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给冯小刚春晚支招:你去嘲笑有权有势的人啊-冯导-冯小刚_0

2016-08-16 15:45:05 来源:济宁新闻网

在影视圈闯荡多年,冯小刚从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朋友们,有一流的作家、一流的编剧、一流的导演、一流的演员。他们不会眼瞅着冯小刚一个人“掉火坑里”(冯骥才语)。

王朔

刘震云

赵宝刚

原标题:给冯导支招的高人们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导演叶京曾说,冯小刚最大的聪明,就是善于借鉴和利用比他还要聪明的人。冯小刚也曾感叹自己运气好,有那么多朋友结伴而行, 每个时候都会出来托你一把 。

在闯荡多年,冯小刚从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朋友们,有一流的作家、一流的编剧、一流的导演、一流的演员。他们不会眼瞅着冯小刚一个人 掉火坑里 (冯骥才语)。在2014年春晚团队的17人名单中,近三分之一是冯导的老熟人。此前,他们中的大多数与春晚并无交集。

不过,也不是每个熟人都会 拔刀相助 ,比如王朔。这跟冯小刚无关,跟春晚有关。谁让春晚是这么一个烫手山芋呢?

王朔

你去嘲笑有权有势的人啊

于情于理,王朔都是最该出现在春晚团队名单上的人。

可他没有。

2013年11月传出,冯小刚邀请王朔为本届春晚写小品,打算写出《小偷公司》那样的作品。这消息看上去真的很美。

中央台的春节晚会多次啊!吐了好几年不能再看了。那还不如东北农民过年呢!大红大绿多土啊!他们真的特别可笑,以为大红大绿是中国人。满清来时才这样,明朝是那样吗?宋朝是那样吗?人家都水墨,不带挂色儿的,挂这么怯的色儿,穿着被面就上去了。什么呀,乱七八糟的。你看春节晚会一开始,金光闪闪,你看那帮女的都跟姨太太似的。

这是王朔2007年接受媒体采访时时对春晚的评价。他也曾炮轰当下的喜剧 净拿穷人的寒酸和没见识打镲 , 我特别讨厌那些小品,你去嘲笑有权有势的人啊。

如果非找个能让王先生自降身段的理由,也只有兄弟情分了。两人什么交情 今年王朔女儿出嫁,王先生没出席婚礼现场,证婚人是冯小刚。

据说王朔当年为了冯小刚能做《编辑部的故事》的编剧,提出如果不让冯小刚一起参与,作为总编剧的他也退出。那时候,冯导尚未成名,王朔已如日中天。有朋友说,冯导能把王朔的小说倒背如流。冯小刚的第一部电影《永失我爱》,开贺岁剧先河的《甲方乙方》都取材于王朔的小说。后来,他还邀王朔再度出山编剧《非诚勿扰2》。而王朔唯一一部电影,一度被禁映的《爸爸》(改编自其小说《我是你爸爸》),就是与冯小刚合拍的。

前些日子有消息称,两人这次合作的《私人订制》可能因一些敏感台词未通过审核而延期。不过冯导微博上发话, 朔爷 会让大家笑抽了算的。而王朔先生,12月中旬不慌不忙地发了篇《走过1314》的博文,调侃中有点伤感,一点都不像忙着写小品的节奏。

或许,王朔会看看这届春晚,看看还有没有大红大绿,看看相声小品拿谁开涮。有这样毒舌朋友在背后盯着,或许也算是帮忙吧。

冯骥才

春晚得有传统的年味儿

2014年春晚的艺术顾问冯骥才先生,和冯导 都是冯家人 。

这位著名作家和民俗研究者能首次直接参与春晚,也是冯小刚促成的。据悉,两人是好朋友。2013年7月初,他接到冯导邀请帮忙的电话,吃了一惊,认为 小刚掉火坑里了 。不过他鼓励冯导要 经得住骂,越骂越来神 , 都是冯家的事儿,这个忙得帮 。

这些年,冯骥才把许多精力放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研究上。这也是他进入冯小刚春晚团队的重要原因。还有什么比春节更传统的?

中国人,8亿农民老乡不看是不可能的。 他告诉《中国周刊》记者, 30岁高龄的春晚,已经进入了我们的除夕生活,进入了民俗。

冯骥才认为,中国人过年讲究 不能哭 ,也成就了春晚。他曾说过,姜昆、冯巩等笑星,都得感谢春晚, 人们在乎,就是因为除夕那天需要他。

他希望2014年春晚看见 熟脸、老脸的新节目、好节目 ,这符合国人过年见到老朋友的心理诉求。同时他承认众口难调,因为 就这一台戏,没法预定 。

涉及具体的建议,冯老师三缄其口: 说什么也没用,人家冯小刚都快完成了。顾问顾问,看一看问一问,提点建议,是否采纳是导演说了算。冯小刚的智慧、修养和能力,都是不容置疑的。 冯先生解释,现在正忙着抢救、保护传统村落的事儿,春晚不会占用自己太多时间。

此前,冯骥才曾连年向春晚提建议: 春晚无法完全满足人们的年心理 , 公益性质的春晚不应该有广告 , 春晚越批评证明越重要 等等。《中国周刊》记者采访前,他刚刚发表了一篇博文,反对 除夕不放假 。几年前,就因为他的呼吁,天津市取消了除夕的禁放令。

结合冯先生此前强调的传统年味儿,对春晚过于商业化的不断批评,他没准会跟冯导这么提一提:1.春晚的一些老面孔得留着。2.不能忘了传统元素。3.少加点广告。4.别让观众流眼泪,笑出泪的除外。

刘恒

主旋律也可以不乏味

刘恒应该是春晚团队所有成员里,精神气质最严肃的一位。

2013年7月中旬,马年春晚启动发布会上冯小刚说过,今年春晚的 八字方针 ,是刘恒先给定了个基调 真诚、温暖、振奋。 好玩 是冯导后来加的。

这位操刀编剧电影《集结号》的著名作家,与冯导关系密切。担任本届春晚的艺术顾问自然水到渠成。

他曾在笔下这样描写过春晚: 电视里春节晚会开播,罗大妈又来招呼他。她说相声演员全着呢,不看可惜。他一边锯木条一边摇头。 我的活儿还没完呢。 这是他早期作品《黑的雪》里的片段,主人公李慧泉从劳改所出来后,试图重新生活,最终却悲剧地结束了24岁生命。

刘恒经典的作品,或多或少带有些悲剧色彩。哪怕是被称为 从悲观主义向乐观主义的转折点 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诙谐的京味儿调侃中,也能读出那么一丝隐忍的辛酸。

按电影《集结号》原本的结尾设定,谷子地死在了埋着连队弟兄们的煤堆上。与冯小刚探讨时,刘恒坚持: 整个连队全都死了,就剩这一个了,你必须得给留一个。

可以肯定,刘恒不会将类似的情绪带入春晚。

他自称是个 逞能 的人。无论是编剧《张思德》、《云水谣》等主旋律题材时面临的条条框框,还是第一次写话剧《窝头会馆》没有任何经验,都被他成功化解。

春晚的 剧本 不好写,不过刘恒最拿手的就是对人物语言的把控。刘恒说过两句话 别人的剧本可能被泯灭,我觉得我的剧本不应该被泯灭 , 喜剧和幽默,也是对人灵魂的拯救。

以刘恒老师的品位和标准,他可能提议:1.关注边缘化的小人物。2.口语化、有意味的台词。3.高层次的幽默和笑点。4.主旋律题材也得角度独到、不乏味。

刘震云

请领导保持胆识和勇气

作为冯导的御用编剧,刘震云如果不为春晚出谋划策,实说不过去。

虽然没有出现在17人名单里,但他和冯导的交情在那摆着呢。

俩人算共患过难,也共享受过成功的荣耀。1996年,冯小刚将刘震云的小说《一地鸡毛》改编成电视剧,这个作品展示基层机关生态,结果一度惨遭禁播。不过,这开启了两人合作的序幕,此后,刘震云担任了冯小刚多部作品的编剧,包括《手机》、《一九四二》,甚至还在电影《甲方乙方》中客串演出。

《手机》让我感到满意,但是,《温故一九四二》才是我心里真正想拍的电影。 冯小刚曾说,为了拍这部电影,他从1994年到电影上映折腾了19年。有媒体称,冯导是在拿前几部贺岁片积累的投资方对他的信任,准备都用在这部电影上。作为原作者和编剧,刘震云曾建议冯小刚把这场饿死几百万人的灾难拍得幽默一些,可以更加深刻地表现出这场灾难的悲剧色彩。

幽默,是刘震云对抗悲惨世界的有力武器。刘氏幽默,意味深长。无论是《单位》、《官场》、《一地鸡毛》还是后来的《一句顶一万句》,他善于通过日常琐碎和生活的荒诞,直击权力寻租等社会现象。

凭《一九四二》拿到金鸡最佳剧本改编奖后,刘震云感言里提到:冯老年事已高,但神经末梢开满20多岁的奇葩,要保持;感谢广电总局和电影局领导的 胆识和勇气 , 他们也要保持! 。

其实,如果两方能实现刘老师提出的那 两点保持 ,冯导也不用为本届春晚发愁了。

赵宝刚

关注青年话题

当年,冯小刚为赵导出过主意,现在轮到赵宝刚为冯导献策了。

作为马年春晚的策划,赵宝刚明确表示,因为春晚 严禁走后门 ,他不会推荐自己熟识的演员和自己的作品上春晚。2013年11月份在浙江卫视为新作《老无所依》宣传的赵宝刚透露,往年的春晚就曾邀请过他,希望将他电视剧中的桥段搬上春晚。

他加入春晚团队,应该离不开熟识二十多年的冯小刚力举。

两人曾共事于北京电视台影视艺术中心,工人出身的赵宝刚做过剧务,冯导干的是美工,1988年还一块参加了单位的大专班培训。后来,冯小刚成了电影届的大腕,赵宝刚成了电视剧圈的领军人物。

赵宝刚曾对春晚这台30年的 连续剧 发表见解: 目前观众的审美要求,已经把你的传统东西去掉了 , 我觉得改良春节联欢晚会内容的根本,就是要用当代的意识去解决民族传统文化的东西。

凭借对都市青年题材的深入刻画,他被誉为 造星大师 。结合他2013年秋季新剧《老有所依》聚焦的城市家庭养老问题,他有可能出这样的主意:1,关注当代城市;2,关注青年话题。3,起用新人。4,碰碰养老院里的故事。

咱老百姓

天地之间有杆秤

还不够热烈,咱们再来一遍!

《直通春晚》综艺类节目选拔第四场开播前,领掌员带着观众排练热场的掌声和欢呼声。已经连续五六遍了,他还是不太满意。与往年不同的是,全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的地方卫视均在行政命令下派选了团队竞争本届《直通春晚》的名额。

节目直播过程中,代表队的一位牧民姑娘被董卿问到 来北京的感受 时,称北京的高楼大厦令她眼花缭乱。 就是空气没我们那好。 她又补了一句。翻译很实在地把这句话也说了出来。这让主持人董卿有点尴尬。

在现场的《中国周刊》记者可以负责任地说,当时观众席爆出一阵比热场时高出20分贝左右的叫好声。

什么东西能让人喜欢,说复杂很复杂,说简单也极其简单。就像那部老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的主题曲里唱的: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的是老百姓。

你看,哪怕隔着语言的门槛,有些东西老百姓也是认账的。