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歉
总理行程以小时计,出访尤其如此。2008年那次去纽约,48小时安排了20场活动。跟随总理出差多次的央广记者李涛曾回忆说, 总理几乎每次都提前出发。
总理总是提前,也有迟到的时候。2012年3月8日下午,温家宝参加政协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的联组会,因为临时遇到急需处理的事,他迟到了。 我今天出门因为有个事情迟到了4分钟,向大家表示歉意。 温说。
在温州动车事故现场,他也曾表达过类似的歉意。 这段时间我病了,11天在病床上,今天医生才勉强允许我出行。这就是为什么这次事故发生第6天我才来。
2009年10月12日,因为在一篇公开发表的演讲稿中搞错了岩石类型,他给新华社总编室写了亲笔 道歉信 ,并要求向全国播发。在信中,温家宝将讲话稿中的 火山岩 更正为 变质岩 ,并向广大读者致歉。
写信同时,他还自己打电话给新华社总编室。新华社副总编辑吴锦才恰好接到了这个电话。吴锦才对《北京晚报》回忆了这次通话:
温家宝解释了岩石分类的错误在哪,吴锦才则向总理做了检讨, 我们作为播发稿件的单位,应一字一句核对。当时经手处理这篇讲话的是我,我向总理检讨。
责任不在你们,既然署了我的名字,就应该文责自负。 温家宝说。
遇到小的失误尚且如此,碰到一些大的事情,温家宝更会 道歉 。2007年6月,太湖蓝藻污染,温家宝到无锡一户居民家中。中广网记录了当时的对话细节:
温家宝问: 不放心水。因此我来看看你们。现在水好喝吗? 有居民说: 好喝。 温家宝: 给我倒一杯白(开)水,行吧?
温家宝接着又说: 前几天,太湖发生了水污染事件,那几天的水肯定不好喝、不能喝,给大家生活带来了一些影响,我代表政府向大家表示歉意。
在很多关键时刻,总理的道歉能产生难以想象的安抚作用。2008年1月,南方发生冰雪灾害,随访的新华社摄影记者姚大伟在一篇博客中回忆:
长沙火车站里人潮涌动,从候车大厅门口望去,满眼无奈和焦急。突然,旅客们看见总理走了进来。
总理走到他们中间,和他们握手、聊天。然后,总理又站到通往二楼的台阶上,接过一个扩音喇叭讲起来。
春节快到了,我给大家拜个早年。你们被困在火车站无法按时赶回家过年,我表示深深的歉意。现在我们正在想尽一切办法抢修,一定把大家送回家过春节。 总理声音有些嘶哑。好多旅客都说,听到总理道歉,什么怨言都没了。
拼命
在温家宝的中南海生涯中,他曾面临过无数次险峻的时刻,1998年长江决堤,2003年SARS,2008年汶川地震,他常说 要把救人放在第一位 ,但并不包括他自己。
2008年5月12日晚上,温家宝想乘车前往震中汶川,但从都江堰前往汶川的道路出现严重塌方,交通中断。之后,温家宝决定乘直升机前往,因为连降大雨,迟迟未能成行。
在场的姚大伟回忆,晚上的会议一直开到凌晨1点多,他拒绝回成都休息,工作人员临时找来两床军被,他要了片安眠药,睡了。早上6点多起来,就又回到指挥部。
姚大伟记得,当时总理说: 我是总指挥,怎么能不到一线?如果道路实在进不去,可以空投,你们也可以把我空投过去嘛。
5月22日,姚大伟跟随温家宝重返北川,临别之际,一队防化兵刚从县城撤出来,温家宝朝他们走了过去。 防化兵连手套都没来得及脱下来,总理就握住了他们的手。
2008年1月28日,南方发生冰冻灾害,温家宝临时决定赶赴受灾最重的湖南考察,但当时先是长沙机场关闭,接着连备降的南昌机场也由于天气恶劣,不能降落,温家宝急了:
在与空军商量后, 他决定:专机先起飞,随时联系武汉和南昌机场的塔台,临时决定降落地点。 李涛后来对媒体回忆。
当时,没有人知道飞机能降落到什么地方。在飞机上,温家宝立下誓言: 湖南的灾害不解除,我就不回北京 。
2月5日,温家宝的专机抵达贵阳。一下飞机,温家宝就乘车赶往一处位于山顶的110千伏输电线抢修现场。
在通向山顶的路口,一个工人怕有危险,着急地张着双臂试图阻拦,但看到总理坚决地走过来了,也只好放弃。这段二十多米的山路,坡度超过60度,路很窄,且地面湿滑,没有支撑。总理在艰难地攀爬着,警卫们紧张地扶着他的胳膊。直到迎面遇上峭壁,再也无路可走。总理只好停下来,仰着脸,使劲向上面挥着手。
温家宝能吃苦,跟他在祁连山的锻炼不无关系。在祁连山考察地质期间,温家宝有过多次遇险经历。
一次在祁连山主峰,那一夜大暴雨,逼得我们半夜搬家三次,大家总是先抢资料,后搬帐篷,然后再搬自己的行李。第二天一看,沟里大水冲下来的滚石比人还高,连骆驼都砸死了。还有一次过疏勒河,河中间水流湍急,我死死地抱住牦牛的脖子,整个身子都浸在水里,就这样过来了。 温家宝在一次公开演讲时回忆。
沉思
在公众面前,温家宝说话慢条斯理,鲜有发怒的时候。凤凰卫视记者闾丘露薇倒是看到温家宝在非洲的一次发怒。 和非洲华人华侨见面的时候,温家宝批评了中资企业在非洲偷工减料的做法。 闾丘对南方周末记者回忆。
温家宝的车爱 拐弯 ,是他进中南海之后一直坚持的。当时在安徽省农经委的吴昭仁曾随温家宝考察安徽多次,他对《中国农民调查》作者回忆了一次温家宝下乡生气的细节:
有一次,还是中央书记处书记的温家宝在阜南县调研。县里安排是看小陈庄,这是一个新建的村,两排楼房十分漂亮地拥路而立,中间的马路也修得很宽,看上去不仅富足,还透出几分气势。但是,温家宝下车后只看了一眼,就拒绝进村去看。
不看, 温家宝不为所动, 要我看什么呢?无非就是几个有钱人,盖了几栋新楼房。 县里领导忙解释: 还有个座谈会 人已到齐了。 温家宝坚持说: 这个座谈会不参加。
但温家宝也有力不从心,常常陷入沉思。
2008年的那次冰雪灾害中,姚大伟曾看到温家宝独自沉思的一幕:
晚上下了飞机,乘车去武汉火车站,火车还没到位,总理就在车站贵宾室等着。贵宾室很大,屋顶也高,没有暖气。总理穿着大衣,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沙发上,眼神里透着一丝焦急。
没有人知道,镜头前温和感性的温家宝,当他一个人的时候心里会想些什么?2006年,温家宝访欧前夕,英国《泰晤士报》记者曾将类似的问题抛给温家宝: 你在晚上睡觉前最喜欢读什么书?掩卷之后,有哪些问题常使你难以入眠?
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很困难。 在一次文艺座谈会上,温家宝说,他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引用了的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 ,屈原的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艾青的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加以说明。
温家宝的确喜欢读书,尤其是历史书, 因为我相信 以史为鉴 。 他说。
在所有中外历史书中,他顶推崇古罗马皇帝马可 奥勒留的《沉思录》, 天天放在床头,读了不下100遍 。他很喜欢其中这样一句话: 请看看那些所谓的伟大的人物,他们现在都到哪里去?都烟消云散了。
这句话,他在很多场合说过,在面对纽约的华人华侨的时候,在面对CNN镜头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