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狮子刘看乡村游:补短板贵在稳准早

2016-09-24 04:20:01 来源:济宁新闻网

编者按:思路决定出路,思路就是出路。为深入宣传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大决策部署,积极展示山东省精准发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实践新成果,9月19日-24日,“供给侧 山东策——第十二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大型采访活动举行,来自全国50多家网络媒体的百余名记者、评论员,以及理论专家、知名博主和网络大V,奔赴济南、青岛、烟台、潍坊、淄博、德州、威海、滨州、东营等地,深入供给侧改革一线采访调研,充分发挥正面宣传、典型宣传的带动引领作用。大众网即日起在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山东手机报、官方微博、微信全媒体全平台推出“供给侧 山东策——第十二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系列评论“侧论”。

“供给侧 山东策——第十二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系列评论——侧论(36)

大众网评论员 丁厚勤

9月27日,第二届中国古村镇大会将在滨州市开发区的狮子刘村举办。届时,来自全国的古村镇旅游运作大佬们将齐聚在这里,共同交流乡村游发展经验。这次大会是狮子刘村乡村游成绩的展示,更寄托着村民共享旅游业发展成果的希望。

位于黄河岸边的狮子刘村,是中国乡村游开发的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可以看到弥补农村创收短板的关键词:稳、准、早。

方向要准。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当下,每个村干部都考察或了解过很多成功的典型,改善农民收入从哪个方面收入?创办加工企业?发展特色种植(养殖)?打造乡村休闲游?特色产业的选择是关键的第一步。狮子刘村乡村游之所以能成功,主要是以合适的资源选择了合适的定位:该村有着640年的历史,曾有朝廷御赐石狮子的辉煌;村庄临南海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连秦皇河公园4A级景区,具有区位优势;此外,该村规划整齐,保留着原始的生活气息,便于进一步规划发展。

既要量力而行,又要“靠山吃山”。与南方的乌镇、西塘、周庄不同,多数乡村并不具备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但是狮子刘村将各种身边的资源发挥到了极致:土炕、石磨、纺车,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滚铁环、磨豆浆,散发着乡土的气息。围绕主攻方向,充分调动特色资源,使乡村游更有乡村味。

思路要稳。富裕的乡村都是相似的,贫困的乡村各有各的短板。补齐收入短板,关键是思路要稳。一个经济强村的崛起,需要长期稳定的培训,不可能朝发夕至。寿光的三元朱村是一个生动的例子,该村靠大棚蔬菜发家,并围绕这一主打 产业持续发力,成为远近闻名的特色村。相反,也有不少村镇进行了各种尝试,却最终半途而废,关键的是不可能克服发展中的问题,或未能完成系统的工程。狮子刘村之所以能入选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成为平原地区乡村游的奇迹,离不开始稳定的发展思路。农民经济基础薄弱,经不起失败的尝试,一旦产业选择半途而废,将严重打击群众积极性。

文化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但是有着投入大、周期长的特点。以乡村游为例,全国有不少村镇闻风而上,今天挖一个湖,明天种一片薰衣草,因为没有系统的规划和行动,最终门前冷落无人问津。狮子刘村依据历史文化规划,建设稳步推进,成功还原出历史的韵味。否则,蓝图只是蓝图,半拉子工程只能劳民伤财。

行动要早。当很多人都知道螃蟹的美味,再去卖螃蟹就失去了大赚一把的先机。不可否认,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村镇很多,它们都具备发展乡村游的先天条件。但是市场总是欢迎先闯入者,当越来越多的品牌打响,效仿者不仅难以出头,还可能要面临一诞生就死掉的风险。

市场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当供需接近平衡,就要将一部分供给推开。长期观望而后行动,往往成为过剩的产能被直接淘汰。明确方向及时行动,抢占“天时”才能发挥最大效益。

其实,狮子刘村与台儿庄古城相似,都是依据历史文化规划建设,但是具备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很多,它们能够“无中生有”,再造出一个承载历史文化的新村镇,关键是做到了准、稳、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工业经济发展的抓手,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狮子刘村的成功模式表明,补齐创收短板,建设美丽乡村,大有可为。

济宁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