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问问李志飞:机器智能无法成为或超越人类智能

2016-07-17 07:29:07 来源:济宁新闻网

李志飞发表演讲

李志飞发表演讲

7 月 16 日午间消息,在极客公园创新者峰会上,出门问问创始人李志飞发表演讲。他认为,机器智能无法成为或超越人类智能,因为人与物理世界的交互不能百分之百数字化,而且现有的网络和存储的带宽不够。

李志飞认为,随着未来的发展,真的有可能确实是这种人的智能,可能反而是会去被机器弥补。我们人本身可能真的就是,有很多机器的东西在我们身上,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过去很多机器都只是我们外延的工具,但是现在这些机械的东西可能会植入到我们的身体里面。可能未来不会有一个人是 100% 全生物的,可能就是半人半机器。

以下为李志飞演讲实录:

李志飞::大家都知道人跟动物很大的区别,就是我们能够用非常复杂的语言来跟大家交流、阐述一个非常复杂的 iDea,所以大家不要桥不上语音识别。我博士毕业以后去了谷歌翻译,也是做自然语言相关的工作。当时主要是开发各种各样的算法提升各种语言之间自动翻译的质量,当时在谷歌我们做的是可能全世界 80 多种语言,现在可能 100 多种语言的翻译。如果我们能够把翻译的问题解决,可能很多人工智能的问题都能够解决了。2012 年 10 月份我在中国创立出门问问公司,我们已经做了三年半,这也是非常曲折的过程。所以在过去十几年,我一直从事人工智能的工作,我的经历是从非常偏学术,就是每天写论文,可能真的是从来不会跑到像今天这种会议上来跟大家交流。我们交流的可能就是 50 个人,全世界最顶级的机器翻译或者语音识别的专家,我们的会议也非常小。然后到谷歌做谷歌翻译的产品,然后再到中国来创立出门问问这样一个公司。过去出门问问从做语言搜索,再到做操作系统,再到现在做硬件相关的工作。大家可以看到我个人的轨迹,就是希望能够把这些非常高大上,非常遥远、非常科研性质的技术慢慢推到产品中,到实际、到大家的应用中去。

今天我希望借此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自己一条很不一样的路。

首先,我们看一下 AI。在过去的几年,我觉得 AI 是非常让人激动的领域。为什么?大家每天可能都会看到各种各样跟 AI 相关的新闻,比如:无人机、VR。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很恐怖的视频,就是一个机器人可以自己跑步。你踢它一脚它倒下了,自己还是爬起来。它要搬一个箱子,你把箱子挪到另外一个地方,它还是可以自己把这个箱子找到,然后自己把它搬到另外一个地方。很多很多人都开始讨论 AI,包括:今天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参加跟人工智能、AI 相关的一些会议。

然后这个时候就会有一个论调,说:未来我们的 AI 到底会怎么样发展?包括今天这个大会的名字都叫奇点大会,奇点这个词确实得到很多人的认同。我想大家可能都比我更清楚奇点,一般概念我们可能会在 2020 年机器智能可能会跟人的智能差不多。2045 年的时候,机器智能可能超越人的智能,最后可能机器反抗人类把人类给灭掉,这是很多人所理解的奇点。过去很多场合一说到奇点我一定骂,一定说:这是骗子理论。但是今天我想稍微从正面的角度去讨论一下奇点,到底它哪些东西是科幻或者说是未来学家说的东西,哪些有可能是现实真正有可能做到的一些东西。我稍微举一两个例子,因为时间的关系,不可能全面展开。

比如:首先里面有一个理论。可能说,未来人的智能跟机器的智能深度结合起来,我认为这是非常靠谱的一个说法。大家可以想像,以前我们的手表可能就是看一下时间。对吧?或者是作为一个装饰品。但是现在可以看到智能手表可能就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知道你心律,知道你每天跑了多少步,你可以直接跟它交互。包括:手机。现在手机我觉得真正是成为手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做一个很残酷的调查。说:你愿意放弃你的手机还是放弃你的右手?我想很多人都很有可能会选择放弃右手。当然,可能有一些宅男可能会有另外不一样的选择。确实是,手机已经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对吧?包括:VR。其实我觉得后面大家可能会看到更有意思的东西,比如:我们手里面,或者身体里面就集成了很多芯片。比如:你的手腕上就是一个芯片,这个芯片就是你的 ID,不用带身份证、信用卡了。

我觉得随着未来的发展,真的有可能确实是这种人的智能,可能反而是会去被机器弥补。我们人本身可能真的就是,有很多机器的东西在我们身上,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过去很多机器都只是我们外延的工具,但是现在这些机械的东西可能会植入到我们的身体里面。可能未来不会有一个人是 100% 全生物的,可能就是半人半机器,我觉得这个是有可能发生的。另外一个论调就是说机器的智能,是不是可以达到人的智能或者说比人可能还更高?我个人觉得这个是不太现实的。我反而是怀着一种态度,我去相信这个东西,然后我去思考。如果说我们要造一个机器,然后有人一样的智能或者超越人的智能。到底我们怎么去做呢?机器过去所有的原理,大概是这么一个过程。首先,我们可能人类对于这个事情有一定的了解,比如:我们的语言、视觉、声音有一定的了解。了解以后,然后我们就去建一个计算机的模型。因为我们了解这个大概是怎么一回事,这个时候建立一个计算机的模型出来。然后我们再去用计算机去计算,去把它执行出来。比如:语音识别。所以在这里面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大概理解这是怎么一回事,而且这个所有的模型、所有的计算都是需要大量的数据。所以这里面就需要传感器,比如:语音识别需要麦克风。首先你得有传感器把这个信号采集出来,这是第一个。而且,你要把这个信号数字化。比如:语音。我们现在说的声音里面,当麦克风录声音的时候,其实很多很多声音,但是可能很多声音跟语音识别本身是没有关系的,这个时候后面的算法要去做采样,要把别的噪音去掉。所以在这里面,当机器要去模拟人的行为,比如:语音识别、视觉、语言等,这是很重要的。我们要有传感器收集信号,还要有采样,即:能够从大量的信号里面采少部分的信号去做分析。后面当然有算法,有深度学习,各种各样的工具去帮助你把这个语音识别这个问题去解决。所以这个基本上是我认为所有的今天人工智能的技术,都是在遵循这么一种规律,没有大家想像的说机器人自己学习、机器能够自己去创意,其实这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

但是我们再来看一下,人类怎么去探索世界,或者人类是怎么去获得智能的?大家想一想,你为什么现在聪明了。或者你跟五年前,你是不是变得更聪明了?这里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你去跟物理世界不停的交互,可能最首先是感知世界,用你的眼睛、耳朵、身体去感知这个世界,然后你可能会有一些感受,然后你也可以跟人交流,可以读书、读微信的文章、学习。这个我觉得是第一步。你有了这些信息以后,通过感知世界,你可能会产生一些疑问。比如:我现在讲的这些东西,你可能觉得好像哪个地方就不太对。这个时候你就去思考、理解,自己在大脑里面去加工,根据你过去的经验,根据你对另一个领域的认识去类比、思考这个东西的逻辑是不是对的。到最后你才会说,你有了自己的饲料,你把这个 iDea 表达出来,或者创造新的一些 iDea,去跟别人协作。比如:今天极客公园的大会,我觉得就是很多人协作出来的成果。怎么样保证每一个嘉宾按时能够上台,ppT 各方面都能够很好的执行过程,这就是很大的过程。所有的这些东西,可能是机器今天都不具备的。

具体为什么我们没法造一个机器能够有人一样的智能?刚才我们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差别。我其实可以随便举两个例子,如果说机器要像人一样聪明。我们做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也好,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我们能够把这个信号数字化。对吧?我觉得作为一个创业者特别重要的,是要知道接下来 2 年、5 年要干什么。

我接下来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一些探索,其实 AI 的商业化或者产品化。我认为有几种思路:类似于谷歌这样的大公司。它是已经有很好的用户产品,有大量的用户。所以它做的思路,我把 AI 的算法放到我的地图里面去、邮箱里面去,提升我的产品竞争力。因为你已经有海量的用户,有现成的产品,只是把这个产品的功能提升。这是第一种,我觉得是 AI 去产业化、商业化的思路。

我认为确实今天 AI 的技术不够成熟。大家想一想,有哪一个语音搜索的产品是用第三方,然后非常成功的?没有。因为这需要跟产品深度集成,这个时候如果自己做一个 ApI,然后不去关心用户,不关心产品本身怎么样,不关心 AI 本身怎么样,我觉得确实是比较难做的。这是第二种方式。第三种方式,我们的一种方式。

1. 做C端产品。

我们自己面对消费者,不是只去做单一的技术提供 ApI 给别人,靠着别人把用户量涨起来。

3. 纵向产品深度集成。

3. 横向品类打通。

做C端产品,因为我们做C端产品,所以我们可以为我们的场景去做非常深度的优化。另外一个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我们自己是一个完整的产品,我不能用A的语音识别、B的视觉C的 SLAM 拼凑出来一个产品。所以这个时候导致我们自己会全站式的研发所有跟 AI 相关的技术。我们最首先可能从语音识别、理解、搜索、语音合成,这都是我们在开发的。我们现在也在探索机器人的 SLAM 算法。如果你要做一个2C的产品,必须要有自己非常综合的 AI 能力,才能把这个产品做好。

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纵向。在某一个产品纵向深度优化,比如:智能手表从最首先做算法。然后发现算法没有什么用,希望做一个操作系统把这个算法放进去,所以最后我们才自己做自己的硬件Ticwatch。谷歌在去年要进入中国的时候,它在中国走一圈只有出门问问有这种端到端的语音搜索在智能手表类别做了深度优化的产品。这个时候他就没有别的选择可以选择,就只有选择出门问问。由于我们自己有所有的技术,所以我们可以做很好的优化。

第三个,横向品类的打通。这个更多我觉得是从商业的角度去思考,因为可能智能手表的空间没有那么大。而且它也不能把下面 AI 的价值放大,所以我们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品类。我们最近做了一个新的品类智能后视镜,你想想你的后视镜放了一个 4G 导航手机。这个时候我觉得车联网才真正会起来,因为有交互、网络等各种戈扬非常强大的功能。

我们从 AI 算法出发去寻找各种各样的场景,比如:家里、车里面或者是手腕上。最后我们把软硬件的产品做出来,最终我们希望所有的硬件产品最后都能够连起来。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当你后面所有的系统都是同一个 AI 系统的时候,你的手腕上、家里面、车里面,这个时候机器对你的了解是非常深刻的,可以做出非常有意思的一些事情。所以前面是我们对 AI 的一些看法,然后我们自己执行的一些思路。

为什么我们做的产品会给大家带来幸福?这个产品是非常方便的,让你觉得非常从容。比如:别人给你打电话,你晃两下就可以接。接完以后,再晃两下就可以把它挂掉。个性化推荐坐飞机很急的时候,可能登机口快速的变掉了,手表上有一个卡片告诉你。我相信,这是可以让你感到幸福的一刻。还有就是装逼,装逼也是一种幸福。很多人拿着我们的智能手表早晨去7-11 买东西,用智能手表刷一刷,这也是他们觉得很幸福的一件事情。车里面,开车安全是非常重要的。除了基本的交互以外,我们也会有 ADS 驾驶系统。

其实刚才这个车载的产品,是我们还没有发布的。但是马上会正式去售卖,大概在 9 月份。我们本来是准备了一个 Demo 的,但是确实今天非常抱歉。因为我们试了各种各样的网络环境,试了各种各样的 Wifi,换了各种各样的卡,最后信号还是不行。所以非常抱歉,我今天把自己的传统给打破了。因为我觉得对于一个工程师,对于一个真正想推动 AI 往前进的特别重要的一点不是讲 ppT,不是拍一个视频,而是真真正正拿出一个产品,不管它好与不好到现场面对几千人做一个演示。我叫我的助理,说:坚持到最后一分钟。但是到现在还没有看到他,应该是网络没有搞好。所以非常抱歉!我们的 Ticmirror 也在公测,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加入到我们这个公厕。

谢谢!

济宁IT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