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电影人议“金鸡百花之失”:需明确定位,重树公信
中新社北京12月1日电 (记者 高凯)刚刚落幕的金马奖令此间舆论热力四溢,余温难退。12月1日,正在北京参加第十次文代会的大陆电影人由此回顾两个月前的“金鸡百花之失”,纷纷表示,“金鸡百花”这一曾经的权威大奖,是时候明确自身定位,重新树立公信了。
曾经,内地电影金鸡百花奖、香港电影金像奖、台湾电影金马奖并称华语电影三大奖项,既是最主流最专业的奖项也是最具有权威性的奖项,并称“三金”。
然而近年的金鸡百花奖声势和威望每况愈下,今年的百花奖颁出更是因为专业性缺乏引发一片争议。
相比而言,几天前的金马奖不论是引发的关注度,还是对于获奖艺人价值的提升度,金鸡百花已无法望其项背。
对于“金鸡百花”的衰落,曾经的“金马影帝”、演员黄渤无限感慨,“‘金鸡百花’在我小时候是十分灿烂的奖,是梦想。几年前我的一部电视电影获得了‘金鸡百花’的提名,第一次去现场,太激动了!但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
黄渤认为,近年来定位不够明确是“金鸡百花”的衰落之源,“加载的东西有点多,这个奖项中要体现什么,显得越来越模糊,这样一来必然越来越不专业,公信力慢慢消磨掉,影人在它面前也就失却了荣辱心”。
黄渤认为,金马奖这方面颇有坚持,“我觉得现在华语电影中金马奖还是掌握话语权的。金马奖不是没有争议,但是它在坚持自己明确定位的前提下坚持公正性。人们或许会在某些奖项的归属上有争论,但是很少会去质疑它的公正性。每届评审团会有自己不同的角度,但保持了专业性,最终形成了公信力”。
尽管旗下有多名艺人拿到了今年的百花奖,但著名影视投资人王中磊对于这一奖项同样表示出遗憾,“因为新的自由表达形式,奖项流程操作方式随意,令这项传统大奖不论在行业内部还是观众那里都不再尊荣”。
王中磊称,“这些年我跑了很多电影节,有份量的奖项无一不是树立自己的标准并保持艺术的平等。反观金鸡百花,这些年在执行中标准不够统一,失去了应有的仪式感”。
由中国文联、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的百花奖创立于1962年,金鸡百花是中国电影界历史最久的奖项。
著名电影编剧王兴东认为,想令这项传统大奖重回昔日辉煌并不容易,“首先要做到的是专业和公平,这么多年过去了,金鸡百花也需要不断进行变革,比如现在两奖交替等于两年一评,这种做法就很难保证时效,自然会影响关注度”。
黄渤认为,即便认识到问题所在并着力解决,金鸡百花奖想要重新树立公信力也需要很长的时间,“需要在现实中解决问题,比如过程怎样保证公开,比如怎样让观众明悉评委的标准,在彰显自身定位的过程中一点一点重新找回公信力,这不是是一两年的事情,真的需要坚持”。
王中磊指出,好的电影节对于电影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比如咱们导演协会内部的一年一次的评奖,那个奖项规模不大,但是做到了专业,尽管没有奖金,但依旧在这几年树立起自己的影响力。这样的奖项对于影人就有很大的推动力”。王中磊举例称,比如新人导演的《血迷宫》和《我不是王毛》,“这两部电影的创作者因为在电影协会得到的肯定而受到业内的关注,他们得到了不错的发展机会”。
对于王中磊提到的这一奖项,中国导演协会会长、著名导演李少红介绍,“我们2010年恢复年度奖,没有奖金,可以说这个奖现有的影响力是300多会员一票一票投出来的”。
对于金鸡百花的现状,李少红认为,“没有应有的坚持,缺少应有的改革”,她同时指出,尽管重拾往日风采其路漫漫,但以中国电影目前的发展状态,拿出真正切实的方法改进,一切尚有希望。(完) 济宁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