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网讯 9月24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讲话两周年纪念日,儒学专家、作家、山东省济宁市文物局副局长、原济宁市孔子文化节办公室副主任杨义堂走进济宁市图书馆尼山书院,深入讲解祭孔大典的历史文化内涵,阐述今天为什么还要祭祀孔子的道理,为即将到来的孔子诞辰2567年祭孔大典预热。
杨义堂说,祭孔典礼从孔子去世的第二年就开始了,经过2500多年的传承和发展,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仪式和文化图腾和精神象征,蕴含了中华文化的许多密码和基因,是中华文化“根”和“魂”的代表,是我们最深沉的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
祭孔乐舞是中国音乐舞蹈的活化石,其大型乐队西周初年就已经定型,比西方交响乐早了2700多年。祭孔乐舞共96字,一字一音一行,歌生唱一个字,乐生演奏一个音节,舞生跳一个动作,中正平和,音乐是上古的韶乐遗韵,舞蹈是礼仪动作,歌词是歌颂孔子的诗经体的唱词,尽善尽美,是中国礼乐教化的代表,今天仍有恢复和传播必要。祭祀孔子是高擎中华文化传承的薪火,是聆听圣哲先贤训导的殿堂,是翻阅中华民族形成的史册,是促进东亚融合发展的语言,是共读人类和谐相处的圣经。
杨义堂丰厚的知识和深入浅出的讲解,受到了听众的欢迎,小学教师王翔宇听后说,杨义堂将祭孔大典这一古老的典礼讲得这么清楚,使自己了解了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的元素,更加热爱中华传统文化,也准备在学校里让学生们学跳祭孔乐舞。
著名歌唱家王建华、当地孔子后裔孔薇薇和孔孟知音合唱艺术团的演员们现场演唱了《千古孔子》和一首歌颂习总书记视察曲阜、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歌曲《再出发》。
济宁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