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一,英语对多数人来说用途不大甚至无用;理由二,学英语耽误了学习本普通话言,导致一些大学生的中文水平下降;理由三,学英文占用了钻研专业的时间;理由四,评职称考外语,会埋没业务人才。
虽然以上说法都可能有些道理,但以此反对学英语,我却不太赞同。因为英语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作用实在不能低估。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英语已客观上成为运用最广泛的一种世界性语言。一个稍会点儿英语的背包客,就能跑遍世界。
在实际生活中,英语的作用也绝不能低估。如在新闻界,英语水平直接影响工作质量。一个英文好的记者,能在涉外题材新闻发布会上直接用英文交流,而不懂英文或英语听力不好的记者,就只能干瞪眼等人翻译。会英文的采编能阅读各类英文资料,视角也宽广许多。全球化经济的今天,对其他行业来说,英语水平也非可有可无。就是在工厂,技师们也需要粗通英文才能读懂外国进口设备的说明书。
除了日、德文之外,机电行业运用最多的还是英文资料。从前的大型国企中,懂几门外语的工程师并不少见。他们的案头放着厚厚的外文资料书籍。年轻一代工程师,如能运用一两门实用价值很高的外语,也能获得更高工作效率。正是那些中英文俱佳的学者,架起了中 国与世界之间的桥梁。
中国人学英语,并不是当代才热起来的。1807年之后,中国开始第二波“西学东渐”的进程。随着大量翻译外文书籍,西方先进的自然、人文科学传入中国,打开了古老中国封关锁国的局面。那时中国开始出现了新式学堂,教授外语、数学、物理、生物、化学、医学等自然科学,以及世界地理、经济等社会科学。虽然由于历史原因,那些学校带有买办性及宗教性,但毕竟打开了中国知识分子从前狭窄的视野。
为了直接获取西方有用知识,当时掀起翻译西方文字的热潮。洋务派称翻译为“制造之本”,认为以此方 能摆脱对外国人的依赖。当时著名的上海江南制造局,还专门设立了翻译馆,译出一批高质量的外文书籍。后人评论:那些当时参与其中的中外翻译家对中国社会进 步的推动作用,绝不亚于叱咤风云的政治人物。
自从上世纪中国知识阶层开始向世界学习,外语就成为大学的重要课程之一。30、40年代名牌大学的优秀毕业生,基本都有很强的英语水平。冰心是中文系教授,她能用流利的英文写作,可中文依然非常漂亮。很多老派传统知识分子,都精通一门甚至几门外语,有的在年纪已经很大的时候,为了研究某种学问的必要,还能开始学习一门外语。
上世纪80年代北京掀起的英文热,直接原因,就是人们再一次渴望打开通向世界的窗口,而非为了“职称”等等功利的东西。那时候,一个北京知识界的白头老翁,为了与时俱进,也急于想快速做到能看、能写、能说英文,民间练习英文口语的“英语角”,遍及北京 各个公园以及公共场所,直到现在还能看到其踪影。英语热,并非是贬低本国文化,而代表了一种雄心勃勃的开拓精神。一门语言就是一扇窗口。
英语学习的特点,是能够利用零敲碎打的时间。比如背单词与课文,练习听力,就可以利用乘公交车以及其他等待的时间来完成。语言学习需要的持续性以及耐力,也可以锻炼人自我管理能力。
我的英语是自学的。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时,英文是获得学位必需的19门课之一。把不多的业余时间 分配在每个考试段的几门课中,对人是个挑战。我把英语学习主要放到上下班的路途上。把等车乘车以及走路的时间加起来,每天也有了近两个小时学习英语。虽然 后来考试的英文成绩不高,但总是过了及格线,也没有影响其他课的学习。在我的印象中,学习古代汉语占用的时间,并不比英文少。
为方便与更强大的中国打交道,现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正在掀起学习中文的热潮,中国人为何要排斥英文这门实用性很强的语言呢?如果不是盲目自大,不是急功近利,提倡学好英语,于国于民,还是利大于弊吧!
(摘编自香港《文汇报》 文:陈晓凤)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尴尬了谁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