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三次庭审过程中,您印象最深的细节是什么?
郑天姝:在第二次庭审的时候,我们将刘强的母亲从上海家里接到了韩国首尔,刘母带来了许多关于刘强祖父的物证,在法庭上呈现了多张 革命烈士刘别生 的照片,还有一张烈士证明书。抗日战争时期,刘别生曾任新四军第一师的旅团长,屡立战功。
记者:有报道说,刘母在法庭上表示,刘强此举是为外祖母报仇。
郑天姝:实际上,刘母强调更多的是:她的儿子本来是怀着以德报怨的心态去日本的,尽管家族遭受了那么多苦难,但他当时还是去参加日本福岛核泄漏的救援工作。在不到5分钟的个人陈述中,她哭诉了自己母亲当年怎样沦为慰安妇的惨痛经历,表达了对于家难的痛心,在场听审的许多人陪着她流下了眼泪。
记者:有一次庭审过程中,有旁听的韩国反日团体当庭表达了诉求?
郑天姝:那是韩国的民间组织 太平洋战争遗族会 。该组织出席了全部三次庭审,会长梁顺任曾在庭审结束后单独找到法官,表达了该团体曾就慰安妇史实一次次向日方提起诉讼却无功而返,请求法官对刘强作案的动机、时代背景重新考虑,作出公正的判决,并向法庭提交了书面请愿。在第三次参加庭审时,梁顺任会长几次从旁听席上起立,当庭呼吁 将刘强送回中国 。法官表示,对该民间团体的请愿表示接受。
原声:他并不想真的造成多大的损害,他说自己的目的就是要引起日本政坛的警觉,给右翼分子敲响警钟。
心路历程
怀着包容之心,受了右翼之气
记者:如刘母所言,刘强在2011年底前往日本是去参加灾后救援,为何起了纵火之心?
郑天姝:2011年10月份,刘强以个人身份前往日本福岛,本来确实是去参加救援志愿活动的,他踏踏实实地做了大概两个月工作,参加了包括献血等在内的多种志愿活动。结果在12月18日这天,他受了日本政坛的刺激,彻底重新燃起了反日情绪。当日,时任韩国总统的李明博来到日本访问,和时任日本首相的野田佳彦进行了会谈。结果当时两位领导人因慰安妇问题起了争执,野田佳彦对有人在日本大使馆前竖立慰安妇铜像一事表示遗憾,李明博则对日方对于慰安妇的态度大为不满。在读到这起 双方近于争吵 的时政新闻后,刘强怒了,回想起了有过慰安妇经历的外祖母,心里反日的火又烧起来了。
12月26日在东京的靖国神社,刘强还特意选了一个没那么多人的时间,点燃了大门的柱子。他并不想真的造成多大的损害,他说自己的目的就是要引起日本政坛的警觉,给右翼分子敲响警钟。
记者:在韩国,他为什么又向日本驻韩大使馆投掷燃烧瓶?
郑天姝:既然已经开了反日的头,他又给自己制定了一个缅怀家族先烈的行程:先去了外祖母曾经在抗日时期待过的韩国木浦、大邱,然后又去了首尔的 西大门刑务所 ,他知道那里是他外曾祖父遇难的地方。刘强的外曾祖父曾是一名中学教师,当年韩国沦为日本殖民地的时候,曾被强行命令教授日语。怀有民族气节的外曾祖父私下里依然给学生们讲授韩文,被日本巡警抓进了刑务所,活活拷打致死。
现在的西大门刑务所已建起了历史纪念馆。刘强到了以后,在里面看到的是:用人物蜡像、刑具模型真实再现出的一幕幕历史场景,这一下子又刺痛了他,挑动起了他的反日情绪。后来就有了到日本驻韩大使馆扔燃烧瓶的事了。
记者:这一判决在韩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郑天姝:首尔高院充分听取了辩护方的证词,考虑到刘强案的特殊家世背景、历史背景,做出了开创先例的判决。在庭审结束后,首尔高院在判词中对于慰安妇的历史有了全方位、详细的认定,并对韩日双方对于历史问题的立场差异进行了详细说明。这在韩国的司法界是头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