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闭幕的第三届中医科学大会上,四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十位两院院士云集广东惠州罗浮山,介绍有关中医药研究的最新进展:新时期中医药将迎来新的“精准革命”;在传染病、代谢性疾病、癌症、精神心理疾病等领域,中医药可发挥独特的作用;中医药提取的特别成分、中医复方、特色的中医诊疗方法,可能是中医药原创科技在世界上取得重大影响的下一个“青蒿素”。
科技成就举世瞩目
中医药迎最好时期
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科研组受1600多年前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绞汁服截疟记载的启发,历经曲折,从传统中药青蒿中发掘出了新结构类型抗疟活性化合物——青蒿素。青蒿素和它的衍生物解决了全球棘手的抗氯喹疟疾的治疗问题。
屠呦呦团队成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研究员廖福龙认为,青蒿素的发现启示我们,中医药的原创思路与现代科技结合可以产生原创性成果,这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途径之一。
在医药专家看来,对中医药研究的持续发力与雄厚积淀,已经为“下一个”乃至“下一批”类似青蒿素这样的中医药宝贵成果“井喷式出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介绍,我国已经建成了一批高水平的中药研究平台,突破了系列关键技术。如中药药效物质研究技术平台、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平台、中药安全性研究平台、组分中药研究平台、中药(网络)药理学研究平台、中药临床评价平台等均取得了标志性研究成果,成为阐释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揭示中医药科学内涵、制定标准规范的技术保障。
中药新药研究迎来井喷。过去20年间,中国学者每年发表的中医药相关科学引文索引SCI论文数量增长了数十倍,达到了3000多篇。近年来在《重大新药创制》国家重大专项支持下取得的一批重要进展,例如,源自淫羊藿活性成分的抗癌药物、源自仙茅活性成分的抗抑郁药物、源自海洋植物新型寡糖的抗AD症药物等,突出展现了中药新药研究的巨大潜力,也显示出多学科交叉研究的重要作用。
中药产业发展迅速。张伯礼介绍,年销售额过亿元的中药大品种突破500个。一批中成药启动国际注册研究,有5个中成药完成了美国FDA二期临床研究,2个中成药完成了欧盟注册。2015年中药工业总支出达到7867亿元,约占医药工业总产值的1/3,较20年前增长了30余倍。中药大健康产业达到1.5万亿元规模。
《本草纲目》藏真经
专家指路中医未来
中国生药学泰斗赵燏黄曾预言,“一部《本草纲目》中所记载的药物,不知含有多少没有发现的化学成分,随着今后科学的进步,可以预见,一部《本草纲目》将会成为世界药学者的实验场。”
此次与会的多位院士、诺奖获得者谈到中医药未来的发展方向。他们认为,中医药迎来新的“精准”革命。诺贝尔奖获得者、以色列理工学院医学院癌症与血管生物学研究中心阿龙·切哈诺沃说:“疾病治疗方面‘一刀切’的时代正在结束,患者的治疗方案应该根据患者的分子谱/突变信息量身定制。”
中医药学整体观念、以人为本、辨证论治等基本理念及诊疗模式和“精准医学”理念在许多方面高度契合,“同病异治、因人而异等个性化治疗追求,非常鲜明地表现了精准治疗的要求”。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说,中医药学比较强调整体证候,而在客观证据和精细化、量化上有所欠缺,要在弘扬自身精准医学研究的特色和优势的前提下,努力探索在当代条件下传承和发展中医药精准医学和个性化治疗的思路、技术和方法,不断丰富中医药精准治疗的实践模式。
另外,在传染病、代谢性疾病、癌症、精神心理疾病等领域,攻克疾病大门的钥匙可从中医药宝库中发掘。
中药提取物治疗代谢性疾病是时下表现突出的热点。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会长宁光介绍,小檗碱是中药黄连的主要成分,俗称黄连素。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肠炎引起的腹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小檗碱可以用于治疗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
在癌症治疗方面,中医药宝库正提供新的思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二级研究员、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肿瘤分子机理与靶向疗法研究组组长周光飚发现,雷公藤红素可对抗肺癌,清热解毒中药成分冬凌草甲素、雷公藤甲素、细锥香茶菜乙素等可以发挥抗白血病作用。
除此之外,用现代科技手段,攻克解决制约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有效成分明确、作用机理清晰、药效稳定”难题也是一个方向。
张伯礼、陈凯先等院士谈到,目前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最大的考验在于做到有效成分明确、作用机理清晰、中药材质量稳定。要把当代最新科学技术、手段、方法、设备融入中药研究、生产、应用中,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
下一个“青蒿素”崛起
中医复方等望成新星
中医药是我国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领域,大力开展中医药科技创新研究,可能产生原创性、引领型、有重要国际影响的重大科技成果。廖福龙、陈凯先等业内专家认为,青蒿素抗疟药、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等重大成果已经证实中医药科技创新的前景。
谁会是下一个“青蒿素”?受访的院士、专家认为,其结果往往和青蒿素本身一样出乎意料。尽管如此,下一个“青蒿素”最有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产生:第一个可能,是中药里面所蕴含的有效成分在传染病防控或非传染性慢性病中发挥重大作用。在传染病领域,例如在埃博拉疫情防控中,德国科学家从汉方中找到的成果,展示了一个应用前景。在慢性病的治疗上,包括备受关注的黄连素,过去它是一个治疗肠炎的药物,但是现在发现它对调节糖脂代谢具有重要意义,价格也具有优势。
第二个可能是中药复方。中药的复方组成非常奥妙,药效互补或者增强,作用在不同的靶点和通路上,实现综合作用。而现在很多疾病都是复杂疾病,都不是单一靶点解决的。多位受访者提到,复方中药的多成分多途径作用治疗多因素复杂疾病的综合疗效值得期待。中医药对世界的下一个贡献有可能是中药复方。
第三个可能是中医特别的诊疗方法。比如,针刺麻醉。针刺麻醉可以做到开颅病人脑部打开了但是人还清醒,和针灸结合,麻药减少用量70%,脏器损伤降低。这在脑部、心脏的手术方面积累了很多成功例子。
“走出去”仍待加强
三方面短板需补齐
科技日新月异,中医药传承发展的环境已经发生巨大改变。新时期将中医药继承发扬光大,院士、业内专家建议从三个方面补齐短板:源头上中药材种植确保药材质量稳定、“走出去”需要熟悉全球规则讲好世界语言、后续发力需要培养中医药人才。
首先,保持药材质量可控、稳定,中药材“种植革命”势在必行。
目前,中药资源保障力度不足,被众多专家学者视为当前我国中医药振兴发展、支撑中医药新药研发以及后续产业化进程的首要障碍,而消除这一障碍必须完成一轮“从野生到种植的革命”。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说,“地道药材去哪里找?用不稳定的药材做药效稳定的药物,是质量控制的突出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说,山参、三七等中药材已经实现了从野生向种植的转变,当前我国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整体相对落后,重产量、轻质量,同时滥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现象较为普遍,显示这项工作也必将是一个较为艰巨的系统性工程,需要一步一步解决。中药材“种植革命”首先面临的是技术环节的巨大挑战,包括种子种苗培育、以临床功效为标准的质量控制、土壤保护等。
当然,“种植革命”也需要对当前我国散户为主的产业格局进行重大调整。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药用植物教研室主任潘超美说,自己曾在一个中药种植基地看到千亩广藿香长势喜人,正兴奋时,却看到农民打起了农药和除草剂,“这是不允许的,这样的中药谁敢吃?”还有不少专家反映认为,由于以散户为主体,生产技术重产量轻质量,“3年栽培的中药材6个月就收”的现象比较常见,这些都要求此轮“种植革命”必须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通过药企和科研机构牵头将农户组织起来,通过加大政府组织力度避免种植无序化、失控化。
其次,中医药“走出去”要掌握世界语言。经过近20年的努力,天士力复方丹参滴丸已经顺利完成了美国FDA三期临床试验,进入数据统计和新药申报准备阶段。一旦注册成功,将成为全球首例通过美国FDA注册的复方中药产品。天士力副总裁孙鹤介绍,事实上,“有效成分清楚,作用机理明确”从来就不是也不应该是药物研发的关注点,中医药走出国门不要花费太多力气在弄清楚“有效成分”和“作用机理”上。只要临床研究证明产品安全有效,就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在进行海外开发时要考虑到研究方案、流程、内涵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适用性和可行性,另外要充分地利用海外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新药申报方面的各类法规与经济优惠政策。通过上述各个方面综合考量选择最佳研发和申报路径。
最后,中医药现代化关键落在人才培养上。“中西医结合”避免全盘西化也需避免固步自封。在相关专家看来,中医药现代化特别是影响中医药新药研发的第三个关键性“症结”在于“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所长暨重点实验室主任陈香美说,无论是中医药的振兴与发展还是中西医结合水平的提高,“没有热爱中医药、理解中医药同时又熟悉现代科技与西方医学理论的人才,是无法实现的”,这就需要国家卫生主管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共同加强对中西医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体系的改进。
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好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传承与创新的平衡的问题。当前,社会上有主张认为,在中医药培养上应该是“师承教育出大医”。对此,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院长徐建光认为,在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当中,“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方向就是要引领学术发展方向,以学校为主体构建院校教育、传承教育等结合的多途径培养教育体系。”
实际上,直到目前为止,中西医结合的教育如何推进仍然没有形成共识,特别是学生所学中医、西医课时比例如何分配,一直是困扰着整个中医药教育界的难题。对此,徐建光建议,新时期的中医药教育应当建立适应新活动的学科组织体系,通过打造交叉学科学院、人文科学研究院等开放式平台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成长体系和引智、引资体系。记者 肖思思 王攀 王奇
济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