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民追思会在人艺举行 濮存昕引用诗词怀念父亲

2016-09-08 04:21:49 来源:济宁新闻网

昨天,北京人艺的演员(左起):丁志诚、王刚、吴刚等在剧院门口送苏民老师的夫人贾铨离开追思会会场。丁志诚对贾铨说:“我们都是苏民老师招进剧院来的,都是他的学生。您老人家硬硬朗朗的!”

昨天,北京人艺的演员(左起):丁志诚、王刚、吴刚等在剧院门口送苏民老师的夫人贾铨离开追思会会场。丁志诚对贾铨说:“我们都是苏民老师招进剧院来的,都是他的学生。您老人家硬硬朗朗的!”

北京晨报讯(记者 和璐璐)昨天,北京人艺排练厅从未挤进过那么多人,剧院的老中青几代演员和苏民老师的院外好友、学生都来到人艺一楼的大排练厅,发言时从五十几岁快退休的演员到二十岁出头的年轻学子都管苏民叫“恩师”,苏民老师这一生无愧于“桃李满天下”。丁志诚、徐帆、龚丽君、何冰等都坐在后面的人群中,没有时间发言。

9月5日,苏民老师的孙女濮方,抱着爷爷的遗像走出告别厅。

9月5日,苏民老师的孙女濮方,抱着爷爷的遗像走出告别厅。

这里是苏民老师生前最为熟悉的地方,所以当濮存昕和他的姐姐搀扶着苏民老师的爱人贾铨老师一进来看到苏民老师巨幅照片时,贾铨老师就忍不住哭了,“剧院我来了几十年,头一次看见变成这样,我受不了,对不起大家”,现场几位老伙伴一句“贾老师保重”,贾老师说:“其实我这几天都挺好的。”

往常热爱网球运动、一向健步如飞的贾铨老师,昨天坐着轮椅进来,让人看了特别心酸,她在听完大家发言后说:“大家的发言让我深受感动,十分温暖,使我对苏民也有了更多的了解,我和苏民相伴了65年,今年人艺建院64周年,就是有这些老朋友,他才能做一些事。苏民的人生很精彩,很圆满。我十分安慰,我向剧院的老同志和帮助过他的同志再一次表示感谢。”

贾铨老师在其子濮存昕(左)、濮存明(右)的陪伴下,参观苏民生平图片展。

贾铨老师在其子濮存昕(左)、濮存明(右)的陪伴下,参观苏民生平图片展。

濮存昕在结尾时用鲁迅《纪念刘和珍君》中所引的一首小诗来表达对父亲的真挚情感:“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他说:“昨天我们送父亲走了,今天他这辈子有交情的朋友都来了,一切都是圆满。我今天下午就要开始排《洋麻将》了,脑子就不在这儿了。这个排练厅是我父亲最熟悉的地方,这儿是排练、开会和过节的地方,今天大家一起来聊我的父亲,也产生了原动力,我听大家讲,这儿也是课堂,我觉得我的父亲不只是属于我们家庭的。这里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昨天,苏民追思会在人艺排练厅举行,久未露面的朱旭,坐在苏民老师夫人贾铨身旁发言追忆苏民;相处74年的同学蓝天野、人艺之外的代表李雪健、15年跟随苏民的人艺导演唐烨等人也先后发言表达了对苏民老师的敬佩与喜爱。

李雪健(人艺之外代表):

从电视上得知消息赶来

我和小濮都是苏民老师的晚辈,我算是人艺之外晚辈的代表吧,我在电视上看到苏民老师去世的消息,想着这老爷子为人低调也不搞告别仪式,我就打听到这个追思会,一定要来参加。当年我和小濮都是空政学员班的学员,苏民的学生带过我们。我今天来没有在会上发言,我就是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看看作为晚辈怎么去尽孝心做孝子,苏民老师做人做艺都非常好。我在心里怀念苏民老爷子,同时也要拿出点像样的作品,不能辜负老人家,这样才能让他走得更安详。

郭启宏(人艺著名编剧):

中庸之道令人尊敬

我和苏民合作过三个戏,分别是《李白》、《天之骄子》和《司马相如》,因为合作的关系,我经常去他家,他是导演又是演员、戏剧教育家,朗诵也是一流的,是一个通才。最值得称道的是他的为人,他深谙儒家的中庸之道,大事平和,少有偏颇,我们两人相知相得,是常常忘记年龄的忘年交。

朱旭(人艺著名演员):

做事儿特别细致

要说我这点儿本事,都是在北京人艺学的,其中我演过一个戏,叫《麦收之前》,我跟苏民学会了粘胡子,他这个人特别细致,他把那个毛线撕得特别好,特别像那么回事儿。前不久苏民还给我写了首诗,把我这一生演过的戏都概括在里面了。我得知他走了,想了很多,我非常羡慕他,睡了一觉就走了,安安静静的。这一点我要是也能学到就好了。

蓝天野(人艺著名演员):

苏民走后谁为人艺操心

我和苏民是1942年的同学,相处74年,这么多年的交情,我不可能心里不难过。今天还来了那么多剧院的同僚,我就想问问大伙儿,还有人为人艺操心吗?为人艺的未来出谋划策吗?这些青年演员素质很好,但他们怎么能合到人艺的表演风格里面来?这些事情谁来做?我不行,我的戏剧观念落后了,力不从心。希望现任的领导班子扛起这个责任,拜托了!

唐烨(人艺导演):

15年跟随苏民老师

我是从2001年开始给苏民老师当副导演的,至今已经15年了,我们合作过三个戏《蔡文姬》、《李白》和《天之骄子》。苏民老师做事非常认真和严谨,他经常跟我说不能忘记焦菊隐先生和郭沫若先生,所以在署名的时候,他强调只能署“复排导演苏民”,而不是“重排导演”。记得有一次排练,他曾经和一个年轻演员说:“你可以回家看看《资治通鉴》多少页到多少页”,后来我回家也特意查了一下,虽然这本书很难读,但我是从那会儿开始读的。

还有一次我们排《蔡文姬》,他对于明加说:“我觉得你这段演得非常好,甚至比朱琳还好”,他这句话对于年轻演员来说是给了莫大的自信,但随后他又说:“但是有的演员居然还背不下来词”,我当时知道他说的是濮存昕,就解释了一句:“濮哥下午还要排《原野》,晚上还要演《窝头会馆》,三班倒太忙了。”但苏民老师摇摇头说:“不需要理由。”他没有因为是自己的儿子,是副院长而给留面子,这就是苏民老师特别耿直的地方。还有一次他来看戏坐在观众席,我想拉他上台谢幕,他摆手说:“让演员们接受鲜花和掌声吧!”这就是我所了解的苏民老师,让演员们都非常敬重的苏民老师,希望他一路走好。

北京晨报记者 和璐璐/文

史春阳/摄

济宁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