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国务院医改办、国家卫计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公众意味着什么?公众能享受到哪些福利?就公众关切,记者采访了国家卫计委相关负责人。
优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和慢性病患者等人群
在家门口不但能看病,还能享有家庭医生团队提供的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这可是居民翘首以盼的好事。
一般来说,家庭医生提供的医疗服务最好由“科科通”的全科医生来承担,但我国面临全科医生数量紧缺的现状。因此,《意见》强调,要优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人群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疾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
如何解决?《意见》明确,家庭医生是为群众提供签约服务的第一责任人。现阶段家庭医生可由以下人员承担:一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注册的全科医生(含助理全科医生和中医类别全科医生),二是具备能力的乡镇卫生院医师和乡村医生,三是符合条件的公立医院医师和中级以上职称的退休临床医师,特别是内科、妇科、儿科、中医医师。
“我们还鼓励符合条件的非政府办医疗卫生机构,包括个体诊所来提供签约服务,并享受同样的收付费政策。”这位负责人表示,未来随着全科医生人才队伍的发展,逐步形成以全科医生为核心的签约服务队伍。
签约居民享有就医、转诊、用药和医保等政策倾斜
一旦签约,公众能享受到哪些福利?对此,这位负责人介绍,可以享受到家庭医生团队提供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约定的健康管理服务。
具体来说,基本医疗服务涵盖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诊治和用药以及就医路径指导和转诊预约等;公共卫生服务涵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规定的其他公共卫生服务。此外,针对健康状况,家庭医生团队可以为居民制定不同类型的个性化签约服务内容,包括健康评估、康复指导、家庭病床、家庭护理、中医药“治未病”服务、远程健康监测等。
不但如此,在就医、转诊、用药、医保等方面,《意见》明确了对签约居民实行差异化的政策。这位负责人介绍,家庭医生团队将为签约居民提供全程服务、上门服务、错时服务、预约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服务。而对于一号难求的“专家号”,家庭医生团队拥有一定比例的号源,可以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来决定是否转诊至上级医院。“在报销医药费方面,我们会对签约居民实行差异化的医保支付政策。”这位负责人解释,例如符合规定的转诊住院患者可以连续计算起付线等,签约居民在基层就诊会得到更高比例的医保报销等。
享受如此多政策福利,签约居民需要缴费吗?这位负责人说,需要但数目并不多。《意见》明确,家庭医生团队根据签约服务人数按年收取签约服务费,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付费等方式共同分担,具体标准和分担比例由相关部门协商确定。
建立竞争机制提高服务质量
为提高签约服务质量,《意见》明确,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原则上应当采取团队服务形式,主要由家庭医生、社区护士、公共卫生医师(含助理公共卫生医师)等组成,并有二级以上医院医师(含中医类别医师)提供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
“今后将逐步实现每个团队都有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师或乡村医生。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吸收药师、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社(义)工等加入团队。”这位负责人介绍,家庭医生是为居民提供签约服务的第一责任人,同时负责团队成员的任务分配和管理。
和谁签约?居民及其家庭享有很大自主权。《意见》明确,居民可以自愿选择1个家庭医生团队签订服务协议,明确签约服务的内容、方式、期限和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及其他有关事项。“每次签约的服务周期原则上为一年,期满后居民可根据服务情况选择续约,或另选其他家庭医生团队签约。”这位负责人强调,建立有序竞争机制,诊疗水平和服务态度不好的家庭医生团队会面临着被淘汰的局面。
这位负责人表示,调动家庭医生团队的服务积极性还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激励措施。例如,在收入分配、编制、人员聘用、职称晋升、在职培训、评奖推优等方面重点向全科医生倾斜,加快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提升签约服务水平。他还强调,“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是促进家庭医生提供优质服务的关键”。
(本报北京6月6日电 本报记者 金振娅)
济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