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全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造首善之区纪实(上)

2016-11-29 03:22:51 来源:济宁新闻网

儒润圣城开新篇——我市全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造首善之区纪实(上) 

编者按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济宁并在孔子研究院同专家学者座谈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对济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推动儒学研究与传播寄予殷切期望。三年来,我市把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济宁讲话精神作为重要任务,立足济宁作为儒家文化发源地的独特优势,瞄准“文化强市,首善之区”建设目标,紧紧围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主线,进一步强化使命担当,抢抓机遇,主动作为,我市文化竞争力、影响力不断凸显提升。

初冬的曲阜,阳光透过薄薄云层洒向大地,让人备感温暖。11月17日下午,曲阜大成路北首孔庙南门的万仞宫墙前,一批传统文化的研究者怀着对至圣先师的敬仰,来到孔庙,近距离感受圣人的智慧与厚重儒家文化的千年洗礼。

作为孔子故里、儒家文化滥觞之地,济宁拥有传承传统文化得天独厚之优势。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出要求为契机,济宁抢抓文化大发展的难得历史机遇,自觉站在服务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上谋划文化发展,奏响了打造首善之区、建设文化强市的时代最强音。而今,传统文化在当下愈发受到重视、各项扶持政策纷纷出台,今天的济宁不仅有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有依托优秀文化衍生出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文化经济产业的融合发展,为“东方圣城,首善之区”建设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弘扬推广——唤醒百姓心中传统文化“基因”

不久前,曲阜市广泛开展了全民修身和全民守法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居民自觉加强自身修养、讲文明、守道德,全面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短短几个月里,曲阜市防山镇钱家村党支部书记史国强就看到村里的变化。“咱村吃水不花钱,过去,一到定点放水的时候就有人扯了长管子浇地,全村一个月光抽水电费少说也得2000多块。现在再也找不着这样的人了,高峰月份200块也肯定打住了。”史国强说,“真是没想到,3个月的修身活动能给村民带来这么大变化!”现在,老百姓听儒学课、礼仪课的热情越来越高,家家都争当道德模范,3岁多小娃娃拿着冰糕纸都得找三四个地方丢进垃圾桶。

善,德之建也。千年儒家思想浸润形成了济宁独特的城市文化气质。按照总书记的嘱托,济宁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己任,不断发掘民族基因,全力打造优秀儒家文化传承区。

为此,我市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时始终坚持正本清源,努力将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发掘出来加以弘扬。启动实施了优秀传统文化六进普及、道德提升、文化惠民、文明创建等七大工程,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市、县两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年度学习计划和市委讲师团经常性宣讲内容。举办了“孔孟之乡·优秀传统文化大讲堂”,构建了市县图书馆“尼山书院”、乡村儒学讲堂、国学阅览室等儒学普及四级网络,在全市范围内建设“尼山书院”和“乡村儒学讲堂”,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不断凸显。

去年,示范区建设被纳入全省《实施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工程方案》、中宣部“十三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和文化部“十三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文化部将济宁市确定为改革发展调研联系点。今年3月,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正式被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一项项利好政策,无疑是一剂剂强心针,不断增强着济宁人民的文化自信。

深化提升——打造儒学原乡·文化圣地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在泗水县圣水峪镇小官庄村乡村儒学讲堂内,百余人挤在一间屋子里,或坐或站,无论男女老幼每人都手持《弟子规》,跟随老师认真地朗读。这样的景象自2014年初开始,每月在这里上演两次。“让传统文化走进日常生活,让经典教育回归‘新常态’,才能让大家‘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走得远’。”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长王大千表示。

礼之用,和为贵。在汲取传统文化之精髓基础上,曲阜不断推陈出新,在405个行政村成立“和为贵”调解室,引导农民通过非诉讼途径化解矛盾纠纷,这些孔子故里的农村版“小法庭”,从群众关注的焦点中找到基层治理创新的切入点,探索出一条用传统文化做当代价值、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途径与平台。

有推动就有成效。近年来,我市创新“图书馆+书院”服务模式,全市公共图书馆建成“尼山书院”12个,建成乡村(社区)儒学讲堂1058个,开展儒学活动14000余场。聘请首批市级“儒学讲师”60名和“高级讲师”33名,结集编辑了30余万字的《乡村儒学读本》,与市人才办等6部门联合出台《儒学民间普及推广人才支持计划实施细则》;下发了《关于公布乡村儒学讲堂市级示范点、乡村儒学讲师的通知》,评选出153处乡村儒学讲堂示范点和153名乡村儒学讲师;全市12个公共图书馆尼山书院全面启动青少年公益国学夏令营活动;2016年6月,济宁市乡村儒学讲堂、“图书馆+尼山书院”模式作为山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例子在央视新闻联播头条进行报道。

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光彩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历史底蕴、文化根基和传统积淀的体现,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和“民族记忆的背影”。

6月11日,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的宣传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非遗传承人参加,近百名非遗传承人齐聚运河音乐厅,泥塑、剪纸、木雕、面人、糖人等多项传统手艺汇聚一堂。“销量比前几年好多了,现在我有了自己的工作室,许多客户都开始找我定做作品了,靠这个手艺,弄个温饱不成问题。”展示柜前,泥塑非遗传承人白庆华说,政府对非遗传承人的扶持,让许多非遗传承人放下心来,专心搞起了创作。

如今,城区运河畔的宣阜巷已经成为济宁地区非遗传承人的集合地,数十名非遗传承人在此开店、授徒,刚刚获得“2015年度济宁市非遗保护十大优秀传承人”的剪纸非遗传承人张跃广在宣阜巷还办了培训班,“非遗传承人,我更看重的应该是传承,有了传承的地方,有了传承的机会,我们更加坚定了做好这份事业的信心!”

济宁厚重的历史文化,孕育了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使济宁成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市。我市不断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7个、传承人6人,省级项目61个、传承人32人,市级项目208个、传承人133人,建立了23个民俗博物馆和37个传承基地,出版了4部市级非遗书籍。全市共建成县(乡、村)历史文化展示场馆(所)69处,完成县市区全覆盖。开展了大运河流域曲艺学术交流展演、济宁市庆祝“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传统武术类非遗项目展演、“讲述中国故事——济宁市优秀非遗展演项目走基层惠民巡演”等非遗活动,连续举办四届“文化遗产日”庆祝活动。市文广新局和济宁职业技术学院“依托职业院校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三合六进’模式”等3个项目荣获省政府设立的山东省文化创新奖,成绩位居全省第二位。

济宁本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