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记祝榆生:他让中国坦克冲进世界第一方阵(图)

2016-10-14 18:00:04 来源:济宁新闻网

祝榆生与接受阅兵的第三代坦克方阵。姜 彬提供

祝榆生与接受阅兵的第三代坦克方阵。姜 彬提供

穿越历史烟云,一个坚韧不拔的身影走进视线之中——

20岁,他投笔从戎参加革命,成为八路军战士,战斗在抗日前线;

30岁,他组织迫击炮试射试验,被炸断右臂;

32岁,他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

66岁,他壮心依旧,受邀担纲99式坦克总设计师;

72岁,他摔断了三根肋骨,仍坚持带队科研攻关;

80岁,装备试验现场,他一天跑几十个来回;

85岁,荣获兵器工业科技发展终身成就奖……

他,就是祝榆生,全国战斗英雄、中国第三代主战坦克总设计师。2014年10月23日,他与世长辞,享年96岁。

日前,记者走进祝榆生曾经工作过的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听祝老的同事们讲述中国第三代主战坦克冲进世界第一方阵的过程,感受独臂英雄的人格魅力。

年过花甲重披战袍再出征

1999年10月1日,国庆50周年首都大阅兵。

长安街上,由99式主战坦克组成的方阵威武驶过。这一幕,振奋了国人,震撼了世界——99式主战坦克凝聚着世界一流水平的科技含量。

目睹这一幕,作为99式主战坦克总设计师,祝榆生热泪盈眶,幸福地享受着常人无法体会的喜悦。

将时光的指针,拨回到1984年1月。当时,中央军委为研制第三代坦克精心挑选总设计师。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唯一一个由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直接下达研制任务的陆军装备重点项目。

环顾世界,形势严峻:当时国内第二代坦克还没有设计定型,西方军事强国的第三代坦克均已定型并装备部队,整整领先我国两代。

谁有资格担此重任?谁有能力带领科研人员拉近和国外先进坦克相差几十年的差距?时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的邹家华提出了一个人选:祝榆生。

为此,邹家华三顾茅庐,力邀其出山。

祝榆生是谁?人们纷纷投来惊讶的目光。

当时,即使是作为兵工科研战线的同行,对祝榆生都是知之甚少。即使在信息时代的今天,记者在互联网上搜索“祝榆生”三个字时,除了“第三代坦克总设计师”之外,所得到的信息依旧极其有限。

然而,全国战斗英雄、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却记录着他作为一名战士所走过的峥嵘岁月——

1938年,20岁的他参加革命,成为八路军115师的一员。1948年1月,在一次迫击炮敌前试射排险中,30岁的他失去右臂。从此,他努力适应失去右臂带来的不便,坚持工作学习。他历任华东工程学院副院长、兵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兵器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被任命为第三代坦克总设计师的这一年,他已经离休,时年66岁。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北京西郊,祝榆生带领科研人员悄然展开了一场鲜为人知的国防高科技攻坚战。

研制攻关中,他经常要带着沉重的资料在试验场奔波。家人和同事看到心疼,劝他:“注意身体,不要跑得太辛苦。”祝榆生总是摆摆手:“再累,我也必须到试验现场!”

1990年,祝榆生出差的路上重重地跌了一跤。时年72岁的他,顾不上剧痛,一把抓起公文包,乘坐颠簸的汽车如期赶到会议现场。

持续几个小时的研讨结束了,祝老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随行人员这才发现了异样,把祝老送进医院。医生一看,72岁的他三根肋骨摔断了……

如今,回忆起他拖着断臂在荒野试验场来回奔波、在坦克上爬进爬出的情景,同事们无不泪湿衣襟。

一身胆气:誓教大国重器跃居世界先进水平

和外界的很多猜测不同,我军第三代坦克在研制之初并没有某个固定的“假想敌”或者模仿对象。“当时确定的研制目标是要成为我军装甲部队的主要装备,要能应付2000年以后的作战对象。”总参兵种部装甲兵局原总工程师姚神保说:“以当时中国的基础工业和科技水平,这个要求是很高的。”

“祝总承担的压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代坦克原副总设计师王哲荣对记者介绍,80年代中期,我国兵器工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在设计能力、工艺水平和工艺装备上都存在巨大差距,设计院所和工厂里的计算机屈指可数,数控机床和数控加工中心更是寥寥无几。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战场”上,老兵祝榆生拿出拼刺刀的胆气,披荆斩棘,勇闯研制新路。

当时有人建议,应该采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坦克设计风格。但祝总认为,不应该在新型坦克上搞这种东西方风格之分,应该按照确定的研制目标总要求来设计我们自己的主战坦克,要走自力更生、自主研发、体现中国特色、考虑实战需求的研制道路。

几经斟酌,祝总提出了“系统取胜”设计理念,以优化、匹配系统性能,有效地解决了第三代坦克指标高、难度大与我国技术基础薄弱、部件储备缺乏之间的矛盾,解决了材料、工艺、元器件、试验测试手段落后于发达国家的问题。

创新,创新,再创新;突破,突破,再突破。十五年磨一剑,祝榆生带领着研发团队,成功研制出第三代坦克,新设计部件占89%,使我国主战坦克一跃跻身于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列。

一生执着:为了胜利目光必须更远

第三代坦克设计之初,上级给祝榆生的任务是“定型以后,能跟世界先进的坦克相抗衡”。

然而,从战争中走过来的祝榆生,却把目标瞄得更远:“什么抗衡啊,战场上,你打个平手有什么用,我非得把你打掉才行。”

2012年,大漠深处,第三代主战坦克沙场砺剑。北京军区某装甲团坦克六连班长贾元友驾驶第三代主战坦克,抓住战机,连续四次对目标发起攻击。

硝烟散去,奇迹出现:四发炮弹全部命中靶心。贾元友兴奋地说:“若是实战,没有任何对手能经得起这样的火力打击。”

贾元友不会知道,在第三代主战坦克设计之初,总设计师祝榆生就把抢占火力打击制高点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他力排众议、独辟蹊径地选择了当时世界上并不看好的大口径滑膛炮装配坦克,并对之进行改良和完善,从而在火力上具有更加强悍的打击力。

为了未来战场上克敌制胜,装备设计者的目光必须看得更远。祝榆生在坦克的外形上,选择了相对矮小的“身材”,“以机体矮换来高生存率”;采取了组合式结构,很多部件都可以拆卸和更换,不仅减轻了车身的重量,更为将来的坦克技术发展留下了改造升级的空间。

2009年7月,在中俄“和平使命”联合军演中,中国最先进的第三代主战坦克改进型成为中方最受瞩目的武器装备。这是第三代主战坦克自1999年问世以来首次驶出国门。在这次军演中,它凭借出色的表现证实了之前人们对其卓越性能的种种猜测。外媒赞道:“其作战能力可以与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主战坦克媲美!”

听到如此评价,祝榆生老人脸上乐开了花。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尴尬了谁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