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发布。这是新医改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一目标迈出的重要一步。
签约家庭医生,使寻常百姓享有个性化健康服务成为可能,针对个体的无病预防、慢病管控、疾病诊疗也会更加精准。从社会层面上看,百姓与家庭医生间更加亲密的关系,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健康关口前移,从治病向“治未病”转变,将大大降低社会总体医疗支出;形成分级诊疗,将减少患者就诊的盲目性和对大医院的“权威崇拜”,其意义不止于缓解大城市、大医院的看病难,更在于真正打通医疗资源向基层转移的“下沉”通道,实现当前有限医疗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最合理使用。同时,家庭医生的普及,也是科学健康知识的普及,将从供给和需求两侧同时挤压虚假医疗的生存空间,有效降低类似“魏则西事件”发生的概率。
从前期部分地区的试点来看,家庭医生的模式,得到了公众的正面评价和响应。各地对签约家庭医生的居民,都推出了一些“优惠”措施,比如,可以更方便地实现向大医院的对接转诊、获得专家号源、预留床位,增加医保支付比例等。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签约家庭医生的全面推开而至普及,这些“优惠”措施的效力必然会被稀释,吸引力也会相应下降。最终,完全建立在自愿原则上的家庭医生签约,还是要回到最基础的本位上来。
家庭医生的本位,离不开“信”“任”二字。
所谓“信”,是让签约百姓对家庭医生有信心,相信家庭医生能帮助他们解决健康问题。这个“解决”,当然不可能是从此百病不生或是随时药到病除,而是相信家庭医生能为自己制订最佳的健康保健和疾病诊疗方案,并确保方案能得到有效实施。
百姓的“信”,是与家庭医生的“任”——能够胜任、愿意承担——紧密联系的。这与家庭医生的个人能力、工作态度有关,更需要制度保障和监管。
家庭医生所承担的健康管理和慢病管控,是一项细致复杂却不容易“出彩”的工作,其特殊性在于,工作越出色,价值越隐性。这大大增加了对家庭医生绩效考核的难度。这既是对家庭医生职业操守的考验,也是对相关考评规则的制定者、执行者、监管者的考验,既要避免形式主义导致的事实放任,也要汲取单纯以少数指标量化为考核依据的教训。
至于由家庭医生构筑起的分级诊疗体系,对管理者来说,着眼点是“分级”,但对公众而言,最看重的却是自下而上各个层级之间能否便捷高效地对接,这样的制度运行,作为个体的家庭医生无法掌控,却是“家庭医生”计划的成败关键。因此,从制度设计上,管理者视角必须服从于公众视角,切不可一厢情愿。
只有这样,家庭医生才能有其“信”、担其“任”。
同样不能忽视的,是家庭医生的薪酬待遇的提高、成长空间的提升和职业成就感的培育。在此次发布的指导意见中也多有涉及,更需要在现实中尽快落到实处。
只有这样,家庭医生才能恒其“信”、乐其“任”。
济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