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网9月23日讯(记者 高桂菊)走进梁山县寿张集镇郭楼村一间纺织生产车间内,30余台织布机整齐的排列着,村民徐春香端坐在织布机前,脚踩着的踏板有规律上下起伏,伴随着“咔嚓咔嚓”的机杼声,五颜六色的花布不停地织出。在隔壁的车间内,年龄大一些的老人手上麻利的纺纱线一边调侃着,“活了一辈子,没想到上了年纪反倒像城里人一样上起了班。”
一机一杼,传统工艺“织出”扶贫新路
六年前,徐春香的丈夫因病去世,留下了两个年幼的儿子和欠下的债务,娘仨的日子过得十分的艰辛。“老织坊开业后把我介绍到这里来上班,离家近也不耽误家里的农活,每个月有1000多块钱的收入,日子终于有了好转。”徐春香说,提起以前的日子,这位朴实的农家妇女几度想要掉泪。
提起创建“郭楼老织坊”的初衷, 山东省海河局驻寿张集镇郭楼村第一书记杨恒告诉记者,郭楼村村民以种植单一的粮食作物为主,收入渠道狭窄,留守妇女又年龄偏大,如何解决这些人的就业问题,成为了他们扶贫工作的重点。
选好致富项目,是精准扶贫的关键所在。杨恒告诉记者,在走访贫困户时,他们了解到不少村民家中还有老织布机,农闲时有织粗布传统。“考虑到市场上的需求和项目可行性,我们就收集了30多台手工织布机,就有了今天的老织坊”。
“老织坊”开张后优先录用贫困户到工厂打工,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用年底销售利润给予生活补助,对于一定有劳动能力却不能到厂工作的贫苦户,由村委会统一采购原材料,贫困户在家中直接织布生产,然后由公司统一收购、统一支付加工费。目前,在老织坊工作的贫困户共有12人,每月稳定收益在1000元左右。
传统粗布搭车电商 “线上+线下”精准扶贫
生产问题解决了,在销售方面,郭楼村想到了时下流行的OTO模式。借助互联网的发展,注册了淘宝店铺,并注册了 “郭楼老织坊” 品牌,这也成为了梁山县第一个电商扶贫项目。
郭楼村村主任郭新占告诉记者,目前老织坊的产品已远销济南、北京、西安、新加坡等地,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前景非常好。他们计划着用2-3年的时间,把“郭楼老织坊”纯手工老粗布项目进一步做大,带动村民集体致富奔小康。
济宁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