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那曲8月26日电 题:拯救困在高原的“格萨尔王”
中新社记者 傅艺明
在海拔4700米高的西藏那曲,71位说唱艺人正在延续着“格萨尔王”的传奇。
格萨尔王是藏族民众心目中的英雄,一生戎马、南征北战,统一了大小150多个部落。描写他征战生涯的说唱艺术作品《格萨尔王传》被称为“东方的荷马史诗”。
现存的《格萨尔王传》共有120多部,1000多万诗行。在那曲民间,可以演唱《格萨尔王传》的百姓虽然不少,但只有71人的唱腔唱法与所掌握的内容获得官方的认可。据悉,被认证的“格萨尔王”说唱艺人,每人会唱的内容都在20小时以上。
为保护格萨尔文化,从2013年开始,那曲文化馆将71位格萨尔说唱艺人聚集起来,成立了一支专业的“格萨尔队伍”,对每一位说唱艺人进行资料的登记,建立一整套完整档案。
不过,在那曲地区文化局党组书记李红伟看来,这一切尚不足够。
今年47岁的多吉让巴13岁时便会演唱《格萨尔王传》,如今他也是71名被认证的传承人之一。一年除了农忙的时候,多吉让巴每天都来文化馆“上班”,有时会参与文化馆组织的演出。
多吉让巴有6个孩子,其中4个还在上学,但他在文化馆一年的收入只有1万元人民币左右,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多吉让巴坦陈如今生活还比较困难。相比之下,在以虫草而著称的那曲,一个家庭一年采集虫草的收入有时可以高达百万元。
“他们收入确实不高,但他们是真热爱格萨尔艺术,也认同我们的保护工作,所以想留在这里。”李红伟对中新社记者说。
他反复表示,《格萨尔王传》的传承,如今只是“事业”,而不是“产业”,这是艺人收入尚低的一个原因。“我们也想过发展‘产业’,但是一方面《格萨尔王传》是一部藏语史诗,翻译很困难,其他地方的人听不懂;另外,那曲海拔高,气候太差,来这里旅游的人太少,我们曾想过请一些人来这里欣赏,但是请来的人还是太少。”
如果“格萨尔王”不能走出高原让更多人接受,那么这项艺术被遗忘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升。如今,李红伟已寻求到了和自治区图书馆合作的机会,把说唱艺人的表演进行录像、录音,制作出《格萨尔王传》的光盘,同时将说唱的内容形成于文字,再翻译成汉字。
同时,那曲地区也在努力争取将被认证的格萨尔说唱艺人推荐为自治区级与国家级艺人,这样可以使说唱艺人获得一笔特殊补贴,补充家用。
中国对格萨尔艺术的保护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彼时,中国就已开始了对《格萨尔王传》的大规模搜集整理工作,这项工作同时被列为国庆十周年的献礼工程之一。从1983年开始,史诗的搜集、整理和研究连续三次被列为国家重点科研项目。
如今,对《格萨尔王传》的保护已经成为了藏学研究的一项重点。2009年,《格萨尔王传》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那曲同时被授予《岭·格萨尔》艺人之家的称号。
“格萨尔文化不仅仅是那曲文化的一部分,也不单单是西藏文化的一部分,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中的一颗灿烂明珠,是藏民族长远的史诗。所以说,我们未来还会把保护和传承传统的格萨尔文化继续下去。”李红伟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