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坚持创新理念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纪实(下)

2016-11-06 03:19:21 来源:济宁新闻网

打造济宁产业“升级版”——济宁坚持创新理念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纪实(下)

“德国库卡的机器人装上我们自主研发的CNC软件后,不仅能搬运、切割、焊接、打磨、抛光,还能干雕刻、绘画这样的细活,结果又被全球工业机器人四大品牌之一的德国库卡花4倍的价格回购了。这种高精度机器人供不应求,西安交大、中央美院又签下了订单。”在位于邹城市的诺博泰生产车间,首席执行官李正江向记者介绍。这是我市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用科技的力量改变产业底色、提升产业层次的一个缩影。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滚滚大潮之中,济宁这座典型煤炭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应该怎样调整才会更合理?如何才能更好发挥创新驱动的作用?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优势在哪里?谨记习总书记的嘱托,三年来,济宁找准转调的方向和路径,上下一心,砥砺前行,全力以赴打好转方式调结构攻坚战,再造济宁发展新优势。

传统产业“老树开新花”

在一如既往繁忙的青岛港内,由我市一家机电企业生产的国内吨位最大、控制技术先进的首款港口用电力机车正平稳地牵引着3000吨货物按预定轨道前行。相较于传统内燃机机车,这一辆车一年可为港口货运企业节约支出200多万元。谁也不会想到,这家紧跟制造业潮流的企业,其“老本行”却是时下陷入困境的煤炭机电行业。而除电力机车外,该企业生产的带式输送机、超耐磨工业输送管道也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被广泛应用于港口、大型钢铁企业、航道疏浚工程。

在邹城市中心店镇机电产业园里,记者见到了这一连串创新举动的发起人——山东天工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岩。“大家都知道转型升级的重要性,但我认为最关键的就在于企业是否掌握了核心技术。”在张岩看来,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产学研”齐头并进的做法、产品高端化与先进化的经营理念让他在机械机电行业一片萧条的今天逆势突围。

加快转型升级,天工机电以发展成果证明了传统产业完全可以变为朝阳产业。尽管我市类似天工机电的传统企业较多,但产业基础良好,转型升级的空间巨大。实践证明,传统产业通过产品设计、技术装备、工艺和企业管理、营销策略的创新和变革,通过工业技术改造,更多依靠科技红利和品牌红利,传统产业完全可以焕发生机,产生新的竞争优势。

据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我市积极对接“中国制造2025”,努力调整产业结构,集聚优势资源推进146个重点工业技改项目,目前已开工建设140个,其中100个技改项目已开工建设96个。技改投资增长稳定,先行指标回暖向好。1至8月份,全市完成工业投资1218.2亿元,其中技改投资643.4亿元,同比增长11.9%,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52.8%。

新兴产业“新芽成大树”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话啥时候也不过时。”济宁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研发工程师刘国平感慨道。

性能不稳定、续航能力差一直是制约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今年3月份,由济宁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研发的一款电动汽车交流控制器,有效破解了这一难题。这个充满科技含量的新装置在达到业界领先水平的情况下,满足了车厂所要求的两个功能,一个是防溜坡功能,另外一个是边走边发电的功能。“自从采用了这个装置,我们生产的电动汽车全年新增销量3万辆”,尝到“甜头”的山东海全新能源科技公司负责人赞不绝口。

对科技创新的不懈追求收获了累累硕果。截至目前,济宁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已先后开发电机控制器、智能车载主机、雕刻机器人系统、工业机器人教学单元等10余款产品,实现年销售额1000多万元;签署企业委托开发合同30多项,孵化高新技术企业6家,有力推动了我市企业转型升级。

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创新驱动无疑已经成为济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的强劲动力。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广大企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今年以来,全市推荐申报省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82项,已落实资金3248万元;上半年,、申请专利3022件、其中发明专利613件,授权专利2024件、其中发明专利173件;新增孵化器面积30万平方米,达到165万平方米。截至目前,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99家,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2家、省级30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示范联盟4家,企业的科技创新和综合竞争力得到大幅提高。

“引进来”“走出去”步伐加快

系统招商、企业招商、全面招商……我市坚持把招大引强作为加快膨胀信息产业主路径,围绕建链、补链、强链,实行企业、人才、高校、院所、公共平台一起招、全面引战略,打响了一场信息产业招商主动战、攻坚战。三年来,我市新兴产业发展突飞猛进,特别是众多IT“巨头”纷至沓来,“集群式”落户我市。

在北京、上海、深圳、香港等地举办20余场信息产业系列大型招商会、恳谈会、洽谈会;密集走访IBM、微软、中兴通讯、华为公司、大唐电信、阿里巴巴、北斗星通等IT界巨头,达成多项合作意向;华为公司、中兴、惠普、IBM、博彦科技、阿里巴巴、软通动力、文思海辉、曙光、赛德博睿、中联翰元等信息产业大项目相继签约落地并投入建设……截至目前,惠普、华为、中兴通讯、甲骨文等产业大鳄“集群式”落户济宁,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48家选择在济宁投资兴业,全市在建信息产业重点项目达61个,总投资416亿元。

如何抢抓“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机遇,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对外合作是我市“开放战略”的重中之重。在“走出去”的道路上,如意集团可谓“急先锋”。据如意集团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集团再次精准定位,立足长远,放眼未来,掀起如意集团第三次创业高潮,强力推动集团“走出去”,特别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与国家加大投资,在宁夏、新疆和巴基斯坦相继投资建设纺织工业园,得到了国家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促进了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宁夏如意智能制造工业园、喀什开发区工业园、疏勒工业园、华能山东如意巴基斯坦萨希瓦尔2×660Mw电源项目、费萨拉巴德ICBC如意纺织服装工业园项目、澳大利亚棉田收购项目……一路前行、一路凯歌,如意集团提前围绕“一带一路”布局的战略成效日益凸显,随着项目的陆续建成、投产达产,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更为其打造千亿级规模的目标添上了重重砝码。

近年来,全市上下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立足本地实际,放眼全球市场,持续推动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国内贸易与对外贸易融合发展,通过充分统筹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全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正在不断显现。

济宁本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