拉关系的热衷,在某种程度上,正是不正常的官僚化机制向下的传导所致。这些“聪明的”年轻人正在实践的,也正是官僚化之路的最初模拟和磨砺。

这种状况,的确是特别值得忧心的。大家深感目前社会沉疴之积重难返,至少需要几代人持续不懈的努力。大学生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们的未来,如果他们现在就如此“世故”,那么,社会的清明之路便依旧漫漫修远。我们的教育,对此应该警醒。

济宁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