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黄女士来到单位后便不时地拿出手机刷新网络,或重启一下路由器,显得心不在焉,偶尔还出现烦躁等情绪,造成她心绪不宁的原因只有一个——微信瘫痪了。
“80”后黄女士在事业单位工作,每天到达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打开WIFI的电源,拿出手机浏览微信里朋友圈的各种信息。空闲的时候或累了想休息下,她也会登录微信四处“逛逛”。“浏览够了才能把心沉下去工作。”黄女士说,今天上不去微信,让她感觉生活里“缺少”了什么,工作也心不在焉。
“你微信能上去吗?”这是7月22日上午,记者的几位朋友在电话里共同询问的一句话。无独有偶,在当天的齐齐哈尔贴吧、0452e论坛相继有网友发出“微信上不去网,求助。”“微信上不了,无聊死了”等帖,跟帖的内容很多是表达对上不去微信感觉无聊、闹心等情绪,有部分网友还称上不去微信感觉烦躁,不能专心工作。网友美成教育说:“突然间不能用了,才发现它的重要性。”这也代表了部分网友的心声。
在对一些年轻的市民采访时,记者了解到,平时总上微信的市民,当微信瘫痪时或多或少都会感觉缺少点东西,心里“空落落”的。平时总上微信的王欣雨告诉记者,上不去微信心里像“长了草”,即使手头有事也会想着微信,不时地登录一下。
微信官方年初统计,用户数1月份已突破三亿,每日活跃微信用户数已超过一亿。微信渐渐成为一部分人生活的“必需品”,这次忽然服务器出现故障,对它的依赖便凸显出来。王欣雨说:“通过这个事才体会到微信对自己的心情和生活有着如此大的影响,自己的生活能被一个软件所影响,想想也是挺可怕的事。”
社交软件造成交际障碍
网络社交正成为当下最时髦的交友方式。人们从以前面对面聊天问候,到通过电话沟通,再到用QQ、微信等聊天软件交流。网络社交软件的出现打破了地域的限制,一下子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让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和同样拥有社交软件的人进行沟通。但是,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交往势必要涉及到方方面面,如果仅用应用软件来替代,就会引起很多问题。
“如果把她在网络中聊天时的劲头拿到现实中,那她就是标准的话痨。”卢超开玩笑地说,他的一个好朋友在网上QQ聊天时表现的很活泼。但是在现实中却话不多,和不熟悉的人聊天时还感觉有点“笨嘴笨舌”,哪怕和他们几个好朋友在一起话也不是很多,和在网上简直是判若两人。
网络和现实相比,社交方式有很大的差异性,很多现实中口拙的人,在网络上却能够侃侃而谈,滔滔不绝。比起当面言语,网络给了人们一个缓冲的空间,一些语言在打字的过程中也能经过修饰和思考。软件主要是通过文字的形式去表达自己的思想,甚至有一部分人喜欢发一些图片表情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长时间用这样的方式交流就会形成习惯,久而久之,交际能力则会下降。
网络依赖亟待重视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手机网民达到4.2亿,网络已成为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生活的一部分。网络给人带来便利的同时,各种各样的“病”和“瘾”也悄悄地潜伏到了人们身边,“社交网络依赖症”就是其中之一。
现在在聚会、唱歌等场合,一部分人在聊天时会偶尔地拿出手机,刷下朋友圈或微博,个别的人在聊会儿天后就“心不在焉”,对着手机开始“埋头苦干”。“有次小学同学聚会,有个同学在吃完饭后就拿着手机进入了自己的‘世界’,本来想和他聊聊以前同学的时光,结果最后拿到一个QQ号,告诉我以后常联系。”“90后”王珊对此现象感到无奈,她说,虽然她也玩这些,但不会在这种场合玩。
此外,不少网民因过度依赖网络,长时间面对电脑,还出现了视力下降、思维迟缓、情绪低落、精力不足等问题,不少青年因习惯了键盘打字,常常提笔忘字,颈椎也出现不适等等。
“社交网络依赖症”正逐步影响现实生活,要严格控制自己的上网时间,找到适合自己的宣泄方式。尤其长期依靠网络工作的人更容易产生网络社交依赖,更要注意合理规划时间,把在网络用的精力合理分配到现实生活中。与此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应当多与亲人、朋友沟通,在工作中,努力让自己获得更多成就。
可以在放假之时切断无线网络信号,关闭聊天软件,携亲朋好友一同出游,面对面沟通交流感情,用欢声笑语取代单调的按键声。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尴尬了谁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