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农村地区的垃圾治理问题是世界性的难题。基础设施欠缺,环卫体系薄弱,生活垃圾随意倾倒,简单掩埋,刮风一脸土,下雨满脚泥,环境情况让人担忧。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的产生数量在逐年递增,随意倾倒垃圾、垃圾围村的现象日益严峻,不仅影响乡村的卫生状况和人居环境,带来的深层次危害更是不容忽视。
那么,农村垃圾顽疾该如何治理?我市结合本地实际,把城乡环卫一体化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民心工程、统筹城乡发展的抓手和载体,按照统筹布局、梯次推进原则,确立了“综合整治打基础、市场运作建长效、注重生态抓提升”的工作思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新模式,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日前,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以《垃圾围村如何突围》作为标题,对我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做法和成效进行了深入报道,并将先进经验推广全国。“你看俺们村,每天都是这么干干净净的,一出门觉得真敞亮,真舒坦。以前村里哪有这环境?”6月21日,家住邹城市香城镇小莫亭村的村民李祥欣说。
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小莫亭村整修了村庄道路,对全村106户农户进行了改厨改厕,并开展村庄绿化、亮化、美化,实行环卫全天候保洁,坑塘得到了彻底治理,并且种上了净化水质的蒲草,昔日臭气熏天的坑塘成了村里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每天早上,村民把生活垃圾放到家门口的垃圾桶里,由村里的保洁员负责收集,集满一车垃圾由镇里负责清运,送往垃圾压缩中转站,最后统一运至垃圾处理场进行处置。
这样的变化,发生在济宁的每一个村庄,每一位百姓的身边。据市美丽乡村办公室副主任张鹏介绍,近年来,我市全面推行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创新机制,基本做到垃圾“日产日清”,真正实现了“一把扫帚扫到底”、“扫干净”。
在这个过程中,我市提出了建立“大环卫”格局和属地化管理的工作思路,明确责任,实现“全覆盖、无缝隙”管理。采用政府花钱买服务的模式,将卫生清扫、垃圾清运推向市场,通过公开向社会竞标,与申花环保保洁公司、康洁公司等专业机构签订特许经营协议,市场化运作的格局在全市形成,进一步理顺了管理秩序,从根本上、从源头上克服了过去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导致职责不清、管理越位、错位,服务不到位等弊端,充分调动了各方的积极因素,实现了政府花最合理的钱,让百姓享受到最优质的服务。
环卫设施建设的背后,是“真金白银”的投入。我市在全省率先由市财政以每人每月1元钱的标准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进行补贴,各县市区也列出专门资金,按照核定的工作量确定政府购买服务的标准数额,分年度支付保洁费用,为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在城乡环卫一体化进程中,我市创新方式方法,将数字化管理技术进行整合和设备改造升级,建成了车辆GpS卫星定位、对讲机通话定位等系统,为环卫作业车安装了GpS定位终端,实施了24小时实时、快捷、准确、高效掌控,实现车辆管理监督“即时化”。为垃圾桶安装了电子芯片,把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垃圾清运系统,对垃圾清运情况实施24小时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管理,实现垃圾清运管理“数字化”,做到了各项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智慧化。
工作是否长久,与行之有效的考核机制分不开。我市健全了市、县、乡三级监督体系,市里每年组织四次农村垃圾治理群众满意度电话调查,各县市区制定了农村环卫托管考核办法,采取日常监管与集中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保洁服务效能进行全面考核监督。采取每周一调度、每月一通报、每季度一观摩等方式,加强督导推动,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公开通报批评,甚至进行约谈、警示,有效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为防止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走过场、一阵风,我市在建立健全长效运行机制上大做文章。各地根据自身实际,探索出一系列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大大提升了农村居住环境,彻底告别“垃圾围村”的局面,成为全省率先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的地市,也再一次证明了,体制机制的健全是推动工作常态化、持久性的决胜条件。截至目前,我市每个县市区都建设了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145个镇街共设立垃圾转运站169处,配套垃圾转运车870台,设置垃圾桶34.1万个,配备保洁员1.73万人、人力车1.5万辆,清理积存垃圾138万吨,城乡环卫一体化覆盖率达到100%。
持续深入开展的城乡环卫一体化为济宁带来了美丽“蝶变”。而产生这一“蝶变”的动力,是广大干群用心用力、干事创业的坚硬作风,是为百姓打造美丽家园的责任与担当。“环境整治没有休止符,文明创建永远在路上!”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是一项利民惠民的好事,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必须长期坚持,形成常态。因此,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切实把整治成果巩固好、保持好,确保这项民心工程真正落到实处。
济宁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