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初始的“十里洋场”,还只是指旧上海的租界,这一称谓的出现,是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如哀梨老人《同光梨园记略》:“同治三年(公元一八六四年)沪北十里洋场,中国巨商,荟萃于此,女闾三百悉在租界。”又刊印于光绪九年(公元一八八三年)黄协埙的《淞南梦影录》:“钱塘袁翔甫大令尝有《望江南》词三十首,文言道俗,尽相穷形,读之如向十里洋场采风问俗,固不第作海天之闲话,甄香国之新闻也。”
鸦片战争以满清王朝的失败告终,英国凭借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在上海划定了租界,法国、美国步英国后尘,也都划定了各自在上海的租界地。
当时在上海的外国人,因担心华人排外,都住在了租界里,以利租界当局的保护。租界里于是有了专供他们享用的高楼、商店、餐饮、娱乐场所,渐变灯红酒绿。市民因租界里洋货充斥,洋房高耸,洋人比比皆是,所以把租界叫作了“洋场”。
至于为什么要加“十里”呢?据《上海辞典》载:上海开埠后,外国人不断涌来沪上,在外滩建造洋楼,开设洋行,并划定租界,其时最早的英美两租界(即公共租界)的长度约十华里,自此即有“十里洋场”之称。还有一种说法,地处英美租界的南京路,是上海开埠后最早建立的商业街,也是旧上海最热闹繁华的所在,它东起黄浦江边外滩,西达静安寺,全长约十里路,被称为“十里洋场”。
晚清时期,不论是英美租界还是法租界,曾一而再再而三强行拓展地界,面积翻了几番,但“十里洋场”之名一直沿用而未变。故而“十里”两字,只是一个虚拟数词,表示了方圆或长度之大。渐渐的,人们以“十里洋场”泛称整个旧上海了,《上海辞典》:以租界为标志的十里洋场的发展与繁荣,使上海成了西方冒险家的乐园,他们先后修筑跑马厅,开辟南京路,为宣扬西方文明,出现了包括新闻、出版、电影、文化的众多机构,还有舞场、夜总会、赌场、酒吧、妓院,成为旧上海的代名词。
用“十里洋场”代称旧上海,为社会公众所认可,不但口耳相传,还频频出现在了名人的著作中,如教育家、散文家曹靖华的《飞花集。忆当年》:“五四风暴中,作为一个北方省城的中学生,到上海参加第一次全国学生代表会议。这宛如一枚刚出土的土豆,猛然落入金光耀目的十里洋场。”剧作家、电影理论家柯灵《〈阿英散文选〉》序》:“他在一九二七年的大风暴中,踏上经过‘四。一二’血洗的上海,一直战斗到十里洋场完全沦入日本侵略军的铁蹄之下。”小说大家茅盾的《健美》:“我们这十里洋场实在还不过是畸形的殖民地的资本主义社会。”
(摘自香港《大公报》文/陆茂清)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尴尬了谁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济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