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振甫长女:父亲和汪伯伯都是“了不起的老人家”

2016-09-20 13:52:26 来源:济宁新闻网

辜振甫长女:父亲和汪伯伯都是“了不起的老人家”汪辜会谈20周年前夕,原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长女辜怀群在台北接受中新社记者独家采访。图为辜怀群抱着她2005年策划出版的《劲寒梅香——辜振甫人生纪实》一书。中新社发 董会峰 摄

辜怀群忆及与海协会首任会长汪道涵的首次见面,仍历历在目。“1993年,父亲去新加坡参加辜汪会谈,由妈妈和弟弟陪同。我第一次见到汪伯伯,是在1998年,父亲赴上海参加辜汪会晤,家里人都想去,因为队伍太庞大,作为长女的我和作为长子的弟弟(辜启允)有幸陪爸爸妈妈同往。那是父亲第二次见汪伯伯,对于我来说则是第一次赴大陆,一切都是新鲜的,飞行途中还与弟弟争论所见的,到底是长江还是黄河。”

“印象很深的是,上海会晤之余,父亲和汪伯伯去上海兰心剧院听京戏。那个剧院小小的,但古色古香。现场气氛热烈,有人问我父亲唱不唱。父亲提起唱戏,总是精神很好,就愉快登台,客串清唱了《洪羊洞》、《借东风》、《鱼肠剑》选段,博得阵阵掌声。汪伯伯也是一位‘可爱的观众’,那一次,我认得了他。”

“当天晚上,有一个插曲。听完戏,他们一溜烟统统都不见了,最后我发现,我一个人站在舞台上。为什么发生这种事?因为所有认识我的大陆朋友,发现我竟然到了上海,都涌上来跟我打招呼。后来我弟弟就笑我:辜怀群,你到了上海,险险就迷路了!”

辜怀群表示,汪道涵是她尊敬、慈祥和蔼的长辈,从认识直到过世,非常疼爱辜家。“汪伯伯曾经很客气地对我说,如果想去上海工作或到了上海,一定要去看他。之后,我有机会见过他多次。”

2005年1月,88岁的辜振甫病逝,90岁的汪道涵亲自写了一封信给辜严倬云女士,委托个人代表送达台北。“我们都很感动。等我父亲丧事办完后,我母亲坚持要带家里所有的人去上海道谢。我们被安排去了上海,与汪伯伯见了面,谈了至少40分钟,他精神非常好。”辜怀群说。

“我当时不知道汪伯伯其实是病着,上去握手的时候,我说:‘汪伯伯,我们给爸爸出了一本书《劲寒梅香》,还想出一个纪录片并做成DVD,请您题字好不好?’他一口答应,但直到同年年底去世,始终没能题。”

“事后,我们才知道。那一天,汪伯伯在医院里提早起身,挑选给我妈妈的礼物,见面时间快到的时候,他让医护人员把身上插满的各种管子藏好,赶过来见我们。”

“汪伯伯这一点,和我父亲真的很像,都是到了个人身体最不舒服的时候,还拼着命想把一件事做好。”

致力两岸文化交流、自言“一听到政治就两眼发直”的辜怀群说,两岸同根同文,就算过去这么多年,生活上没常在一起,政治体制有所不同,但怎么说,文化是共同的,大家读着一样的孔孟圣贤书,想着一样的儒家道理。父亲和汪伯伯都酷爱读书,中华文化及文化所主宰的对历史、人生甚至对全民的态度,有共通之处,加上他们两人都眼光远、高度够,所以能谈得来、能深交。

谈起父亲,辜怀群说,父亲一生爱读书、爱京剧,是个使命感很强的励志型人物,自律、自爱,坚忍卓绝。“他特别喜欢京剧《鱼肠剑》里的一句唱词,叫‘一事无成两鬓斑,叹光阴一去不回还’。年纪越大的时候,父亲越觉得是个写照,经常唱‘一事无成’那一段。我们就安慰说:爸爸,如果你是一事无成的话,那我们用不了两鬓斑,就已经知道一事无成,所以你不用难过。”

“父亲去世前,不曾交代任何家里的私事。他嘴里只有一件事,就是两岸关系,直到人生最后一分钟。他如果活得再久一点,会写一本关于两岸关系的书。”

转眼间,辜振甫先生已辞世8年。辜怀群说,父亲没有远去,“我是辜振甫的女儿,他始终活在我的生命里”。

记者问:今年是汪辜会谈20周年,家人有没有特别的纪念?辜怀群回应跟往年一样,并没有特别的规划。“我们是典型的闽南人家庭,每逢父亲的生日、忌日,便邀亲戚来,在家里举行生日祭、正祭。”

“其实,我们做子女的,每天都想着爸爸。8年来,我每天都要给他上香,每晚睡觉前跟他说一次话。”

年届花甲之年的辜怀群并透露,本月29日,她将首次参加海基会举办的汪辜会谈纪念活动。母亲辜严倬云、汪道涵之子汪致重亦受邀。(完)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尴尬了谁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