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脱贫致富的“幸福引擎”

2016-09-06 19:15:27 来源:济宁新闻网

□本报记者邓敏敏邢丽涛

8月18日,国家旅游局和国务院扶贫办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共同召开第二届全国乡村旅游与旅游扶贫工作推进大会,离去年在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琅斯状元村召开的首届全国乡村旅游提升与旅游扶贫工作推进会议正好过去了1年。

会议之所以选在张北草原召开,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明确表示,这很有现场推进会的意义。他指出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张家口市扶贫任务重,13个县有12个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迎接好冬奥会、加快脱贫攻坚成为张家口市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河北省和张家口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工作开展得好、典型性强,乡村旅游正成为张家口市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幸福引擎”;特别是张家口市实施的“六个结合”“六个共赢”,为全国提供了可推广、可复制的重要经验;2022年张家口市将与北京共同承办第24届冬奥会,目前正在全力以赴筹备这次盛会;旅游可以很好地与冬奥会相结合,通过旅游和奥运,使张家口市迅速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旅游热点,这次会议也是旅游助推奥运的有力行动。

大会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到移师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的1年间,我国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工作到底取得了哪些进展,有什么突破,下一步又将如何推进?

脱贫主战场成绩可喜

走进张北县油篓沟镇喜顺沟村,一排二层小楼整齐有序,有的农家院内还安置了蒙古包。在和旺农家院,赵翠云一家人正在准备游客的午餐,她说,村里几年前开始发展旅游,“自己的农家院虽然规模不大,但是一年也能有六七万收入,比种地强太多了。”

在喜顺沟村,像赵翠云这样涉足农家院的有73户,还有21户从事手工制品制作。2015年,全村通过旅游及相关产业增收300余万元,直接带动了27名村民稳定脱贫。村广场游客中心附近的一面墙上挂满了当地村民的笑脸照片,村里人告诉记者:“这些年,村里越来越富,日子越过越好,我们想把表达自己心情的笑脸展示给大家。现在,基本上村里人都‘上墙’了,其中还有好多能人。”村里的几个小朋友开心地指着墙上的照片,主动告诉记者:“这是我爷爷,我奶奶在那儿!”

张北县中都原始草原度假村的郝家营乡五福堂村,则走上了“景区依托型旅游服务”之路,围绕“吃、住、娱”做文章,农村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张家口市市长马宇骏介绍,目前,全市经营乡村旅游的农户达到4134户,带动从业农民超过6万人,其中超过三分之一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和贫困人口,每年人均增收1.5万元左右。

“我们以创新体制机制为突破,走出了一条‘旅游扶贫’的新路子。”四川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郝康理介绍,巴中平昌县驷马水乡引导106户贫困户以闲置房屋、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入股方式组建乡村旅游合作社,发展乡村旅游。2015年合作社实现收入8500余万元,带动贫困户就业350多人,人均增收3860元,“2015年四川省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为6646余万农民带来人均786.2元的收入;参与旅游的贫困户比上年同期增收1424.9元,旅游产业已成为四川省扶贫攻坚的重要抓手。”

地处秦巴山区深处的重庆市城口县东安镇兴田村的旅游扶贫工作,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上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肯定。兴田村是一个典型的高寒地区贫困村,人均耕地不足0.6亩,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不到2000元。实施“乡村旅游+高山生态搬迁”后,截至2015年底,兴田村70%的外出务工青年回乡创业,占65%的农户从事乡村旅游接待,人均纯收入突破11000元,其中60多户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成为全市农民增收致富的典型。

据测算,2015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20亿人次,带动超过7000万农民受益。李金早表示,“乡村旅游已成为我国农民就业增收、农村经济发展、贫困人口脱贫的主战场和中坚力量。”

根据国家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观测中心对全国25个省市区11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的观测数据显示:2015年贫困村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占贫困村从业总人数的35.1%,乡村旅游带来的农民人均收入占当地农民人均年收入的39.4%,贫困村通过乡村旅游脱贫人数264万人,占贫困村脱贫总人数的30.5%,占全国脱贫总人数的18.3%。

致富新模式值得肯定

随着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工作的不断推进,全国各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断探索,找到了各种脱贫致富的新路径。此次大会向第二批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代表、全国旅游规划扶贫示范成果编制单位代表、全国“景区带村”和“能人带户”旅游扶贫示范项目代表颁发奖牌证书。

李金早说:“这次公布的首批280个旅游扶贫项目,共带动5244家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参与乡村旅游实现脱贫。这说明,旅游扶贫示范项目这条路子走得通,而且走得还很好,企业主体积极性高、贫困户愿意参与、政府部门积极支持。所以,我们要深入了解这些新情况、新模式,坚定信心,把旅游扶贫示范项目这条路子走下去。”通过1年的总结,景区带村、能人带户、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有效模式值得肯定。

“景区带村”模式是以景区景点为依托,贫困村开发乡村旅游,贫困户开办农家乐,或从事旅游经营服务、旅游商品产销,形成“景区+贫困村+农户”的扶贫模式。内蒙古赤峰市、广西梧州市、重庆武隆县、陕西安康市、甘肃平凉市、宁夏固原市等地培育了一批景区带村的示范项目。

“能人带户”模式是引导和扶持一批能力强、素质高的贫困户,从事旅游经营服务,率先脱贫致富,实现先富带后富;或邀请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创业,投资开发乡村旅游,带动周边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扶贫模式。北京、天津、江苏、广东等地推出了一批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山东省中郝峪村支书赵胜建大学毕业回到村里创业,2003年村“两委”自筹资金1万余元,集中支持5户村民发展农家乐经济。2011年又带领村里年轻人成立旅游开发公司,负责全村旅游项目开发和运营。12年间,这个小山村人均收入从2003年的2000元,增长到2015年的34000元,村民人均收入增长了17倍。这个今年才32岁的小伙子最骄傲的就是全村85%村民从事乡村旅游,“足不出村”就富起来了。

“公司+农户”模式则是采取政府扶持、企业经营、农户参与的方式,带动贫困户通过旅游实现脱贫。贵州省西江千户苗寨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经营西江千户苗寨景区,优先吸纳失地农民、经济困难户和就业困难户就业,每年还从景区门票收入中提取18%作为民族文化保护基金。截至目前,公司共向村民发放民族文化保护经费约6500万元,特别是2015年共发放民族文化保护经费2200万元,有些农户收到了2万元。目前,西江人均纯收入已从2008年的1800元增加到2015年的9960元,直接来自乡村旅游业收入占全部收入的70%。

“合作社+农户”模式是由村集体或村民成立专业合作社,形成“合作社+农户”的扶贫模式,鼓励贫困户用土地、林地流转或生产要素入股,自愿联合,共同管理,互助发展,共同富裕。2011年,西藏自治区林芝市返乡创业的藏族女青年娟安回到色定村,联合24户村民创立了阿吉林乡村旅游合作社。2014年广东援藏部门出资300万元帮助合作社建客房,合作社还开设了手工艺品销售门市店,年销售额达30多万元。目前,该合作社初步建成了独具工布特色的休闲度假区,年营业额400余万元,并通过向村民收购藏鸡等土特产品、招募村民、按股分红三种途径带动农牧民年户均增加收入8000元左右。

李金早表示,“旅游扶贫的模式还有很多。各地不管采用哪种模式,目的都一致,效果很明显,全国数百万贫困人口已在发展乡村旅游中受益。”

旅游业在消除贫困方面具有独

特优势,这已经成为社会共识,近年来通过发展旅游业实现脱贫致富的例子不胜枚举。

大会上,李金早多次强调,旅游扶贫是乡村旅游工作重中之重,这一点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他提出,要注重精准对象、做实项目,明确利益分配机制、创新扶贫模式,让旅游扶贫真正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把扶贫与扶志、旅游扶贫与全域旅游、旅游扶贫与其他扶贫充分结合,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发展环境,让贫困群众真正参与,不断增强幸福感和自尊自强的意识。与此同时,他还特别指出,旅游扶贫不是乡村旅游的全部,“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实事求是,在抓好旅游扶贫的同时,全面推进乡村旅游发展。

关于下一步的工作,李金早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好旅游扶贫工程,就得千方百计抓好2.26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747万贫困农民的旅游脱贫目标,要抓好精准对象、示范项目、扶贫投入、技能培训、责任落实、典型宣传;要组织动员全国1万家旅游企业、宾馆饭店、景区景点、旅游规划设计单位、旅游院校等单位,对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进行帮扶脱贫;要继续办好在北戴河举办的“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村官培训班”。他强调,抓好乡村旅游的重点工作,需要强化规划引领作用,进一步丰富乡村旅游产品,扎实开展乡村旅游环境整治,实施乡村旅游后备厢示范工程,大力推广乡村旅游合作社组织,树立乡村旅游文明新风,坚持乡村旅游特色,发挥乡村旅游优势。

作为此次大会的东道主,河北省已经提出了下一步的旅游扶贫工作计划。该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魏存计说:“在强化资金支持方面,从2016年起,每年安排2亿元扶贫资金和2000万元旅游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贫困村旅游扶贫项目和基础服务设施建设。”

福建省在“十三五”旅游专题规划中明确提出,将实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工程,在总结52个旅游扶贫试点村公益规划经验基础上,继续旅游公益规划,组织动员全省有资质的旅游规划企业,开展旅游规划公益活动,对贫困村发展旅游产业和开展旅游扶贫合作给予规划指导和项目设计。

山东省则计划下半年组织400个贫困村乡村旅游带头人到省内外实地观摩培训,同时落实“四个一百”示范性培训计划,分别培训100名乡村旅游企业(经营户)负责人、100名乡村旅游妇女厨艺师、100名手工艺技师和100名电商创业的妇代会主任,培养旅游扶贫种子人才,实现旅游扶贫传帮带。

贵州省提出了旅游扶贫工程目标,争取到2020年,实现旅游业吸纳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50万人以上,带动全省100万人以上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减贫(占全省农村贫困人口的20%以上)。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确保全国所有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这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李金早表示,“发展乡村旅游,推进旅游扶贫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是每一位旅游工作者应有的责任担当,让我们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努力开创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工作的新局面,为加快旅游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济宁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