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照亮前方 奋进正当其时
——写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济宁并发表重要讲话三周年之际
每一个重要的时刻都值得永远铭记。
2013年11月25日至2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东期间来到济宁视察,他和蔼的笑容,亲切的话语,驱走了初冬的寒意,给孔孟之乡带来了春天般的温暖,更注入了科学发展的强劲动力。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济宁三年来,孔孟之乡前进的脚步不舍昼夜,干事创业的激情澎湃如昨,创新实践的成果赫然显现。
东风吹来新机遇
这是一方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在这方文化沃土上,开辟鸿蒙的始祖文化、光耀千秋的儒家文化、融南汇北的运河文化、英雄侠义的水浒文化、秘藏真传的佛教文化交相辉映、和合共生,使济宁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城市。作为儒家文化发源地和中华文化重要发祥地,济宁文化优势突出、地位独特,多年来围绕放大文化优势、做好文化文章、打响文化品牌做出了不懈努力,但济宁的文化影响力、文化实力和济宁在全国文化大格局中的地位很不相称,文化资源优势转化的文章还没有做大。
这是一座以资源富集闻名的城市。作为我国东部少有的资源富集区,济宁探明煤炭储量151亿吨,年产原煤近亿吨,是全国八大煤炭能源基地之一。长期的煤炭开采奠定了济宁的工业基础,促进了经济繁荣和财政实力增加,同时也造成产业结构偏重、土地塌陷、生态环保压力大、发展空间受挤压等问题。济宁采煤塌陷地面积之大、积水之深、治理之难,全国罕见,既造成了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又引发了严重的生态和社会问题。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始终是决定济宁前途的“命门”。历届市委、市政府一直致力于解决这个重大问题,长期不懈地探索资源开采鼎盛期主动转型的路子,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大环境不具备,转型发展中的重大制约瓶颈一直难以突破。
困难是畏难者前行的拦路虎,更是开拓者登高的垫脚石。
2012年,新一届济宁市委、市政府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创新驱动、开放带动、可持续发展战略,强力突破工业化、城市化两大重点,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拼搏干劲,弛而不息、锲而不舍地打破困扰济宁科学发展的瓶颈制约,全力全速推进济宁科学发展。
东风,总是吹向生机萌发的土地。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
在济宁转型发展的关键时刻,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济宁并发表重要讲话。全市人民深受鼓舞、备受鞭策,极大激发了全市上下奋斗热情和干事创业精神,济宁发展开启了崭新的一页。
三年来,市委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济宁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批示精神及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常委扩大会、领导干部会、市委全会做出安排部署,多次下发《通知》提出明确要求,多次召开座谈会研究具体贯彻措施,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宣讲活动,推动全市上下持续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
三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中央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全市上下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批示精神为强大动力,围绕加快实现“四大发展目标”,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奋发作为,创造出了系列重大发展机遇,打破了长期影响济宁发展的制约瓶颈,在文化建设、转型发展、生态环保、民生事业、党的建设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实现了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强党建的“多丰收”。
文化催生新魅力
在曲阜孔子研究院一间特殊的会议室,仍保留着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并召开座谈会时的陈设布置,墙上悬挂着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的珍贵照片。
2013年11月26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孔府和孔子研究院参观考察,并同有关专家学者座谈。在听取大家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的情况介绍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我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科学指导,为济宁突破文化建设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面对机遇,既要有抢抓机遇的远见卓识,更要有用好机遇的使命担当。
三年来,我市全力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儒学研究传播交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站在服务国家文化战略高度谋划济宁文化发展,努力做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章,首善之区文化强市建设实现重大突破。
文化建设“突破曲阜”战略取得显著成效。牢牢把握加快曲阜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进程这“一个主抓手”,以孔孟文化中轴沿线现有文化基础设施为依托,加快推进具有儒家文化特色的曲阜文化产业核心区和以明故城为中心的儒家文化体验园、以孔子诞生地为中心的尼山圣境省级度假休闲园、以寿丘少昊陵为中心的始祖文化园、以孔子商贸城为载体的古玩字画民俗文化产业园、以石门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为载体的现代休闲度假园、以高铁新城为依托的现代服务业产业园、以黄帝内经为主要内容的中医文化养生园、以孔子文化会展中心为平台的文化创意创业园等“一区九园”建设,儒源儒家文化体验基地、新世纪电影城等建成投入使用,一批重大园区项目正加快推进并初见成效。
首善之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围绕打造“道德建设模范区、文明和谐示范区、儒家文化传承区”,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大力实施优秀传统文化六进普及、道德提升、文明创建等七大工程,创新推出了图书馆+书院、“孔子学堂”、尼山书院国学公开课等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广泛开展了儒学进乡村活动,在农村和城市社区普遍设立了善行义举四德榜和道德模范宣传栏,有效激发了全社会崇德向善的力量,“乡村儒学讲堂”现象在全省全国引起广泛关注,中宣部、省委宣传部在济宁召开“山东乡村儒学现象”座谈会、推广善行义举榜现场会,2014年以来济宁入选“中国好人榜”、“山东好人”、省级道德模范数量居全省前列,被授予全省四德工程建设示范市和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市。
搭建起了弘扬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四大战略平台。今年初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这在济宁历史上是第一次有重大工程进入国家五年规划。省编办批复了示范区管理机构。干部政德教育在全国影响力越来越大,中组部支持在我市设立干部政德教育基地,省委支持济宁打造独具特色的国家级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批复设立了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和孟子研究院,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浦东干部学院正常安排中长期班次来济宁开展政德教育培训,国家行政学院、浦东干部学院在我市设立了教学研究基地,干部政德教育初步构建起课堂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礼乐教学相结合的教育培训体系,去年以来已承接全国11个省的培训班次306期、培训学员1.72万人次。今年7月省委组织部在我市举办了济宁干部政德教育教学体系专题研讨会,姜异康书记专门作出重要批示。儒学研究传播高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省委组织部等9部门出台了加强儒学人才高地建设的《意见》,以济宁为龙头打造全省儒学人才汇聚高地,面向海内外选聘了23名儒学大家、泰山学者和尼山学者,投资5000万元的世界儒学文献资料收藏中心建成使用,曲阜师范大学在山东高校中成立了首家国学院,济宁学院成立了儒学与地域文化研究传播中心,实施了一批国家级、省部级儒学研究重大课题,在日韩出版了一批日语、汉语版儒学著作,举办了中韩儒学对话会,进一步强化了济宁在世界儒学研究传播交流中的地位。教育部、国家汉办在曲阜设立了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先后举办了孔子学院总部理事会、全球孔子学院院长高峰论坛。
重点文化工程项目建设有了重大突破。投资3.5亿元的“三孔”古建筑彩绘保护维修工程全面启动,这是自1730年(清雍正8年)“三孔”古建筑群抢救性大修后280多年来,三孔”古建筑彩绘第一次系统的保护维修。故宫博物院在曲阜设立了故宫博物院分院,国家文物局在我市设立了明清官式建筑研究与保护重点科研基地。总投资8亿元的孔子博物馆主体工程竣工,1995年国家和省领导提出的建设孔子博物馆的期望变为现实。投资100亿元的省重点文化项目尼山圣境进展顺利,一期工程项目建成运营。文化旅游产业提速发展,文化产业增加值增幅居全省前列,今年7月市委、市政府召开了文化旅游强市建设大会,出台系列扶持政策,加快把文化旅游产业培植成战略性支柱产业。
三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我市文化发展形成了系列机遇叠加、重大事项突破、文化产业发展提速、文化影响力显著增强的可喜局面,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这座氤氲着古老文明气息的城市增添了新的魅力
转型焕发新活力
“总书记的话像‘定海神针’一样给如意指明了发展方向,更坚定了我们企业发展的信心!”山东如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邱亚夫对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给企业带来的变化感触颇深。
2013年11月25日,夜色降临,华灯初上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如意集团视察,他听产品介绍、看生产车间,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当得知企业依靠科技创出多个知名纺织服装品牌,拓展国际市场成绩显著时,习近平总书记给予肯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企业是创新主体,掌握了一流技术,传统产业也可以变为朝阳产业。要深入实施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全球布局产业链,加快形成出口竞争新优势,提高抵御风险能力。
阳光,照亮砥砺前行的路。灯塔,指引乘风破浪的方向。
三年来,济宁全力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推进科技创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重要指示,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新常态,全力打好转方式调结构攻坚战,产业转型升级迈出坚实步伐。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扭住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这条主线,以信息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为战略引领,一手抓传统优势产业的改造提升,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植壮大,加快构筑新型产业体系,全力打造资源型城市产业升级版。
传统优势产业规模层次显著提升。2014年、2015年分别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80家、319家,居全省第1位、第2位。4家企业进入中国企业500强,6家企业进入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4家企业进入工信部“两化”融合贯标试点,21家企业入选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两化融合”在全省综合评估中居第3位。一批传统优势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凤凰涅槃”,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过的如意集团,通过加大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连续两届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奖,最近又获得第四届中国工业大奖。
信息产业实现高端起步、跨越发展。美国惠普、甲骨文、IBM、华为、中兴通讯等一批国际知名IT企业集群式落户,近两年全市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保持50%以上的增速,信息产业企业发展到581家,在建重大信息产业项目61个、总投资416亿元,惠普软件国际创新园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惠普牵头全省35所职业院校成立了山东信息产业职教集团,惠普、甲骨文建成了国内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高端软件人才实训基地,与IBM合作的省内第2条自主安全高性能服务器生产线投产,一期投资15亿元的华为济宁云计算数据中心启动建设,省政府把我市确定为省信息技术产业基地、专门出台了扶持政策,信息产业已成为代表济宁产业形象的亮丽名片。
对外开放形成新格局。济宁全力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全球布局产业链”的指示要求,一方面坚持外资、内资并重,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2014年、2015年实际到账外资金额均居全省第6位,48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在济宁投资项目达到84个。一方面对接国家“走出去”战略,积极推动骨干企业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全球布局产业链条,两家企业进入中国跨国公司100强;如意集团先后在11个国家和国内6个省区建基地搞并购;华勤集团先后与意大利、美国、德国、比利时等国家的世界500强企业强强联合,走出了借外力强内力、靠开放促裂变的成功路子;太阳纸业投资13.6亿美元在美国阿肯色州建设的绒毛浆项目是迄今中国民营企业赴美最大的制造业绿地投资项目。2014年以来全市新批走出去企业52家,2014年、2015年我市境外投资额分别居全省第1位、第3位。今年前10个月,全市新核准境外投资项目18个,完成境外投资32.95亿美元、增长491.2%,绝对额和增幅分别居全省第2位、第1位,占全省的比重达到29.04%。对于济宁这样一个内陆三线城市来说,取得这样的成绩十分难得。
三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指示要求,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了稳增长与促转型的双丰收,GDp、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产业升级步伐加快,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煤炭占税收比重由2013年的31.3%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11.3%,高新技术产业占比由2013年的23.6%上升到今年上半年的29.5%。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煤炭量价齐跌的压力下,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回望历史,是为了握紧通向未来的“钥匙”。
三年来,作为儒家文化发源地的济宁,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动力,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提升和改善民生福祉等方面交出了一份无愧于历史的成绩单。
时代的大潮奔涌向前,发展的号角催人奋进。
正处在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系列重大发展机遇的济宁,将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山东视察济宁重要讲话、重要批示精神,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全面落实省委“走在前列”的要求,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综合实力进入全省第一方阵,鲁西科学发展高地建设走在西部前列,确立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地位,与全省同步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济宁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
济宁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