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发力大健康产业 保险系异军突起

2016-09-10 04:34:59 来源:济宁新闻网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日前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将大健康产业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梳理近期发布的上市公司中报,转型或加码大健康产业,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尤其是保险系的异军突出,意味着“保险+健康”很可能成为未来的主流模式。

今年8月底,天山纺织公布中报,出现亏损逾2000万元,同比下滑近500%。不过,今年以来天山纺织的股价仍然上涨了近20%,原因就是天山纺织拟注入北京嘉林药业的重大资产重组获得证监会批准,公司将更名为“德展大健康股份有限公司”。

其实,在天山纺织之前,上市公司转型或加码大健康的现象不胜枚举。如啤酒花被湖北同济堂医药借壳;莲花味精更名为莲花健康;卫宁软件更名为卫宁健康。此外,从事水产品养殖的好当家,从事皮革产业的海宁皮城,也纷纷宣布大手笔投资大健康产业。

在进军大健康产业的上市公司中,保险系是一个非常突出的群体。拥有7家保险公司的复星国际,今年7月份宣布通过复星医药,以不超过12.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印度格兰德制药,刷新中国制药企业的海外并购纪录。

“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医药市场。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老龄化加重,大健康产业还有很大增长空间。”复星国际CEO梁信军告诉记者。除了收购拥有低成本制造优势的印度药厂,复星控股的5家国内医院合计拥有床位逾3000张,在建床位数约6000张,未来目标是成为国内最大的医疗公司之一。

看好大健康的,不止复星一家。中国平安旗下的移动医疗应用“平安好医生”,今年上半年完成5亿美元的A轮融资。中国人寿不但投资了华大基因等健康公司,还与山东省淄博市方面签约共建三甲医院。

事实上,保险和养老健康产业,本身就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从投资的角度看,健康产业对保险资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配置方向。梁信军认为,相比基金、银行等机构,保险资金更适合跨周期的投资。“未来可以尝试把养老、医疗和健康金融结合起来,让保险、租赁持有医院的建筑、装备等重资产,从而产生非常长期的、稳定的现金流收益。”

其次,从国际经验看,商业健康保险是医疗保障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对健康保险也持鼓励态度,目前在31个试点城市个人购买符合规定的健康险产品,可按2400元/年的限额标准在个税前予以扣除。

对于居民来说,保险对健康的意义并不是支付这么简单。“很多高端医疗险是跟第三方机构的医疗网络相联系的,这些服务有钱不一定可以买到,或者没有那么顺畅买到。有了保险,上述服务就不用费心托人了。”友邦保险中国区首席业务执行官张晓宇表示。

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也谈到,买保险除了生病的时候有保障,更重要的是提供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比如给投保人咨询、可以包括到哪儿度假,该练什么太极拳,适合吃什么食品,用“保险+健康”的模式实现对投保人的健康管理,这是今后的发展趋势。记者 何欣荣

济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