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服务 我们在路上
——济宁四和供热有限公司安全生产和优质服务工作纪实
关爱社会慈善事业,积极回馈社会。
运行人员仔细检查供热管网。
紧张有序的工程施工现场。
“对于供热企业来说,每年的供热季就像是一次期末大考,如何给市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考出让政府满意,用户认可的成绩,在于平时是否努力、工作是否到位。”在济宁四和供热有限公司总经理邢金成的眼里,每个采暖期之后时间都是“大考”前的“预习和复习”时间,必须下真功夫。为此,多年来四和供热公司始终将“为你服务,我们在路上”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用坚实的技术能力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扎实做好了各项安全保障工作,使得每年“供暖季”大考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从零开始十四年砥砺耕耘成为行业领头羊
2002年,济宁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可到了供暖季节,新城区与老城区却一下变成两个世界:新城区已经实现集中供暖,温暖如春;而老城区内,各单位的小锅炉、居民家中的小煤炉争相耸立,不但能源浪费惊人,还因此产生了大量的安全问题。市政府审时度势,科学决策,2002年6月,济宁四和供热有限公司挂牌成立。然而,一道道“难题”摆在四和人面前:老城区地下水、电、煤气管道纵横交错、排布复杂,给暖气管道施工带来巨大难度。施工部门一家一家协调、规划,既要找到最为合理的路线规划节省工程开支,又要保证不对既有设施管道造成影响,还要保证最快的施工进度、减少对市区道路交通的压力。邢金成亲自挂帅带领技术小组深入到大街小巷,设计方案、制定计划,克服各种困难组织施工,给广大市民尤其是老旧片区百姓送去了一个个春意盎然的冬天。
十四年艰苦耕耘,今天的四和供热已经建设成为集城市供热生产、运营,市政工程设计、施工,新能源供热技术研发、应用,资本运营及现代服务业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拥有4个分、子公司,所辖换热站300余座,累计铺设供热管网460千米,供热开发总面积达到1700万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6.9亿元,供热规模、供热实力均居山东省公用供热行业首位,成为山东省内集中供热节能降耗标杆企业,顺利通过了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三个体系一体整合认证。2015年4月,四和热力顺利当选山东省燃气热力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并被推选为山东省燃气热力协会安全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单位和山东省燃气热力协会企业管理与信息工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成为济宁市唯一入围的企业。
加快“智能化”建设昂首跨入精细管理的新时代
随着供热面积的增加,四和供热公司下属的换热站也迅速扩张。每个换热站内的各种设备资料都要进行详细备案,档案室内的资料也是越来越多;每次遇到换热站的维修问题,技术员都要跑到档案室翻找半天,影响了工作效率。
能不能有一套可以远程查询的系统,随时了解备件所在位置进行快速更换、减少供热抢修的时间,让群众及时用上暖呢?“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为建设一套属于自己的设备管理体系,他们寻找团队、编写方案、测试程序……系统很快建立起来,内容却还是空白。一个月内,四和供热20多名技术人员顶着酷暑跑遍了公司所辖的300多个换热站,一个个设备的查找、录入、标号……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艰辛历程,四和人成功培养出一支自己的“软件”队伍,系统的远程日常维护均可自行完成。
现在通过这套管理系统,四和供热所辖的300个换热站中,所有设备的型号、规格、使用时间及标准全部一目了然,在检查和维修过程中,一旦发现需要对设备进行维修更换,一线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手机远程登录系统进行查找,迅速找到距离最近的备件存放地点,直接从备件存放点取回备件进行维修,不需要费工费时的回到档案室翻找维修记录,大大缩短维修时间。
目前,该公司所辖的300余个换热站全部完成了智能化升级。每个换热站内都安装有监控探头和数据传感器,在远隔百里之外的控制中心,值班人员不但可以视频监控换热站内的日常运行和安全状况,还能根据传感器上传的实时数据资料进行运行分析和故障预警,将大故障化为小故障、小故障变成没故障。智能换热站还拥有一个聪明的“大脑”,通过遍及站内外的传感系统,控制中心可以直接获取室外的实时温度,并根据温度变化调解自身负荷,使系统始终运转在最为节能的区间内。通过智能换热站的建设,四和人结束了人力巡检的粗放式管理时代,跨入精细化管理的信息化新格局。
化被动为主动打通供热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为打造属于自己的供热服务品牌,2014年四和供热在全市率先注册建立“暖一城”5668060热线服务品牌,建立热线呼叫中心和服务信息系统,实现与12345市长热线、12319市住建局热线的无缝对接。根据人口密度与服务区域,四和供热公司在城区合理设置服务大厅4个、服务窗口20余个,各服务窗口保持全年无休,高峰期日均接待量可达3000余人次,成为济宁市供热行业便民服务窗口最多的企业。冬季采暖期率先实行120天2880小时不间断工作制,从每年的11月1号到次年4月1号,“暖一城”热线为群众提供24小时客户服务。供热服务理念由“坐等顾客上门”转变为“主动联系群众服务上门”,在采暖报装工作中,不再等待用户来报装,而是积极联系社区居委直接到现场去帮助用户填写信息。收费工作方面,为避免近年来城市集中供热收费时间紧张引起的用热户缴费不便,通过各类媒体与用户进行沟通,并借助服务进小区活动,多渠道、多层次地与用户进行面对面沟通,将夏季提前缴费新举措宣讲到位,得到了广大用户一致赞誉。
与此同时,四和热力紧跟时代变化,充分利用现代社交媒体平台构建新型服务网络,开通了“四和供热公司”微信公众平台,构筑了基于微信平台完善的“沟通反馈”机制。客服部门接获市民报障后,将报障时间、地点、联系方式等信息使用微信平台进行发送,确保报障信息及时准确送达。维修完成后,技术人员将维修结果发送给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再将结果反馈给客服部门,由客服部门向报障群众反馈维修信息和维修结果。
经过多年建设,四和热力已经建成“报障、维修、反馈”一体的维修服务网络“暖一城”热线,实现了供热报修调试“不反弹、不复发”,用户供热满意率调查连续多年居于济宁市同行业首位。
节能减排“新常态”下的新能源扩展战略
近两年以来,四和人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了。“作为国有企业,不能只满足于创造经济效益,更要肩负起社会责任,为节能减排防治污染,实现‘蓝天碧水’做出应有的贡献。”邢金成总经理的一番话坚定了企业能源改革、节能减排的信心。
为真正做好“开源节流”,他们一方面在“开源”上做文章,结合济宁当地实际,积极进行新能源开发;另一方面对现有供热管网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对新建管路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尽一切可能降低能耗,实现能耗“节流”。
除了“早期介入”外,四和供热公司对供热管道坚持技术升级。早在2014年,他们就率先在汶上分公司试点采用了先进的“分布式变频”供热模式。对供热管道难以铺设,又有集中供热要求的小区,四和供热根据各小区所处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全市首个“空气源热泵”集中供热小区建设,全市首家中水源热泵投产使用,完成土壤源热泵、地表水热泵等新一代清洁能源的供热技术储备。其中曲阜、汶上两个利用污水处理余热作为能源供热的“中水源热泵”项目已顺利投产,制热系数达到惊人的1:5,远超传统煤炭制热效率。每年能够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0吨,氮氧化物排放10吨,烟尘排放120吨。
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形式下,群众对经济效益与环境改善的协调性有了更高要求。为适应新趋势,实现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同频共振,四和供热提出了更加宏伟的建设目标,将充分利用济宁市现有能源优势大力开发新能源供热项目,未来3年内实现新能源供热面积开发600万平方米,还济宁人蓝天碧水,送济宁人温暖冬天。
济宁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