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兽 时评作者
有媒体采访大型婚恋网站后发现,如今的“门当户对”已不再是财富、地位相当的概念,而是在传统“门户”的观念上叠加了越来越多的条件,比如消费观、成长环境、兴趣爱好、教育层次等各个方面趋向一致。当人们认为“门当户对”早就过时了的时候,现实当中它不但没有过时,反而变得越来越难以捉摸。其中一个例子,北京市东城区一男孩求偶过程中向媒人提出,“希望找东城区或西城区的女孩,要是海淀和朝阳的也勉强可以考虑,石景山的就算了吧”。即便对方“长得像高圆圆”,男孩 还 是 没 松 口 、不见面。(《Vista看天下》)
媒人猜测,这么在乎地域,男孩可能觉得居住环境能影响一个人的品质和生活习惯,希望找到一个生活习惯和家庭背景类似的另一半,颇有点儿“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影子。清末知识分子受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影响,也曾流行过一段“其土舒缓,其气宽舒,其民秉性安徐;其水养波,其气燥劲,其民秉性轻扬”的理论。但石景山跟东城直线距离不过十多公里,这不还没出五环嘛,秉性有可能差别那么大?
当然,男孩这么想,可能也有基于现实的理由。比如太远了,谈恋爱不方便。北京那么大,你想啊,北大西门的保安和北门的扫地阿姨相好,那都叫异地恋,东城到石景山,岂不等于异地恋中的异地恋?
咱们广州,也有“东山少爷西关小姐”的说法,啥意思,非富即贵嘛。但是现代社会,阶层流动赋予个人更多的选择与生活可能,求偶、婚姻本来就意味着打破阶层的枷锁。出身石景山的人,通过自己努力,未 来 还 是 可 能 在 朝 阳 区C B D谋得一席之地的。
所以,“门当户对”假如图的是精神气质上的感应相通,我看也没什么。找对象找个情投意合,想法习惯气质都接近的,本来也是人之常情。林妹妹不喜欢焦大,还不仅是阶级出身的差别,更多是秉性、爱好、趣味不同。两人都没共同话题,怎么生活在一起啊?但另一方面,“门当户对”万万不可理解为“门户之见”。门户之见明显带有功利性,也就是说,把婚姻完满简化为各种先天条件,后天努力反倒退居其次。尤其过去,计划体制包办个人生活方方面面,假如你习惯了沿着家人、社会 给 你 安 排 好 的 轨 道 行进,落入生活本身存在巨大的惯性之中,那么也很容易形成自身事业、情感选择上的惰性。计划体制在老一辈人身上打下的烙印,年轻人过继过来,恐怕有点不幸。
而所谓求偶中的“门户之见”,有时源于各种刻板印象。比如,从海外留学归来,找对象也要找个有留学经历的,把西方教育背景等同于西化理念和生活方式,然后再假设彼此必有共同话题,这也太不靠谱。我在英国学习,有些中国学生只混中国人圈子,几年读下来英语未见长进,反而学会了粤语的大有人在。混圈、扎堆,说白了就是压缩自己的人生经验,也容易错过天赐良缘。其实无论是爱情还是生活本身,都有着无比丰富的面向。
王小波对李银河说,爱你就像爱生命,到你这儿,就成了爱你就像爱西城区。爱人怎么能简化成西城或者朝阳。门当户对没问题,门户之见不必有。找到合适的人,不是靠父母和社会给你的成见,既要自己亲身体会和接触,也靠克服自身各种成见的努力,关键是活出自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