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国通新上海人

2016-08-18 16:38:54 来源:济宁新闻网

原标题:老中国通新上海人

□本报和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联合供稿

在亚洲有三十多年的生活经历,用二十几年的时间对中国人的价值观进行历史性、批判性的描述和系统化、本土化的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顾力行教授(Steve Kulich)是当之无愧的“中国通”。

著书无数,育人无数,桃李满天下的顾力行是治学严谨的学者,是兢兢业业的良师,也是最值得信赖的益友。学贯中外、满腹诗书、才华横溢的顾力行更是传承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是构架起中外联系的一座桥梁。他把青春壮年贡献给了中国的教育事业,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批具有国际视野、深谙中外沟通之道的有识之士。

见证魅力申城兴起

在上海生活了近20年之久,顾力行教授可以算得上是老中国通、新上海人。在1993年举家搬到上海之前,早在1981年他就曾到过上海。随后的十几年里也经常因为各种原因造访申城,但他感觉上海在20世纪80年代的变化不大。直到1992年南巡后,情况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20世纪)90年代的上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工厂迁址搬离市区,老城区被翻新改造成新城,高楼一幢幢拔地而起,上海的各个角落都迅速发展起来。”顾教授说,“当时政府要把上海打造成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城市的决心之大可见一斑。”

这些年来,顾教授一家也见证了上海市民生活质量的节节攀升。他们刚来时住在一个30平方米的小公房里。当时上海一个三口之家的平均住房面积只有11平方米到18平方米,有电话的人家更是寥寥无几,城市绿化覆盖率不足4%。如今,上海成长为一个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3.4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近40%的东方大都会。

女儿唱中文歌拔头筹

把上海看做是“第二故乡”,顾教授的一双女儿在上海也生活了近19年。妻子是德国人,两个从小在中国学校读书的孩子可谓是在三重文化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顾教授还清晰地记得,小女儿艾米在上小学的时候,他们报了一个专门帮助跨国婚姻家庭育儿的课程。老师让她画一幅画,把家人和他们的身份和国籍都写下来。小姑娘画了五个人:爸爸、老师,美国;妈妈、医生,德国;蒋阿姨、外婆,中国,然后她在自己和姐姐克里斯蒂旁边写上了“美德中”。他问女儿为什么这么写,她回答说:“爸爸,这就是我,我是一个美德中。”

大女儿克里斯蒂四岁的时候,全家参加了当时由上海东方电视台主办的《外国人唱中文歌曲》大赛。拔得头筹的顾教授一家最终得以前往北京参加那年年初五北京电视台播出的《歌从远方来》节目。为去北京做准备,东方电视台为他们在大观园专门录制了一个MTV。在后来接受沪上著名节目主持人袁鸣和曹可凡的采访时,小丫头还能用上海话跟他们交流。顾教授解释说:“在家她常说:‘我的母语是德语,我的父语是英语,我的国语是中文。’”

现在,顾教授的大女儿21岁,小女儿19岁,都已经是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她们目前在欧洲求学,但是一有机会总想回到故乡上海,这里有她们儿时的玩伴,有她们童年的回忆,这里有她们的根。

也许当初没想到在上海一待就待了这么多年,顾教授感慨道:“在中西两个不同的世界里,都有我们的家,不管是传统的还是新潮的世界,不管是地方的还是国际的世界,不管是尘封已久的还是日新月异的世界。”

曾获得“白玉兰荣誉奖”

在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的顾力行不仅是“211工程特聘教授”,他还活跃于十多个国际性学术组织。他发表论文60多篇,参与编写了多部跨文化研究系列丛书。他是国际跨文化研究科学院(IAIR)院士和主席团成员,《跨文化研究》系列丛书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11本跨文化丛书编委,同时也是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MBA项目学术顾问。

在跨文化交际学领域满腹经纶的顾教授,在教学方面也充分考虑到文化因素。刚开始的时候,他的美式“全讨论式”教学法着实吓着了一些学生,后来考虑到中国学生的特点,便适当地改变方法,把小组讨论和课堂讲解结合起来。他经常说,在这个信息和因特网的时代,知识更新迅猛,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经过时落伍,如果只是一味地灌输知识点,学生毕业后很快都会把这些忘了。相反,如果能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那么将会让他们获益终生。“如果能让我的学生们热爱学习,并用我自己的切身经历,激励引导他们实现自己的个人目标和理想,那么我才是一个成功的老师。”

2007年,因为他对上海发展作出的贡献,尤其是在教育领域的贡献,顾力行教授被上海市政府授予“白玉兰纪念奖”。50岁生日那天领奖的顾教授,很是兴奋,也倍感自豪。那是10多年来,首位教育领域外籍人士获此殊荣。

2011年,顾教授再次获得“白玉兰荣誉奖”,时任市长韩正代表上海市政府亲自为他颁发了金质荣誉奖。“成功有多重定义。如果我能帮助中国在培养适应其日益重要的国际角色的人才上迈进一小步,那么我就感到无比欣慰了。”顾教授说,“我希望我能让人们对‘老外’有一种不同的认识。我希望我能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在学生们的个人成长和人生进程中也发挥作用。”

最大的成就是看到学生成功

顾教授学术成就斐然、获奖无数,当被问及最大成就是什么的时候,他说:“最让我欣慰的就是看着我以前的学生过得顺利,不仅仅是在事业上,也包括在他们的个人生活上。”每次被邀请参加学生的婚礼,他都倍感荣幸;看到他们生活幸福,成家立业,他打从心底里为他们高兴;和他们探讨育儿经,分享生活工作上的挑战和各种经历,也是他最快乐的时刻之一。

顾教授说我们生活在一个竞争激烈,压力骤增的世界里,很多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并不知道如何与人打交道,怎样发展长期的友情、爱情,面对工作中的挑战和挫折也往往措手不及,不知所措。顾教授说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势,明确个人理想和价值观,继而了解社会需求,从而通过自己的工作为社会作出贡献。“我希望能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内心的指南针,帮助他们提高自身修养,丰富自我情操,帮助他们成为关心他人、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

母亲家族有总统的血统

在美国堪萨斯的农场里长大的顾力行,父亲祖上是捷克移民,母亲的家族是美国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的表亲。虽然这层关系可以追溯到六代之远,外婆从小就给顾力行讲述林肯解放黑奴、提倡人权平等的故事,并告诉他要继承林肯的遗志,公平公正地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受到家里长辈谆谆教导的影响,顾力行从小就懂得不论种族,要一视同仁。小时候有个黑人家庭搬来镇上,顾力行便主动与同龄的黑人孩子为友,虽然也曾因此受人欺负,遭人排挤,但他一点都不后悔。

从小在农田里野惯了的顾力行,虽然直到大学本科毕业都没怎么出过远门,但是心里却一直抱着一个走出去看看、周游世界的梦想。

高中时理科成绩优异的他,大学一开始学的是化工专业。一直善于和不同种族的人交朋友的顾力行很快也和大学里来自亚洲的同学熟悉了起来。和他们一起搞起了“互助小组”。亚洲人数学、工科成绩出色,但是语言和适应当地文化能力欠佳,于是顾力行就和他们结对子,向他们学习专业知识,同时帮他们提高英语,和他们讨论文化差异。在这个过程中,顾力行慢慢地意识到自己的真正的兴趣所在是与人交流、和人打交道,于是他改学了教育专业。

1979年本科毕业后,在中国朋友的推荐下,顾力行只身前往台湾,在东海大学教英语。在台湾,他看到了很多外国人,很多人都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文化冲击,时而沮丧,时而泄气,而顾力行却一直和中国朋友们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虽然也遇到过令他不解的文化困惑和生活冲击,但总体来说,适应过程还算顺利。他开始思考为什么有的人能调整心态,适应不同的文化,而有的人却很难做到。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萌生了专攻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想法。

后来顾力行到了新加坡,给一个培训机构的老总当助手。三年半的时间内他游历了很多亚洲国家,阅读了大量文献资料,结识了很多有影响力的人物,参与组织了众多学术峰会,可以说他学到了很多,成长了很多。

1986年顾力行来到大学,在厦大的国际教育部(当时的“海外函修学院”)学习中文。当时他选修了朱立农老师的跨文化交际学启蒙课,朱老师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让他印象深刻,他也意识到跨文化交际学具有巨大的研究开发潜力,也值得他进行系统的学习。

从厦大毕业后,顾力行回到了美国,在堪萨斯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当年他的毕业论文就是在跨文化交际学和人际交往学理论背景下专门讨论中美友谊这个话题。

1993年顾力行来到上海外国语大学,首先在出国人员培训部工作,后来他也在上外的本科生中开设了跨文化交际学课程。在顾力行教授的努力下,跨文化交际学在上外有了很大的发展。自2002年起,已有185名硕士生从这个方向毕业,顾教授任主任的上外跨文化研究中心目前每年开设8到10门相关专业课程,同时给逾千名本科生开设相关课程。

顾教授说:“我们越是认识到不同文化间存在着差异,就越是要找到我们所共有共享共通的东西。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希望能成为一名构架起不同文化间联系的桥梁的建筑者,一个培养人成长的园丁。这也是我们跨文化研究中心的宗旨:发展一个让人发展的学科。”

(本版内容由本报与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合作推出,文字系黄燕芳整理及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