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祖辈辈居住在离南京长江岸边不到50米的南京六合区长芦街道通江集村杨庄组的72岁村民林守金,这两天正忙着搬家。扬子晚报记者昨天获悉,和他一起居住在长江岸边的一帮村民们也在18日前全部搬迁。至此,居住在南京长江岸边最后一个江边村145户村民全部搬迁结束。 通讯员 叶方龙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范晓林
每年江水一涨,就开始担惊受怕
扬子晚报记者昨天上午来到搬迁现场南京六合区长芦街道通江集村,站在十米高的江堤上往堤外俯视,位于江堤内芦苇丛中的小村庄还有一些房子尚未拆完。宽广的江面上,停靠着许多货船。尽管江堤下面大多数村民已经搬迁走了,但仍有已经搬迁出去的少数村民乘着天不下雨赶回来,在老宅里寻找舍不得扔掉的老物件。
在现场,扬子晚报记者遇到72岁村民林守金,老人告诉记者,他家祖祖辈辈居住长江岸边,少说也有200年了,每年一到夏天,除了蚊虫叮咬,芦苇丛中毒蛇骚扰,污水臭味难闻,最担心的是这里靠长江仅有几十米,长江水一涨,他们就开始担心受怕,夜晚都不敢睡觉。想不到,困扰他们多年的顾虑今年春节前,政府帮助他们彻底解决了。昨天老人专门返回家中,将门头的门牌拆下来带回家收藏,老人告诉记者,留下这个门牌,让自己有个念想,也让子女今后有个回忆。
多方筹集资金,赶在年前完成了搬迁
村民告诉记者,因为住在江边,几代人饱受水患之苦。打从小时候记事起,家里人就挤在江边狭小的窝棚内,门前不远处就是滔滔长江水,加上两米多高的芦苇,家里常有蛇、鼠串门。到了夏天更遭罪,屋子里面蚊虫飞舞、闷热难熬。冬天江面北风呼啸,寒冷刺骨。最让人害怕的就是每年汛期,说不准什么时候江水就突然涨了,白天还好一点,夜晚就惨了,家里经常深更半夜进水,床上漫水,家具粮食全泡汤。每到夜晚江水一涨,全家人就会被父母喊醒,衣服都来不及穿,跟着大人往江堤上跑,有几户村民居住在芦苇荡里面,没有通信工具,好心邻居还拼命敲脸盆呼喊,提醒芦苇荡里面的村民赶快逃生。
扬子晚报记者来到南京六合区长芦街道拆迁办公室,一名负责人说,在他们街道,居住着离南京长江岸边最近一个村,也是最后一个“江边村”,共有3个村民小组,居住着145户村民,每年夏天一到防洪季节,他们为了保护145户村民的生命安全,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前几年,由于街道财政及安置房土地的报批等多方面的因素,想搬迁一直力不从心,春节前,经南京市区、化工园和当地街道多方筹措资金,终于实施了搬迁计划,目前,这145户已经全部搬迁结束。2年后,这145户江边村村民就可以搬进城区小区居住了。
济宁社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