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11岁少年捐髓救母 配型成功却遇经济压力

2016-11-27 03:19:32 来源:济宁新闻网

晓铜给母亲端水吃药

在11岁的晓铜眼里,“骨髓移植”这个医疗名词太复杂,已经超出了他的理解能力。在他年幼的思维里,这件事儿其实很简单——捐出“骨髓”就是捐出自己的“命”,把自己的“命”分给妈妈一点,让妈妈能够活下去,而只要“妈妈能活着”,那让自己“干啥都行”。

“绝症”击碎平静家庭,儿子成最后的救命希望11月25日下午,当记者来到吴英华一家在曲阜市沂水小区东区3号楼顶楼的出租屋时,房间内简陋的家具显示了这个家庭目前的经济状况。户型老旧、没有暖气,唯一的煤炉也没有生火。“这是为了省下煤球钱,她(孔祥平)在床上,孩子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家里冷点我自己也能捱过去。”吴英华告诉记者,他从20多年前给人跑运输,算是村里年轻人中比较能“折腾”的,可妻子的患病却让这个小康之家迅速陷入到贫困之中,不但多年积攒的存款消耗一空,还欠下了十几万元的外债。

今年4月,孔祥平感到全身乏力、牙龈出血,起初她以为是伤风感冒并未在意,随着身体越来越虚弱,在吴英华的一再要求下,她终于到医院做了检查,可结果却让她无法接受——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血小板已经降低至危险水平。“我才40岁,咋能得这个病?”孔祥平陷入了绝望。

对孔祥平的病情而言,进行骨髓移植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然而,骨髓移植手术不但面临高额的医疗费用,更面临着巨大的“配型”缺口。在现有的骨髓库中无法找到与孔祥平相符的配型,只能从孔祥平自己的亲友中寻找。

但听说妹妹的治疗要抽“骨髓”,亲戚们却避之不及,三个兄弟姐妹中只有大姐愿意做配型检测,二姐借口自己的身体不好,大哥更是不愿意接孔祥平的电话。然而,大姐的配型检测结果太低,无法给孔祥平做骨髓移植。“平时亲戚们的关系都还不错,到了救命的时候却是这个样子,一开始我也想不通。”吴英华告诉记者,在经历了短暂的愤怒后,他冷静下来了,也想开了:“毕竟各家有各家的难处,咱也不能勉强人家。”

尽管医生曾经明确告诉吴英华,在孔祥平的三个兄弟姐妹中,一定有一个人的配型和孔祥平高度吻合,采用高度吻合的配型不但能大大降低手术中排异反应的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更能节省约10万元手术费用。如今,这条最为稳妥的手术方案只能放弃。绝望之际,医生告诉夫妻俩,可以给儿子晓铜做配型检测,看看能不能配型成功。吴英华回家给11岁的晓铜说了这件事,没想到小家伙态度坚决:“做,只要能救妈妈的命,让我干啥都行。”

11月1日,晓铜跟着父亲来到医院做了配型检测。7日检测结果出来,晓铜在10点的配型中有5个点与妈妈相符,可以进行骨髓移植手术。

母亲生病的大半年,11岁少年撑起一个家熟练地打开电磁炉烧开热水,把白菜叶剁成长条,再撕开一袋挂面——母亲生病的大半年时间里经常要去济南治疗,家里只剩下晓铜一个人,面条成了他的主食。“我现在还不会炒菜,以后学会了,伙食就能好点了。”在这个11岁的少年心里,还只有“妈妈的病很难治好”这个模糊概念,至于“白血病”这三个字意味着怎样的痛苦和绝望,他还不能完全理解。就在前两天,父子二人还吵了一架。“不听话,小孩脾气,你问他为什么要说他?”面对父亲的责问,晓铜却不说话,只是嘿嘿一笑:“你们那么长时间不在家,我是想你们。”

在吴英华夫妇的卧室墙上,贴满了晓铜的奖状,象棋、踢毽子、文艺表演、三好学生……要不是病魔突然降临到母亲身上,晓铜应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面对记者,这个11岁的孩子显得有些拘谨。“知道妈妈得了什么病吗?”“知道,同学们都说很难治好。”“那你知道你要捐献自己的‘骨髓’救妈妈吗?”“嗯,可是我爷爷奶奶不让我去,说对我的身体不好,以后干活没力气,还容易生病。”“那你还捐吗?”“捐!”“为啥?”“因为没有妈妈,我就没有家了。妈妈生了我,我要救妈妈的命,回报妈妈。”说到这里,这个11岁的少年眼里已经有了隐隐的泪光,让记者不忍心再问下去。

吴英华告诉记者,上次去济南化疗,妻子的身体十分虚弱,中间几乎难以坚持。而留在家里的晓铜也似乎格外敏感,老是给他打电话询问妈妈的病情。“孩子理解不了骨髓移植是啥意思,他以为就是把自己的‘命’分给妈妈一点。”吴英华说,在一次电话中晓铜隐约说出了这个意思,儿子的话语让他这个临近中年的汉子在挂掉电话后失声痛哭。

手术费用尚存巨大缺口,孩子想让妈妈活下去下午4时,学校为晓铜组织了一场募捐,来自同学和家长们的善款被交到了孔祥平的手上,尽管这笔善款还远远不能满足巨大的手术费用缺口,但孔祥平依然是说不出的感谢。

在晓铜和妈妈配型成功后,经济问题就成了横亘在一家人面前的大山,亲戚们早已是借无可借,而距离孔祥平的手术排期只有20多天,面对仍然有十多万元的手术费用缺口,全家人束手无策。“手术期一旦错过,就要重新开始排期,中间要依靠化疗维持,白白浪费很多钱不说,她的身体能不能撑到下个手术期都不好说。”吴英华说,现在家里是进退两难:要做手术,钱不够;不做,化疗花费更高,等到下一个手术排期会造成更大的资金缺口,手术就更没办法完成了。

“希望好心人能够帮助我们渡过难关,让我的‘骨髓’能够帮助妈妈活下去。”11岁的晓铜眼中满是希望,他知道,只有妈妈好了,家才能好,这样自己才能更好地生活。

济宁本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