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以为“妈妈”的职责就该是包办家事的千手观音,其实,这种无薪给的沉重工作,吃力又不讨好。
煮了一大桌子的菜肴,有“白眼狼”嫌弃不好吃、有人挑剔不对胃口,对家里免钱的大厨的厨艺极尽挑剔之能事。衣服洗好没有烫整、或是收放的地方不对,立马又有白眼狼叫嚣,仿佛这个女佣有多么十恶不赦的不尽心尽力似的。
好心整理房间,又被白眼狼抗议弄乱了该有的秩序,真是动辄得咎,一种恨不能角色替换,不然“你来做,我来嫌”好吗?
我常听到周围的朋友哀怨的叹息着:“一点尊严也没有!”我心中想的却是,这种种的错误所在往往不见得是爱嫌弃的孩子,而是一开始就没有给孩子“感恩”教育的父母。一个“不知感恩”白眼狼的养成,错的是大人,是宠溺过头的爸妈。
一个母亲在晚餐的桌上,看着女儿理所当然的问着:“我的饭呢?”伴随着的是一副忿忿不满的神情。七岁的她有一双好手,她明明可以自己盛饭,为什么觉得妈妈理所当然得替她盛饭呢?
这个母亲意识到虽然一直警告自己不要替孩子做太多,让孩子学会为自己负责, 但是却仍然和许多母亲一样,不知不觉替孩子做得多了点。
其实这是在助长女儿的“受之无愧感”,总觉得别人欠了他,或者认为别人必须给他特殊待遇。觉得那是人家应该做的,完全不知感恩;别人没有给,他就认为别人太不应该,于是就心生不满和怨恨。受之无愧感强烈的人可能变成一只“白眼狼”。
许多父母不知不觉中在培养着白眼狼。他们替孩子做得太多,上学或放学路上,大多数孩子的书包都由父母背着,孩子心安理得空着手走。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用干家务,只要把书读好就够了。
物质享受被过分满足,许多小学生有了自己的手机和计算机,这些都是在助长孩子的受之无愧感,今天他认为你应该为他背书包、买手机,明天他就会认为你应该为他找工作、买车子、买房子,如果某天你给不了他想要的,他就要心生怨恨了。
如果爸妈不想将孩子培养成“白眼狼”,那就千万不要替孩子“做太多”,不要助长孩子的受之无愧感,要去教导孩子懂得感恩。
感恩教育是双赢 终身学习不忽视
感恩的教育就是爱的教育,人若常怀感恩之心,不仅能培养其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美德,且能够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对其成人后走向社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从感恩父母做起
父母应该让孩子理解父母的艰辛。如今不少孩子聚在一起往往吹嘘自己的父母地位怎样显赫,怎样日进蚪金,却不愿讲父母真实的工作状况。事实上很多孩子根本不知道父母工作的辛苦,更不知道父母的钱是何等的来之不易。
父母要起表率作用
孩子好动、好模仿、可塑性强,容易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父母的一言一行,在有意无意中孩子都会看在眼里,慢慢地记到心里,并逐渐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在对孩子实施感恩教育的过程中,应秉持“以身作则”的原则,做好感恩的表率。
父母要在孩子面前学会“示弱”
如果父母总能把每件事做得又快又好,那么孩子就没有机会插手帮忙。久而久之,孩子便习惯了接受,他所有的需要都被父母无条件地满足了,理所当然地认为什么事情都应该先满足他,认为别人的给予都是应该的。
充分利用各种节日作为教育的礼赞
利用各种节日的机会教会孩子学会感恩,如春节时要教孩子热情接受爷爷、奶奶及其他亲属送给他的礼物,并表示感谢,不管价钱多少,回到家里都要求孩子妥善保管,学会珍惜别人的情意。
在日常生活中教会孩子学会感恩
家庭是孩子的主要活动场所,孩子经历着、感受着家庭的一日生活所带给他们的一切体验。如果父母能很好地利用这一契机,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会识恩、知恩,培养他们的识恩、知恩的能力和心向,必将取得很好的效果。
让孩子知道父母并没有想要孩子回报
父母们常常会在孩子面前说:“爸爸妈妈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表面上是希望通过这种方法强化父母付出的多,其实恰恰相反,这给孩子造成了心理负担,它暗示了“我付出给你,你要偿还”,这样孩子就算回报也不是出于真心的,孩子会以“形式对形式”来感恩。
让孩子在对比中学会感恩
父母可以带孩子到孤儿院或伤残医院参观,可以鼓励、组织孩子与贫困地区的孩子结对交友等,让孩子在对比中体会过去不懂、不在意因而也不会珍惜的东西,改变孩子的冷漠,从而引发其慈悲心、惜福心、感恩心。
教会孩子掌握好沟通与交流的方法
父母可以通过良好的沟通,开启孩子的心灵之门,并善于营造温馨、充满关爱的家庭氛围,让孩子爱父母、爱家庭,并通过父母的“榜样”,促发其感恩之心。
一位母亲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们的世界,大门为你们敞开,你们不想进来;你们的世界,我们想进去,你们又不肯。”可见,不能良好地沟通,就无法让孩子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无法让孩子了解父母的付出与辛苦,就很难让孩子有颗感恩的心。
白眼狼的错误养成,父母责无旁贷。学习付出关心,让孩子耳濡目染,给孩子正确的“感恩”教育,让孩子的心变得柔软,孩子的人格也就更坚强。这是亲子双方的终身学习,一种最重要、也最庄严的课题。丝毫忽视不得呢!(摘编自美国《国际日报》 作者:杜若萱)
济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