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济 时评作者
在科技领域报道中,更应坚持科学精神,对“度”的把握尤其重要。大多数科学家在陈述自己的科学研究成果时,往往会反复强调,研究的成果都只是一种“可能”,是探寻真理过程中的一个节点,科学研究本身也在不断对成果进行修正。
据媒体报道,日前,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基因学家盖坦布尔焦因无法重复河北科技大学韩春雨发明的新的基因编辑手段,呼吁《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介入,要求韩春雨提供原始数据。
科学有科学的规律,科学需要科学的判断。然而在还没有一个科学家敢断言能辨别一切“真”“伪”的情况下,“造假”的猜测就铺天盖地了。就像论文发布之初,还没有等到科学评价,就被捧为“诺贝尔奖级”的“学神”一样,而现在,在还没有证据的情况下,韩春雨又被“打”成了“鬼”。
事实上,就从事科学研究而言,研究论文被学术杂志接收发表,只意味着对审稿人而言,这篇论文描述的实验过程是脉络清晰的,结论是符合逻辑的。但研究成果是否具有现实意义,还要等待实践和其他科学研究的验证。回顾历史,科学史上沉沉浮浮,当时轰动、之后湮没甚至被证“伪”的成果,并不是个案。
因此,在科技领域报道中,更应坚持科学精神,对“度”的把握尤其重要,不能把话说得太满。大多数科学家在陈述自己的科学研究成果时,往往会反复强调,研究的成果都只是一种“可能”,是探寻真理过程中的一个节点,科学研究本身也在不断对成果进行修正。
由于科学家自身的研究条件和知识背景不同,对于一些发表的科研成果存在不理解、不认可和不接受,在科技领域也是常事。不能急于定性,随便给科学家“扣帽子”。就韩春雨的研究成果来说,也有科学家表示“可以重复”,那么其他科学家的不能重复,究竟是实验系统建设的问题,还是韩春雨实验本身的设计有疏忽,都要等他公布原始实验数据后,做进一步验证。
至于怀疑韩春雨数据“造假”的假设,则更不应当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便妄加学术道德层面的恶意推测。有关方面可以成立专门的调查组,做出科学严谨的调查。在最后调查结论作出之前,舆论不应当武断地充当道德评判的角色,匆忙定性下结论。相反,应该客观报道事实,给真相以时间,理性地推动科学疑问的解决。
济宁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