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少年希特勒》:在爱与邪恶中长——中新网

2016-09-19 16:28:52 来源:济宁新闻网

1983年,日本漫画家手冢治虫的作品《三个阿道夫》在《文春周刊》上连载。故事从1936年八月柏林奥运揭幕开始,手冢在作品开头写道:“这是一个关于三个名叫阿道夫的人的故事。他们三人被同样的命运串连,却各自度过了不同的人生。”

《三个阿道夫》描写德日混血儿阿道夫 考夫曼与犹太人阿道夫 卡密尔原为好友,却在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的巨变中,成为纳粹青年。阿道夫 考夫曼尽忠职守捍卫着他心目中被灌输的正义思想,却也逐渐与犹太好友、日籍母亲产生冲突,而这一切皆肇因于当时纳粹德国的元首——阿道夫 希特勒。

造成了人类历史上无法磨灭的伤痛的希特勒,身世一直受世人所关注。虽然他自己曾亲笔撰写过传记,但更多身世之谜却仍然不断被挖掘出来,目的无非是想从希特勒一生中不同的岁月切片里,分析他的心理世界,也让世人更了解人性在极端中的运作模式。电影《少年希特勒》便着眼于1910年,怀抱着对建筑艺术热情的希特勒,来到维也纳报考艺术学院却不幸落榜,在几乎丧志的情况之下,希特勒转往政治发展,未料却是一连串历史悲剧的开端。

从希特勒青年时期的轶事可知,出生低下的希特勒,求学阶段时未能适时获得自我认同,积年累月下来自我价值无法得到发展,个性日益扭曲,养成了强烈的报复心。包括他自身极力想否认的犹太血统,以及少年时期暗恋犹太少女未能如愿,求学的失败等,一一为他日后的人生种下了恶果。

手冢笔下的两位青年,阿道夫 考夫曼与阿道夫 卡密尔,被共同牵制在历史的巨轮中,忍受着各自人生中苦痛的部分,以及生活在战火下的无奈。这股忍耐的力量,有时候能激发人从善,有时候也会迫使人从恶。

同样在青少年时期,出生于平凡家庭的安妮.法兰克从小立志成为作家,却因为犹太人的身分,全家人只能避居在狭小的室内,惶惶度日长达数年。这样的磨难击倒了非常多人,但安妮却在生活条件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仍然保持对知识的爱好以及人性的肯定。她用清丽的文字记录这段悲惨的岁月,留下了《安妮的日记》,使人相信更好的未来就在不远处,即使在阴暗的角落也能开出璀璨的花朵。

相比之下,希特勒一直囿于偏激的思想中,倾全力去追求无法企及的境地,为了“净化”自身而茹素,为了“净化”德国而屠杀。倘若希特勒有机会接近犹太少女安妮的心灵,不知会否改变思想,愿意去接纳自己?或者再将时间往前推一些,十五岁的希特勒若能敞开心胸,放手一搏追求心仪的犹太少女,在他孤单的心灵路程中是否就可减少些许煎熬?

然而历史不可逆,在环环相扣的事件中,造就了人类复杂的活动轨迹。战争的死伤有无数种,但追溯战争的起因,却往往相近得令人咋舌。如果竞争是人性的根本,是社会进步的驱动力,那极端的发生亦是必然的。建设与毁灭这两种镜像反影,只能在当下看见其中一面,而另外一面却要在不可知的久远才被指出。

1944年7月15日,星期六。安妮当时十五岁,不到一个月后她和家人被德国秘密警察发现,送往集中营。安妮在这一天的日记末段写道:“我看到世界正在逐渐地荒废,说不定我也会被破坏,我听到暴风雨逐渐逼近的声音。我的身体能感受到数百万人的痛苦。虽然如此,当我仰望天空时,所有的一切又恢复正常,此种虐待也已结束,和平与安静将会再度降临人世间吧。”安妮生活在一个善与恶并存的世界,她有幸同时体会到这两个对立面,也理所当然接纳了这世界上所有的好与坏。而此时已逐渐接近末日的希特勒,是否曾经渴求回到无忧无虑的少年时期,或者想起他曾爱慕的那张脸孔?

(摘自台湾《联合报》 作者:夏夏)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尴尬了谁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