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论
魏英杰 (媒体评论员)
最近,一款在线付费问答产品“分答”火了。任何人都可入驻这款产品,设置提问价格,而谁都可以向入驻者发起提问。被戏称“国民老公”的王思聪,成为分答赚钱最多的入驻者,截至6月6日晚上,他回答32个问题,收入超过24万元。
在这之前,推出分答的果壳网,还曾做过一款产品“在行”,形式与分答类似,只是更多地导向线下咨询。毫无疑问,与在行相较,分答更迎合在线用户需求,更容易抓住人性。谈到这款产品,果壳网、在行创始人姬十三表示:“分答的意义在于证明不是只有系统化的知识才可以收费,碎片化的知识也可以变现。”遗憾的是,这恐怕不可能成为分答的真正使命。
内容创业服务平台“新榜”针对分答做过一项统计(截至6月3日上午),收入排在前10名的,除“网红”王思聪外,主要是情感咨询师、明星以及医生。如“不加V”名列第三,章子怡、汪峰分列第四、第七名,而自称“在行影视类作家中收费最高的话痨”的“鹦鹉史航”名列第五,但提问者问的问题五花八门,大概是冲着他的网红身份去的。
分答的提问者,猎奇心理明显高于对知识的探求,而排名靠前的入驻者,多数又是能够满足人们猎奇、八卦心理的网红、明星。这才是分答的真实表现。
从分答的产品设计来看,一分钟的回答时限,显然也无法满足知识供给的要求。哪怕是再碎片化的知识,恐怕也难以在一分钟内说清楚。或者说,能在一分钟内说清楚的,必定不是什么重要的知识。而分答能解决的知识问题,不敢说百分百,起码百分之九十,通过网络搜索就可以方便、免费地搜集到。剩下的就是与入驻者个人密切相关的话题了。哪怕这些话题是以知识的面孔出现,大多也是由于这是出自某个人的声音,否则提问者多半没兴趣设问。也就是说,提问者的热情不在于寻求知识,而在于与入驻者互动,获得一种“亲密接触”的满足感。
就其商业模式而言,就像有人已经指出的,分答无非为各路名人提供了又一次收割粉丝红利的机会。这就像打赏功能一样,许多人并不是冲着内容打赏,而是冲着作者打赏。所以,哪怕这个名人写了一篇烂文,还是拦不住有粉丝用钱刷存在感。最终,分答很可能演化为一个粉丝互动平台,只不过是付费的。总之,分答提供的可能性中,提供严肃的知识这一点,或将是距离产品核心功能最远的一项。
当然,这么说并非抹杀分答产品的功能价值。虽然这些价值可能偏离了设计者的初衷,但未必有什么坏处。分答固然不能出色地满足传播知识的作用,但作为一种商业模式,作为一种社群交互的细分产品,它可能自有其意义。这种意义,在产品不断迭代过程中,有可能会越发清晰地表现出来。所以,我们现在还不必把话说死。
济宁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