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扫一扫”了,“正品”也不一定真 如何辨真伪

2016-09-06 16:22:05 来源:济宁新闻网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防伪标签难防假货的消息,不禁让人大呼“防不胜防”。商品贴有防伪标签,为何还不能保真?业内人士表示,一些防伪标签制作公司为了获利,不仅不按规定核查客户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和税务登记证,甚至收钱定做假防伪码,并将相关信息上传到假的防伪码查询网站,以假乱真。更有甚者还在假防伪标签上设计二维码,扫描后可直接进入正品官网,给人以正品的假象。

网上热销、价格便宜,扫码结果可随意改

仿真度如此高的防伪标签究竟从何而来?购买、使用防伪标签需要哪些证明和手续?记者在多家购物网站搜索“防伪标签”这一关键词,立刻弹出大量定做防伪码的商家,所显示的样品种类众多,有激光镭射标签、刮涂层防伪标、二维码标等。记者通过浏览各家制作和售卖防伪标签的网店后发现,有的卖家能够制作可供多种方式查询的防伪码,无论是通过网站、电话,还是短信、微信等验证方式,消费者对防伪码进行查询时都能显示出产品为“正品”的信息。

记者以买家身份与其中几家电商联系,他们表示,除了二维码防伪标识之外,还提供激光防伪、温变火烤防伪、滴水消失防伪、荧光防伪等多种市场上较流行的防伪技术服务。一个标明来自浙江温州制作各类商品防伪标签的店铺客服人员称,他们家的激光防伪标签每万张80元,带有二维码的激光防伪标签每万张550元,如果订购量比较大,价格能降到500元。客服人员说:“制作好的二维码防伪标签的扫描结果可由你自己决定。”

在与另外一家位于上海的专门制作日常洗护用品品牌防伪码的网店取得联系后,客服人员向记者介绍,他们所售的通用防伪码标签有两种:一种标签可通过该公司查询网站查到相关产品信息,另一种标签则只要扫描二维码,就会显示“产品是正品”的文字信息。第一种防伪标签0.2元,第二种0.5元。顾客可通过改变角度观察镭射标签的不同图案变化来识别真伪,扫描其二维码还会显示出诸如海飞丝、飘柔、六神、沙宣甚至是韩国ks等各种洗护用品的官方网站。当记者对查询网站产生质疑时,这位客户人员回答:“目前没有针对全国产品查询用的专门系统,都是企业用来监管旗下产品系统的查询系统,因此并无统一标准。你还可以定做防伪标,在标签上印上自己制作的查询网站。”

记者发现,防伪标签的价格在每万张70元至1000元不等,价格高低取决于防伪技术的难易程度,最便宜的防伪标签单价不到1分钱。而购买防伪标签的买家多数是微商或网店店主,也有少部分来自沿街商铺。在记者联系的5家销售商中,只有一家要求记者提供营业执照和商标注册证,而其余4家只需提供商品信息,不需任何证明材料。

防伪标签乱象多,查验正品不能只靠“扫一扫”

对于防伪标签造假的现象,记者咨询市工商局注册监管科工作人员后得知,在产品上贴防伪码是企业应对产品被仿冒所作出的个体行为,而工商部门在鉴定产品是否为假货时并不依靠这些防伪标签。“今年上半年,广西警方破获一起生产假冒品牌洗发水案件,缴获的物品中,包括假冒洗发水15万余瓶、大中型生产线设备15台,还有外包装防伪标识贴牌200余万张。”注册监管科叶科长告诉记者,由于立法缺失以及监管难等问题,导致各种查询网站在无资质的情况下运行,很容易成为假货商售假的帮凶,让顾客上当受骗。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些商品防伪标签上的二维码本身毫无防伪作用,只是记录信息的一个符号,用它来记载链接地址。“但是,现在很多防伪公司和推销人员诱导公众,称这个东西有防伪作用,而一些防伪标签制作公司也在利益驱使下,为不良商家制作假的防伪码,同时将相关信息上传至自己建立的查询网站,甚至扫描有些假的防伪标识条形码后可进入正品公司网站,而顾客往往会信以为真。”

此外,记者通过查阅《产品防伪监督管理办法》了解到,防伪技术生产企业不得生产或者接受他人委托生产假冒的防伪技术产品。在为客户提供防伪码服务时,防伪码制造公司必须查验委托方提供的有关证明材料,包括企业营业执照副本、产品名称、型号及国家质检总局认定的质量检验机构对该产品的检验合格报告,印制带有防伪标志的商标、质量标志的,应当出具商标持有证明与质量标志认定证明。

购买商品时如何辨别真伪?

实体店:选择商城专柜最可靠。

网购:1.选择官网。如果对价格的考量不是很在意,那么建议尽量到各个品牌的官方网站去购买。

2.看评论。多看看下面的评论,尤其是差评,要多参考一下他们不满意是在哪些方面。

3.询问商家。可以直接询问商家是否确保正品,有些商家的回答会模棱两可,这个时候您就需要警惕了。

4.看包装。当商品邮寄到您手里,您先查看外包装,是否和正品包装一样,包装是否简陋等。然后打开内包装,查看内置物品色泽,味道是否有异样。

5.电话查询。如果您对该商品有很大的疑虑,那么就拨打查询真伪的电话,这个电话会告诉您购买的东西是否为正品。

工商部门建议,商品生产厂家应不断跟踪研究假冒产品的仿冒手段,并根据出现的新情况不断改进防伪技术,抬高技术门槛,增加造假难度和造假成本。

济宁本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